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僧锅中,次下东流水,
浸 <目录>卷一
金石部<篇名>丹砂内容:味甘,生者微寒无毒,炼者大热有毒,入心经,主镇心安神,益气明目,通血脉,除 烦满,止消渴,疗百病,杀精祟鬼邪,祛疥疮癣虫。久服成仙,畏碱水,大如鸡卵,形似芙 蓉,破之若云母,光明照彻者佳。
按∶丹砂之色,属丙丁火,心脏之所由归也,质性沉滞,勿宜多用。青霞子云∶入石见 火,悉成灰烬,丹砂伏火,化为黄银,能重能轻,能神能灵,能黑能白,能暗能明。太清云∶ 外 各本其原,考兹二说,则服食成仙之说信矣。自唐世太平日久,膏粱之家,弗得其理,惑于 方士,都致殒身,习俗成风,至今未已,斯民何辜,蒙此惨祸,其理渊奥。察之实难,吾愿 好事者慎之。
雷公云∶凡使宜须细认,取诸般尚有百等,不可一一论之。有妙硫砂,如拳许大,或重 一镒一块者,而面如镜,若遇阴气天雨,即镜面上有红浆汁出。有梅柏砂,如梅子许大,夜 有光生,照见一室,有白庭砂,如菩提子许大,上面有小星现。有神座砂,不经丹鳖,服之 则面白延年。其次有白金砂,澄水砂,阴成砂,辰锦砂,芙蓉砂,镜面砂,箭镞砂,曹未砂,
土砂,金星砂,平面砂,神水砂,不可一一细述之 凡修事朱砂,先于一净室内焚香斋沐,然后取砂以香水浴,拭干即碎捣之,后向钵中更 研,三伏时,即取一磁锅子放了砂子,用甘草,紫背天葵,五方草各锉之,着砂上下,以东 流水煮,亦三伏时,勿令水尽,关失时候,约去三分,次入青芝草,山须草半两,盖之,下 十斤火 ,从巳至子时方歇。候冷再研似粉。如要服则入熬蜜丸,如细麻子许大,空腹服一 丸。如要入药中用,则依此法。凡 自然炭火,五两朱砂,用甘草二两,紫背天葵一镒,五 方草自然汁一镒,同东流水煮过。
<目录>卷一
金石部<篇名>钟乳内容:味甘,性温有毒,入肺肾二经,主泄精寒嗽,壮元气,益阳事,安五脏,通百节,利 九窍下乳汁,亦能通声,光润轻松,色如炼硝石者佳,久研忌歇,须用水飞,以掺臂上入肉 不见为度,蛇床为使,恶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英蓑草。忌羊血。
按∶钟乳性温,而状有下行之义,宜入肾经,肺即其母也,故并入之。诸家本草述其功 者甚众,惟丹溪以为剽悍之剂,不宜轻用。不炼而服,使人病淋。
雷公云∶凡使勿用头粗浓并尾大者,为孔公石,不是色黑,及经大火烧过,并久在地上 收者。曾经药物制者,并不得用。须要鲜明薄而有光润者,似鹭翎管子为上,有长五六寸者。
凡修事法,以五香水煮过一伏时,然后漉出。又别用甘草、紫背天葵汁渍,再煮一伏时。凡 钟乳八两,用沉香、零陵香、藿香、甘松、白茅各一两,以水先煮过一度了。第三度方用甘 草等三味,各二两再煮了,漉出拭干,缓火焙之。然后入臼杵如粉,节过却入钵中,令有力 少壮者两三人不住研,三日夜勿歇,然后用水飞净了,以绢笼之,于日中晒令干,又入钵中,
研二万遍,后以磁合收贮用之。
<目录>卷一
金石部<篇名>矾石内容:味酸。性寒无毒,入肺肝二经。主寒热泄痢,白沃阴蚀,诸恶疮癣,清喉痹,除目痛 ,祛固热,禁泄泻,收脱肛,同皂荚可吐风痰,和蜜、蜡能消痈肿。光明如水晶者佳,甘草 为使,恶牡蛎畏麻黄。
按∶矾石西方之色,宜入肺家。东方之味,宜入肝部。肺肝得令,而寒热诸证可无虞矣,
然 雷公云∶凡使须以磁瓶盛,放火中 ,令内外通赤,用钳揭起盖,旋安石蜂窠于赤瓶之 中,烧蜂窠尽为度,将钳夹出,放冷敲碎入钵中,研如粉。后于屋下掘一坑,可深五寸,却 以纸裹留坑中一宿,取出再研。每修事十两,用石蜂窠六两,烧尽为度,又云∶凡使要光明 如水晶,酸咸涩味全者,研如粉,干磁瓶中盛。要盛得两三升者。然后以六一泥泥于火畔,
炙之令干,乃研了白矾于瓶内,用五方草,紫背天葵二味,自然汁各一镒,旋旋添白矾于火 中逼,令药汁干,用盖了瓶口,复以泥泥上下,用火一百斤 。从巳至未,去火取白矾。瓶 出放冷,敲碎取矾,凡若经大火一 ,色如银。自然伏火,铢两不失,擂细研如轻粉,方用 之。
<目录>卷一
金石部<篇名>禹余粮内容:味甘,性寒无毒,不载经络。主咳逆寒热烦满,崩中血闭症瘕,骨节疼痛,四肢不仁,
大热痔 。牡丹杜仲为使,畏贝母菖蒲铁器。
按∶禹余粮,因禹行山中乏食,采此充粮,故以名之,则其无毒可知矣。太乙余粮,本 是一种,今诸家往往分别,惟陈藏器所言者近是。
<目录>卷一
金石部<篇名>硝石内容:味苦辛,性大寒有毒,入心脾二经。主六腑积聚燥急,留血闭藏,天行疫痢,伤寒发狂,
停痰作痞,肠风痔漏,推陈致新,解诸石药毒。种种实热,悉可泻除,能坠胎服孕,大黄为 使,恶苦参苦菜女菀,畏麦句姜。
按∶硝石为太阴之精,宜入心家泻火。而脾即其子也,故并入之。丹溪云∶本经言其无 毒,误也!能化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