者。各 一斤)
上七味各别捣,粗筛。
冻凌水 寒泉水(各五升) 霜水 雪水 雨水(各一升) 露水 东流水(各五升半)
上七味澄令清,铜器中内上件七味散,极微火煎取七升,一宿澄清,内瓷坩中,净处贮之。以重帛系口一 百二十日,皆如冻凌状,成如白石英,有八棱成就,或大如箸,有长一尺者,名曰七水凌。有人服金石发热 者,以井华水和五分,分服之。一服极热即定。伤寒发热一刀圭;小儿发热与麻子许。不可多用,神验。买 药不得争价,皆上好者合药,以腊月腊日为上。合时以清净处,先斋七日,不履秽污、丧孝、产妇之家及不 得令鸡犬六畜,产妇、六根不全具及多口饶言人见之。不信敬人,勿与服之。服药得热退之后七日,乃慎酒 肉五辛,勿复喜恶口刑罚。仍七日斋戒,持心清净。
《千金翼》\x紫雪\x 主香港脚毒遍内外,烦热、口生疮,狂叫走及解诸石草热药毒发,卒热黄等,瘴疫毒最良方。
通治老小热毒。
金(一斤) 寒水石 石膏 磁石(各三斤,并碎)
上四味,以水一石,煮取四斗,去滓,内后药。
升麻(一升) 元参(一升) 羚羊角(屑) 青木香 犀角(屑) 沉香(各五两) 丁香(四两) 甘草(八 两,炙)
上八味 咀,于汁中煮一斗,去滓;内硝石四升,朴硝精者四升,于汁中煎取七升。投木器中,朱砂粉三 两,麝香粉半两,搅令相得,寒之二日,成于霜雪紫色。强人服三分,分服之。当利热毒,老小以意增减。
用之一剂,可十年用之。
《千金翼》\x元霜\x 主热风、热气、热瘴、热癃,恶疮,毒内入攻心,热闷,服诸石药发动;天行时气,温疫热 入腑脏,变成黄胆;蛇螫、虎啮、狐野狼毒所咬,毒瓦斯入腹内攻,心热。须利病出,用水三、四合,和一小两,
搅令消,服之两次久,当快利两行即瘥。小儿热病,服枣许大,即瘥方。
金(五十两) 磁石(三斤,碎) 石膏(五斤,碎) 寒水石(六斤,研如粉)
上四味以两斛水煮取六斗,澄清。
升麻 元参(各一斤) 羚羊角(八两) 犀角 青木香(各四两) 沉香(五两)
上六味,细切,内上件汁中,煮取二斗,澄清。
朴硝(末) 芒硝(各六升) 麝香(一两,后入)
上三味内汁中渍一宿,澄取清,铜器中微微火煎,取一斗二升,以匙抄看凝即成,下经一宿,当凝为雪巴 黑耳。若犹湿者,安布上日干之。其下水更煎,水凝即可停之。如初毕,密器贮之。此药无毒。又主毒风、
香港脚、热闷赤热肿、身上热疮,水渍少许,绵贴取,点上即瘥。频与两服。病膈上热,食后服;膈下热,空 腹服之。卒热淋,大小便不通,服一、两丸。有患热者,皆宜服之。
<目录>卷第十九<篇名>痰涎第十属性:《圣惠》∶夫小儿多涎者,是风热壅结,在于脾脏,积聚成涎也。若涎多即乳食不下,涎沫结实而生壮热也。
钱乙论热不可下云∶朱监簿子五岁,夜发热,晓即如故。众医有作伤寒者,有作热治者,以凉药解之不愈。
其候多涎而喜睡,他医以铁粉丸下涎,其病益甚,至五日大引饮。钱氏曰∶不可下之。乃取白术散(方见胃气不和门中)
末一两,煎药汁三升,使任其意取足服。朱生曰∶饮多不作泻否?钱曰∶无生水不能作泻,纵泻不足怪也,
但不可下耳。朱生曰∶先治何病?钱曰∶止泻、治痰、退热、清神皆此药也。至晚服尽,钱看之曰∶更可服三 升。又煎白术散三升,服尽得稍愈。第三日又服白术散三升,其子不渴无涎,又投阿胶散二服而安(阿胶散方见喘嗽 上气门中。)
钱乙附方∶治小儿惊风,痰热坚癖,能不用水银、轻粉甚便。如不得已用之,仅去疾即止。盖肠胃易伤,亦损口齿。
《五关贯真珠囊》∶小儿疾饮,喉水食停积胸膈,结聚成痰。痰多则乳食不下,吐涎壮热,热不止即发惊痫。
《图经》云∶薄荷治小儿风涎,为要切之药。
《仙人水鉴》\x青虚丸\x 治阳实涎盛,膈不利,小儿惊风涎盛;伏一切暑毒,镇心祛邪,定恍惚方。
没药 青黛 铅白霜 连珠紫甘遂(微炒) 腻粉(各三钱) 生龙脑(二钱) 水银(半两,黑铅半两,如 常法结成砂子。每用三皂子大)
上七味,合研匀,水煮薄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二丸。热极,以麦门冬、龙脑冷热水化下,大燥,
生揉薄荷自然汁,入龙脑化下;伏一切暑毒,新汲水入龙脑化下;小儿惊风,金银薄荷冷汤,入龙脑化下一丸。
《圣惠》治小儿脾风多涎,心胸壅闷,不下乳食,昏昏多睡。\x铅霜散方\x 铅霜 牛黄 龙脑(各细研) 半夏(汤浸七遍去滑。各半分) 白附子(炮裂) 马牙硝 防风(去芦 头) 朱砂 天竺黄(各细研) 犀角(屑) 细辛 黄芩 甘草(炙微赤,锉。各五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令匀。不计时候,用姜蜜温水调下一字。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