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2-儿科

13-小儿药证直诀-第11页

三两) 防风(四两去芦切焙)
上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 学海案∶“聚珍本”山栀仁一两,甘草三两云一作三分。方后有附论石膏文云,南方以 石为石膏,以石膏为寒水石,正与京师相反,乃大误也。盖石膏洁白,坚硬有墙壁,而寒水 石则软烂,以手可碎,外维青黑,中有细文,方书中寒水石则火锻用之。石膏则坚硬不可入 火,如白虎汤用石膏,则能解肌热,破痰,治头痛。若用寒水石则误矣。又有一等,坚白全 类石膏,而方敲之,亦皆成方者,名方解石也,可代石膏用之。南人有不信此说者,季忠尝 相与同就京师大药肆中,买石膏、寒水石、方解石三种,又同诣惠民和剂局,及访诸国医询 之,皆合此说,乃信季忠顷编《保生信效方》,已为辨论,恐小儿尤不可误,故复见于此。
<目录>卷下·诸方<篇名>白术散属性: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精液苦竭,烦渴躁,但欲饮水,乳食不进,羸瘦 困劣,因而失治,变成惊痫,不论阴阳虚实,并宜服。
人参(二钱五分) 白茯苓(五钱) 白术(五钱炒) 藿香叶(五钱) 木香(二钱) 甘草 (一钱) 葛根(五钱,渴者加至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煎,热甚发渴,去木香。
学海案∶“聚珍本”葛根二两,余并一两。
<目录>卷下·诸方<篇名>涂囟法属性:麝香(一字) 薄荷叶(半字) 蝎尾(去毒为末,半钱,一作半字) 蜈蚣末 牛黄末 青 黛末(各一字)
上同研,用熟枣肉剂为膏,新绵上涂匀,贴囟上,四方可出一指许,火上炙手频熨,百 日内外小儿,可用此。
<目录>卷下·诸方<篇名>浴体法属性:治胎肥、胎热、胎怯。
天麻末(二钱) 全蝎(去毒为末) 朱砂(各五钱) 乌蛇肉(酒浸焙干) 白矾(各二钱)
麝香(一钱) 青黛(三钱)
上同研匀,每用三钱,水三碗,桃枝一握、叶五七枚,同煎至十沸,温热浴之,勿浴背 <目录>卷下·诸方<篇名>甘桔汤属性:治小儿肺热,手掐眉目鼻面。
桔梗(二两) 甘草(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加荆芥、防风,名如圣汤 。热甚加羌活、黄芩、升麻。
<目录>卷下·诸方<篇名>安神丸属性:治面黄颊赤,身壮热,补心。一治心虚肝热,神思恍惚。
马牙硝(五钱) 白茯苓(五钱) 麦门冬(五钱) 干山药(五钱) 龙脑(一字研) 寒水石 (五钱研) 朱砂(一两研) 甘草(五钱)
上末之,炼蜜为丸,鸡头大,每服半丸,砂糖水化下,无时。
<目录>卷下·诸方<篇名>当归汤属性:治小儿夜啼者,脏寒而腹痛也。面青手冷,不吮乳者是也。
当归 白芍药 人参(各一分) 甘草(炙半分) 桔梗 陈皮(不去白各一分)
上为细末,水煎半钱,时时少与服。又有热痛,亦啼叫不止,夜发,面赤唇焦,小便黄 赤,与三黄丸,人参汤下。
<目录>卷下·诸方<篇名>泻心汤属性:治小儿心气实,则气上下行涩,合卧则气不得通,故喜仰卧,则气上下通。
黄连(一两去须)
上为末,每服五分,临卧取温水化下。
<目录>卷下·诸方<篇名>生犀散属性:治目淡红,心虚热。
生犀(二钱锉末) 地骨皮(自采佳) 赤芍药 柴胡根 干葛(锉各一两) 甘草(炙五钱)
上为粗末,每服一、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食后。
<目录>卷下·诸方<篇名>白饼子属性:(又名玉饼子)
治壮热。
滑石末(一钱) 轻粉(五钱) 半夏末(一钱) 南星末(一钱) 巴豆(二十四个,去皮膜 ,用水一升,煮干研细)
上三味,捣罗为末,入巴豆粉,次入轻粉,又研匀,却入余者药末,如法令匀,糯米粉 如绿豆大,量小儿虚实用药。三岁以下,每服三丸至五丸,空心,紫苏汤下。忌热物,若三 五岁儿,壮实者不以此为,加至二十丸,以利为度。
学海案∶“聚珍本”巴豆二十四粒,余并二钱。
<目录>卷下·诸方<篇名>利惊丸属性:治小儿急惊风。
青黛 轻粉(各一钱) 牵牛末(五钱) 天竺黄(二钱)
上为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二十丸,薄荷汤下。一法炼蜜丸,如芡实大一粒,化下 <目录>卷下·诸方<篇名>栝蒌汤属性:治慢惊。(学海案∶《本草纲目》引此云,治慢惊带有阳证者。白甘遂即蚤休也。)
栝蒌根(二钱) 白甘遂(一钱)
上用慢火炒焦黄色,研匀,每服一字,煎麝香薄荷汤调下,无时。凡药性虽冷,炒焦用 之,乃温也。
<目录>卷下·诸方<篇名>五色丸属性:治五痫。
朱砂(五钱研) 水银(一两) 雄黄(一两) 铅(三两,同水银熬) 珍珠末(一两研)
上炼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四丸,金银、薄荷汤下。
学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