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6-幼幼新书-第169页

锉。各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淡竹叶七片,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壮热惊悸,大小便赤涩。\x钩藤散方\x 钩藤 天竺黄(细研) 地骨皮(各一分) 犀角屑 赤茯苓 龙胆(去芦头) 川芒硝 甘草(炙微赤,锉。各 半两) 川大黄(三分,锉碎,微炒)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壮热,心神不安。\x人参散方\x 人参(去芦头) 钩藤 赤茯苓 川升麻(各半两) 犀角(镑) 山栀子 甘草(炙微赤,锉。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不计时候温服。
《圣惠》治小儿期岁至三岁壮热。\x大黄散方\x 川大黄(锉碎,微炒,一两) 石膏(一两半) 柴胡(去苗) 川升麻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黄芩 赤芍 药栀子仁 知母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令黄。各三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青竹叶七片,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百日已来,结实、壮热、兼惊。宜服\x龙齿散方\x 龙齿 栀子仁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甘草(炙微赤,锉。各一分) 朴硝(三分) 川大黄(半两,锉碎,
微炒)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八九岁儿,脏腑结实壮热。\x芒硝散方\x 川芒硝 川大黄(锉碎,微炒) 赤茯苓(各三分) 木通(锉,一两) 黄芩(半两) 甘草(一分,炙微赤,
锉)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姜少许,葱白二寸在内同煎。随儿 大小加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卒身体壮热,心肺烦壅。\x牛黄散方\x 牛黄(细研) 甘草(炙微赤,锉。各半分) 黄芩 栀子仁 龙齿 犀角屑 寒水石(各一分) 麝香(一钱,
细研)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入牛黄、麝香同研令匀。每服,以竹沥调半钱服。量儿大小,以意临时加减。
《圣惠》治小儿滞结壮热。\x大黄丸方\x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赤茯苓 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 。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一二岁儿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每日空心、午后各一服。量儿大小 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蓐内及百日已来,壮热多惊。\x虎睛丸方\x 虎睛(一对,酒浸,微炙,取仁) 牛黄 麝香 朱砂 雄黄(各一分)
上件药同研令细,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以乳汁研服五丸。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壮热,心烦,眠卧不安。\x生地黄煎方\x 生地黄(汁一升) 白蜜 生麦冬(汁) 酥(各三合)
上件药于银锅中,以慢火熬如稀饧。每服以温水调下半茶匙。
《圣惠》治小儿壮热不解,宜以寒水石散粉之方。
寒水石 川芒硝 赤石脂 石膏 滑石 甘草 川大黄(各一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用粉儿身良。
《灵苑》\x红龙散\x 治小儿壮热不解及惊风热等疾。
朱砂(一钱,研) 干蝎(七个,微炒) 龙脑(半钱) 牙硝(一分,入合子内,固济火 通赤,先掘一地坑子,
先以甘草水沃令湿,纸衬药入坑子内,荫一宿,取出研)
上细研。每服半钱或一字,参苓汤调下。惊热用冷水调下。热甚者,冷水研生地龙汁调下。
《谭氏殊圣》治小儿壮热。
天南星 半夏 滑石(各二钱) 巴豆霜(一字)
上同为细末,入轻粉半钱,研匀,以面糊为丸如粟米大。每一岁三粒,三岁七粒,用葱汤下。
《婴孺》治五岁儿壮热发疹,已服汤煎丸,尚时时热不消。\x竹沥葛根汤方\x 竹沥(一升二合) 生葛(汁五合,洗净) 牛黄(三大黑豆许大,研末,入汁内,匀)
上四五岁儿为四服,六七岁为三服,月内儿与半合,出月与一合,百日儿与三合。
《婴孺》治四岁儿壮热兼气汤方。
大黄(五分) 麦门冬(去心) 甘草(各三分) 细辛(二分) 甘竹叶(一合,切) 黄芩(四分)
上水三升,煮一升二合。一服一合,日再。二三岁儿服量减之。
《婴孺》治小儿心胸壮热、发热者饮子方。
子芩 升麻 龙胆 大黄(各三分)
上以水二升,煮一升二合。温,一日服尽。利三二行。乳母忌热面、动风物。
《婴孺》治少小暴热,得之二三日。\x李根汤方\x 李根 葱 芒硝(各二分) 甘草(炙) 麦门冬(去心。各四分)
上以水三升,煮一升半,为三服。
《婴孺》治小儿潮热,及百日儿壮热气急,虽得歇,眠不开,小便黄赤方。
蜀漆 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