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6-幼幼新书-第106页

r>炙,去头、翅、足) 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分三服。急惊有热证,去附子不用。
《万全方》治小儿慢惊风及天 、惊热。\x保命丸方\x 牛黄 脑 麝 青黛 朱砂(各研) 干蝎 白僵蚕 蝉壳(各微炒) 天麻 白附子(炮) 犀角屑 天南星(炮 裂) 浆子(麸炒令黄,去瓤。各一分) 蟾酥(半分,研入)
上件捣、罗为末,用 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薄荷汤下。又以水化二丸,滴入鼻中,令连连嚏 后再服。更临时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万全方》治小儿慢惊风,四肢搐搦。\x熊胆丸\x 熊胆 五灵脂(别研,杵为末,飞过) 附子 天南星 干蝎(三味生用。以上各半两) 蝉壳(去头、足,生用,
一分)
上件捣,罗为末,以百沸汤化熊胆、五灵脂二味,入银器中熬成膏,和入余药末,丸如绿豆大。未盈月儿 以乳汁化破一丸,二岁以下二丸,渐大以意加之,汗出为效。
《石壁经》三十六种治慢惊,先宜用解表散方。
荆芥 杏仁(去皮、尖,或炒黄色,别研。各半两) 京芎(二钱) 麻黄(去节) 防风 甘草(炙。各半两)
赤茯苓(半两或三钱半)
上为末。每服一钱,葱白三寸,姜三片,水一盏,煎三、五沸,连进二服。汗出避风,或煎此汤调下。如 常服,葱汤下半钱。慢惊用平凉药,便宜审细。
《石壁经》三十六种慢惊将发,用\x白术麻黄散方。\x 白术(炮) 干葛(各一分) 麻黄(半两,去节)
上件为末。每服半钱,荆芥汤下。服后忌冲风,须有汗如水出,再进一、二服。如困睡不省,即宜下琥珀散。
\x又琥珀散方\x 上色朱砂 真珠末 芍药 铅白霜 上等分为末。每服半钱,薄荷汤调下。
《石壁经》三十六种慢惊风正发,用治心烦、哕恶方。
人参 甘草(炙) 木香 沉香 藿香叶 白术(各一分)
上件为末。每服一钱,饭饮调下。
《凤随经》\x白鹤丹\x 治小儿慢脾风不醒,四肢冷,不食,呕逆,渐生风疾。
白花蛇肉(半两,酒浸,去皮、骨,炙黄焦) 白附子(生用两个) 白僵蚕(去丝) 天南星(去皮,红酒煮)
天麻 轻粉(各一分)
上为末,法酒煮面糊为丸如此○大。薄荷汤入酒一滴化下。慢惊用银粉药,宜审用之。
《惠眼观证》\x甘乳散\x 定慢惊风搐搦,先用乳香,甘遂药压涎,定搐。凡慢惊风,未敢下涎,且用此二药煎服,
待涎不声、不搐,方通利。(其方在搐搦门。)
白附子 川乌头(并烧存性。各一钱,先各以一两,可烧得二钱) 朱砂 硼砂(各一钱) 脑麝(各少许)
上为末。薄荷汤调下一钱至二钱。
国医李安仁传酒煎附子\x四神丹\x 治小儿慢惊;又治一切虚冷之疾。升降阴阳,顺正祛邪,消风冷痰涎,散结伏 滞气,通利关节,破瘀败凝涩,奔冲矢经之血,接助真气,生续脉息,补肾经不足,利膀胱小肠秘积,固气 定喘,止逆,压烦躁,养胃气,疗五脏亏损,下虚上壅,胸中痰饮,脐腹冷积,奔豚气冲上下,循环攻刺 疼痛,脾寒冷汗,中风痿痹,精神昏乱,霍乱吐泻,手足逆冷,阴毒伤寒,四肢厥逆,形寒恶风,响暗睡卧,
乍静乍乱。妇人产后诸血气逆潮,迷闷欲绝,赤白带下,崩漏不止,应久新诸病未能辨别虚实、冷热证候,
用药未效,悉宜此药。分匀阴阳,气正,便遂安和。(至不得已详证乃服。)
水窟雄黄 雌黄 辰砂 透明硫黄 上四物各半斤,并别研,水飞过,渗干,再同研匀。用烧药合子一个,看大小用。临时先以牡丹根皮烧烟 熏合子,令酽烟气黑黄色,入前四物在内,约留离合子口下及一指,以醋调腊茶作饼子盖定,与口子口缝 平,用赤石脂泥固济合子,用合盖之令岩,却用纸筋、盐、泥通裹合子,固济约浓一指,放令极干,初用 炭火烧热,次加少火,烧令通赤。常约令火五斤以来,渐渐添,火气小却添至五斤以来,照顾勿令炭浓薄不 一,可添至三秤,得济,去火,渐令冷,入在地坑内,深一尺以上,用好黄土盖之,候三日取出,打破合子,
取药,细研,约三十两。别人∶ 胡椒(末) 萆拨(末。各七两) 真赤石脂(末,三两) 好官桂心(末,六两) 附子(及六钱以上者,炮去 皮、脐,取末十二两,以好法酒一斗熬至三升,然后入附子末为糊,和前药)
上丸如鸡头肉大,留少酒膏,恐药干。候干,轻病每服一粒,重病二粒至三粒,米饮汤下,空心食前,温 酒、盐汤亦得。小儿吐泻,慢惊,研一粒,米饮灌下。如有固冷陈寒,宜常久服饵;如病安愈,不得多服;
如觉热渴,即加木香、桂末一钱,同和服之。赵丞相云∶此方得之国医李安仁。安仁云∶此药比之四神丹尤 为有造化也。
《张氏家传》治小儿慢惊方。
活大马闸(一条,明底,经三伏者中使) 直者蜈蚣(一条,只用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