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6-幼幼新书-第24页

病证∶ 目赤兼青者,欲发搐。目直而青,身反折强直者,生惊。切牙甚者,发惊。口中吐沫水者,后必虫痛。身 睡善嚏悸者,将发疮疹。吐泻昏睡露睛者,胃虚热。吐泻昏睡不露睛者,胃实热。吐泻乳不化,伤食也。下之 吐沫及痰,或白绿,皆胃虚冷。吐稠涎及血,皆肺热,久则虚。泻黄红赤黑,皆热,赤亦毒。泻青白,谷不化,
胃冷。身热不饮水者,热在外。身热饮水者,热在内。先发脓 ,后发斑子者,逆。长大不行,行则脚细。齿 久不生,生则不固。发久不生则不黑。血虚怯为冷所乘则唇青。尿深黄色,久则尿血,小便不通,久则胀满,
当利小便。洗浴拭脐不干,风入作疮,令儿撮口甚者是脾虚。(或云成痫。)吐涎痰热者,下之。吐涎痰冷者,温之。
口禁不止则失音,迟声亦同。先发脓 ,后发疹子者,顺。先发水 ,后发疹子者,逆。先发脓 ,发后水 多者顺,少者逆。先水 ,后斑子,多者逆,少者顺。先疹子,后斑子者顺。凡疮疹只出一般者善。胎实,面 红目黑睛多者,多喜笑。胎怯,面黄目黑睛少,白睛多者,多哭。凡病先虚,或下之,合下者先实其母,然后 下之。假令肺虚而痰实,此可下,先当益脾,后方泻肺也。大喜后食乳食,多成痫惊。大哭后食乳,多成吐泻。
心痛吐水者,虫痛。心痛不吐水者,冷心痛。吐水不心痛者,胃冷。病重,面有五色不常不泽者,死。呵欠面 赤者,风热。呵欠面青者,惊风。呵欠面黄者,脾虚惊。呵欠多睡者,内热。呵欠气热者,伤风。热证疏利,
或解化后无虚证,勿温补,热必随生。
钱乙不治证∶ 目赤脉贯瞳仁。胸肿及陷。鼻干黑。鱼口气急。吐虫不定。泻不定,精神好。大渴不定,止之又渴。吹鼻 不喷。病重,口干不睡。时气,唇上青黑点。颊深赤,如涂胭脂。鼻开张,喘急不定。
《婴童宝鉴》诸病渡必死候∶ 汗出如珠不已。汗出粘臭。头躯向后。囟门肿起并陷。胸陷。喘气觉冷。口作鸦声。下药不得,喉内有涎 粘塞。指甲青黑色。目直视不转睛。口中虫出不止。
杨大邺《童子秘诀》凡小儿先看在外形证∶ 一看唇肉不盖齿,二看鼻上紫黑色,三看眼啼哭无泪,四看身上不认痛,五看心胀不啼哭,六看大开双眼 睡,七看四肢俱不收。
又七恶候∶ 一看囟门肿,二看脚心肿,三看手心肿,四看脐内肿,五看心上肿,六看眼角垂,七看抱来脚不缩。
以上十四候并不可治。
《五关贯真珠囊》∶凡儿生下七日内谓之一腊以前,忌有三般病起∶一曰锁禁,二曰脐风,三曰胎惊。颂曰∶ 锁禁目须直,脐风撮口鸣,胎惊唇青色,三者候同名。
《玉诀》小儿五脏绝伤候歌∶ 瞪目筋拘肝肾伤,胃虚惊逆面青黄,心绝不言鱼口噤,喘促长嘘肺受殃。(此看损绝,次别生死,须审详,
用药即无误矣。)
《玉诀》小儿恶候歌∶ 啼哭无声不转睛,唇焦鼻黑脸偏青。涎粘齿啮频鱼口,两脚如钩手似钉。
《玉诀》小儿危困候歌∶ 目多直视作邪声,咬齿摇头不转睛。僵仆面青鱼口噤,遍身针灸疗无因。
《凤髓经》杂病死候歌∶ 吐泻生风眼上膜,风在掌中抓不觉。急惊过了喘无休,慢惊项软皮肤薄。盘肠气痛(一本作虫痛)胸中抓,嗽吐 呕逆心凹恶。伤寒赤脉却相交,结热面黑皮毛落。疹子入腹眼不开,热泻出虫口干恶。锁口腰低唇鼻青,秋 痢脾毒唇卷缩。此病因惊兼有积,岂无神仙留妙药。
《庄氏家传》小儿诸疾形候∶孩子有六件必死之状,不在用药治疗,其状失时矣。
第一,孩子病重,汗如珠流者,其状必死也。第二,孩子紫点,干气息冷者,其状必死也。第三,孩子病 重,卧如绳缠者,四肢不遂必死也。第四,孩子头足相就,四肢无力者,必死也。第五,孩子多食,下痢不止,
口唇干焦,妄言如见神鬼,必死也。第六,向阴引声哭不重,良药纵其恶性,必死之状也。
前六般,卢医扁鹊见之亦拱手难言。
<目录>卷第三<篇名>察形色治病第九属性:汉东王先生《家宝》内台秘论∶ 男女十岁以前,凡有不安,皆观其气色。面上如青纱盖定,从发际至印堂,不以疾状浅深,有者六十日必 死。若至鼻柱,一月须亡。更到人中,不过十日。其色满面,即日哭伤。假使卢医亦难救疗。
<目录>卷第三\察形色治病第九<篇名>辨五脏受惊积冷热形证图属性:\r图1\p03-b12a53.bmp\r 肝脏受惊候∶起发际,其色浅白,若至丞 相,即变惊风,浑身发热,夜间多啼,宜下惊 风药。若退即可调治,若其色不退,下至东岳 即有死候。耳前穴黑,金克于木。若是外候,
鼻干燥,眼睛吊上。肝主筋,筋缩则睛无光,
即是肾绝。瞳子不转即是肝绝,爪甲黑也。
肝脏受积候∶起食仓,其色微黄,下侵衬 眉即是受积。黑睛黄赤,早晚发热则多爱睡,
乃有死候,啼哭无泪是也。
肝脏受冷候∶面青淡白,眼中泪出,齿龈 淡白,口中清水,大便酸气,日中多睡,夜间 煎迫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