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6-幼幼新书-第149页

》治小儿七岁以下食痫壮热,无辜 癖等。\x雄黄丸方\x 雄黄 麝香 牛黄(各细研) 朱砂 石膏(各细研,水飞过) 蕤仁(汤浸,去赤皮) 牡蛎粉 巴豆(去皮心、
膜,压出油。各半两) 甘遂(一分,煨微黄)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粥饮下三丸,如利三、两度勿怪。更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食痫,化聚滞奶食,坠涎,利大肠。\x真珠丸方\x 真珠(末) 天竺黄 朱砂(并细研。各一分) 雄黄 麝香(各细研) 代赭 蜣螂(微炙) 杏仁(汤浸,去 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半两) 巴豆(十粒,用油煎,令褐色,与杏仁研)
上件药都研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生姜汤下二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食痫,心胸痰滞,大小便常多秘涩。\x防葵丸方\x 防葵(末) 滑石(各半两) 牛黄 麝香(各半分) 巴豆(二十粒,取霜) 腻粉 朱砂(各一分) 蛇蜕皮 (一条,烧灰)
上件药同细研,以糯米饭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粥饮下二丸。量儿大小增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食痫,乳食不消,心腹壅滞,四肢惊掣,宜服此方。
朱砂 五灵脂(各一分) 巴豆(五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出油)
上件药细研如粉,用烧粟米饭和丸如黄米大。一、二岁儿,每服用温水下二丸,以吐利为妙。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乳食不消,心腹结实,壮热烦闷,摇头反目,口吐涎沫,名为食痫。\x铅霜丸方\x 铅霜 腻粉(各一分) 巴豆(五粒,去皮、心,纸裹压去油)
上件药都研为末,以糯米饭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以通草薄荷汤下一丸,三岁以上加丸服之。
《圣惠》治小儿食痫,坠痰涎。\x金箔丸方\x 金箔(五片,细研) 甘遂(一分,煨微黄,捣为末) 腻粉(三分)
上件药拌和,研令匀,以枣瓤和作剂子,以五片金箔裹上,更着湿纸裹煨,灰火煨匀热,候冷取研,丸如 绿豆大。每服以人参汤下二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张涣\x雄珠膏方\x 治食痫,快胸膈。
牛黄(研) 真珠(末,研) 白僵蚕(细研) 丁头代赭(捣为细末) 蕤仁(汤浸,去赤皮,为细末。各一分)
雄黄(半两,水磨精明者,细研)
上件同拌匀,炼蜜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至二丸,人参汤化下。
张涣\x妙圣丹方\x 治食痫,利胸膈。
木香 代赭石 马牙硝 川大黄(炮。各一分) 蝎梢(四十九枚,微炒)
以上捣,罗为细末。次用∶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 麝香(一钱,研) 龙脑(半钱,研) 腻粉(半分) 巴豆(七个,去皮心、膜,
纸裹出油细研)
上件一处拌匀,滴水和丸如黍粒大。每服三粒至五粒,磨沉香汤下,乳后。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x蟾酥丹\x 治食痫毒盛,汤药不下方。
蟾酥 真珠(末,各研) 甘草(慢火煨黄) 牡蛎粉(研) 犀角屑(为末) 杏仁(麸炒,去皮尖,研细。各 一分) 麝香(一钱,研细) 巴豆(七粒,去皮心、膜,出油,细研)
上件一处再研为细末,用糯米饭和如丸黍米大。每服三粒,煎荆芥汤,放温冷下。量儿大小加减。
<目录>卷第十二<篇名>热痫第四属性:(亦名退痫除热)
《圣惠》论∶夫小儿热痫者,由气血不和,内有积热之所致也。凡小儿骨木轻软,肠胃细微,易为伤动。若 乳食不常,脏腑壅滞,蕴搐生热,不得宣通,热极甚者则发痫也。其状口眼相牵,手足抽掣,口中吐沫,鼻 里作声,颈项反张,腰背强直,身体壮热,或叫或啼者,是热痫之候也。
张涣论∶小儿心神多不宁,将养过温,内生邪热,所以多惊,甚者变成诸痫,宜服退痫除热之药。
《外台》疗未盈月儿及出月儿壮热发痫。\x钩藤汤方\x 钩藤(一分) 蚱蝉(一枚,去翅,熬,为末,汤成下) 柴胡 升麻 黄芩 甘草(炙) 大黄(各二分) 蛇 蜕皮(二寸,炙) 竹沥(三合) 石膏(三分,研)
上十味切,以水一升,煮三合半,和竹沥服一合,得利,见汤色出,停后服。至五六十日儿,一服一合。
乳母忌海藻、菘菜等。崔氏云∶若连发不醒,加麻黄一分,去节。
《圣惠》治小儿风壅气盛,心胸痰滞,壮热发痫。\x钩藤散方\x 钩藤(一分) 蚱蝉(二枚,微炒,去翅足) 川升麻 麦门冬(去心,焙) 川大黄(锉,研,微炒) 甘草(炙 微赤,锉) 子芩(各半两) 蛇蜕皮(五寸,烧灰) 石膏(三两)
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合。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热痫,皮肉壮热,烦躁头痛。宜服\x茯神散方\x 茯神 川升麻 钩藤 甘草(炙,锉,微赤) 犀角屑(各三分) 白藓皮 羚羊角(屑。各半两) 石膏(二两)
龙齿(一两) 蚱蝉(三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