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失笑散加味:生蒲黄10克 五灵脂10克 制元胡10克 当归12克 半支莲30克 蜂房12克屯梨根30克 守宫3枚苦参30克6、气血双亏型主证:胃癌晚期,高度贫血,形体消瘦,面目虚肿无华,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虚烦不寐,自汗盗汗,畏寒身冷,纳少乏味,上腹包块明显,舌淡胖苔少,脉虚细无力。
治法:补养气血,健脾益肾。
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黄芪30克 何首乌15克 人参10克 白术12克 茯苓12克 当归12克仙灵脾12克 杭白芍12克 炙甘草5克 炒三仙各10克 浮小麦30克牡蛎 30克先入综合治疗应用中医药来调整胃癌患者内在抗肿瘤能力,治疗手术的并发症,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手段,可贯穿治疗过程中的始终。
1、中医对手术治疗的配合中医配合手术有术前治疗及术后治疗。术前治疗的目的在于调整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正气,使之能顺利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则是补养气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常用方药有四君子汤、八珍汤、保元汤、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汤等。这些扶正药物能增加病人免疫功能,增强患者周围血中的白细胞总数及T淋巴细胞活性。笔者临床上常嘱胃癌病人术前服用别直参一支,确有减少手术疼痛。手术疤痕愈合好,术后体力恢复快的效果。
术后治疗主要是手术所造成的一些并发症。如低热、盗汗、食欲差、肠胃功能障碍。治法上应进行八纲辨证,区分轻重缓急,辨证论治如下:
低热:方药用太子参10克 南北沙参各10克 地骨皮10克 银柴胡10克 知母10克 川石斛15克 元参10克 生地12克 生草3克西洋参5克盗汗:方药用牡蛎先入30克 龙骨先入30克 炙芪30克 碧桃干10克 糯稻根15克 穭豆衣12克 杭白芍12克 萸肉12克 仙鹤草30克食欲差:方药用党参12克 茯苓12克 冬术12克 甘草3克 炒六曲12克 沉香曲12克 炒二芽各10克 红枣20克 平地木12克 香附10克泄泻:方药用川朴10克冬术12克 炒诃子肉10克 龙骨30克 玉果炭10克 制附片5克石榴皮10克 生芪30克 茯苓10克 炒鸡金10克 炮姜6克胃肠粘连:方药用乌药12克 枳壳12克 红屯30克 银花屯各15克 蒲公英30克 半支连30克杭白芍10克 黄连5克 黄柏10克 丹皮10克 制大黄10克2、中医对放疗的的配合目前对胃癌的放疗只应用术前及术中,中医配合治疗的作用,在於减轻放疗副反应,维护患者的正气,使之顺利手术,放疗的常见症状会出现恶心,食欲差,严重时可有呕吐、放疗后期尚可发生腹痛腹泻,血象下降,免疫功能下降等,根据病症可用以下方药治疗。
恶心、呕吐:方药用姜夏10克 代赭石先入12克姜竹茹12克 公丁香3枚 沉香5克 旋复花包煎12克白芍10克 砂仁后下3克食欲差可参照术后治疗中的相同方药,适当增补一些健脾理气药,血象的免疫功能下降可用黄芪建中汤及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症状严重尚可用人参5克 河车粉10克灵芝12克 仙鹤草30克 冬虫夏草之类药物增补。
3、中医对化疗的配合治疗胃癌的化疗药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在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消化道胃肠反应、免疫功能下降等。有的病人会出现心脏、肾脏、肝脏以及神经组织的损害,因毒副作用迫使相当一部份患者中断治疗或不能接受化疗,中医药对防治化疗所产生的毒副作用起着积极的治疗效果。运用健脾补气,滋补肝肾的中药可以防止白细胞下降,提高巨噬细胞功能,使血浆皮质醇含量上升,对不能接受及中断化疗的患者使之疗程顺利进行。化疗的毒副反应并发症,临床表现是很复杂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四大方面(1)全身反应表现为头昏,乏力,汗出,食欲减退,神疲寐劣。中医辨证多为气血两虚,肝肾不足,药用补气养血,滋补肝肾,方药用四君子汤、四物汤、补中益气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汤加减(2)骨髓抑制最常见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有的病人还出现红细胞减少及血色素下降,严重时全血减少并发再障。治疗总则是健脾补肾,白细胞减少临床表现以气虚居多,如头昏、乏力、易出汗等,药用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冬术、山药、必要时加用滋补肝肾药,如女贞子、杞子、菟丝子、补骨脂、紫河车等。血小板减少一般表现为气血两亏,气不摄血,血虚生热,血热妄行,引起出血等症。治以调补气血,凉血止血,药用生芪、仙鹤草、生地、元参、大枣、鸡血屯、紫河车、女贞子、龟胶、必甲胶。红细胞减少出现头昏目弦,面色苍白少华,心悸怔忡,梦扰,给予气血双补,药用党参、人参、生芪、熟地、当归、白芍、龟板、紫河车、阿胶、大枣、杞子、桂圆肉、萸肉、五味子。
(3)消化道反应化疗药品几乎都能引起消化道不同程度的反应,常见症状有:食欲减退,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腹痛腹泄,严重时出现血性腹泻而危及性命,其因在于化疗药品直接抑制了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