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58-证类本草-第19页

寒)
黄芩 (平,大寒)
知母 (寒)
白藓皮 (寒)
玄参 (微寒)
大黄 (寒,大寒)
沙参 (微寒)
苦参 (寒)
茵陈蒿 (平,微寒)
鼠李根皮 (微寒)
竹沥 (大寒)
栀子 (寒,大寒)
蛇莓 (大寒。壬改切)
人粪汁 (寒)
白颈蚯蚓 (寒,大寒)
芒硝 (大寒)
臣禹锡等谨按《药对》∶ 梓白皮 (寒。除热。使)
地肤子 (寒。主去皮肤中热气。)
小麦 (微寒。主胃中热。使)
木兰皮 (寒。主身大热暴热面 。臣)
水中萍 (寒。主暴热身痒。)
理石 (寒。君)
石胆 (寒。主肝脏中热。臣)
牛黄 (平。主小儿热痫,口不开。君)
羚羊角 (微寒。主热在肌肤,臣)
垣衣 (大寒。主发疮。)
白薇 (大寒。臣)
景天 (平。主身热,小儿发热惊气。君)
升麻 (微寒。主热毒。君)
龙齿角 (平。主小儿身热。臣)
葶苈 (寒。主身暴热,利小便。使)
蓝叶实 (寒。主五心烦闷。君)
蜣螂 (寒。主狂语,头发热。使)
楝实 (寒。作汤浴通身热主温病。使)
荆沥 (大寒。主胸中痰热。臣)
劳复 鼠屎 (微寒)
豉 (寒)
竹沥 (大寒)
人粪 (汁寒)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大黄 (大寒)
葱白 (平)
犀角 (寒)
防己 (平)
虎掌 (温)
牡蛎 (微寒)
生姜 (微温)
芒硝 (大寒)
鳖甲 (平)
柴胡 (平,微寒)
麦门冬 (平,微寒)
温疟 常山 (寒,微寒)
蜀漆 (平,微温)
牡蛎 (平,微寒)
鳖甲 (平)
麝香 (温)
麻黄 (温,微温)
大青 (大寒)
防葵 (寒)
猪苓 (平)
防己 (平,温)
茵芋 (温,微温)
巴豆 (温,生温熟寒)
白头翁 (温)
女青 (平)
芫花 (温,微温)
白薇 (平,大寒)
松萝 (平)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天灵盖 (平)
荛花 (寒)
茵陈蒿 (平)
《药对》∶ 龟甲 (平。臣)
小麦 (微寒)
羊踯躅 (温。使)
白蔹 (微寒。主温疟寒热。使)
蒴 根 (温。使)
当归 (温。主疟寒热。君)
竹叶 (平。合常山煮,主孩子久疟极良。鸡子黄和常山为丸,用竹叶汤下,主久疟。)
桃仁 (平)
乌梅 (平)
雄黄 (平,大温)
菖蒲 (温)
莽草 (温)
中恶 麝香 (温)
雄黄 (平,寒,大温)
丹砂 (微寒)
升麻 (平,微寒)
干姜 (温,大热)
巴豆 (温,生温熟寒)
当归 (温,大温)
芍药 (平,微寒)
吴茱萸 (温,大热)
鬼箭 (寒)
桃枭 (微温)
桃皮 (平)
桃胶 (微温)
乌头 (温,大温)
乌雌鸡血 (平)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海桐皮 (平)
肉豆蔻 (温)
蓬莪术 (温)
《药对》∶ 牛黄 (平。君)
芎 (温。臣)
苦参 (寒。君)
栀子 (大寒。臣)
耳叶 (微寒。臣)
桔梗 (微温。臣)
桃花 (平。使)
霍乱 人参 (微寒,微温)
术 (温)
附子 (温,大热)
桂心 (大热)
干姜 (温,大热)
橘皮 (温)
浓朴 (温,大温)
香薷 (微温)
麇舌 (微温)
高良姜 (大温)
木瓜 (温)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 小蒜 (温)
鸡屎白 (微寒)
豆叶 鸡舌香 (微温)
豆蔻 (温)
楠材 (微温)
蓬莪术 (温)
肉豆蔻 (温)
海桐皮 (平)
《药对》∶ 吴茱萸 (大热。臣)
丁香 (温)
转筋 小蒜 (温)
木瓜 (温)
橘皮 (温)
鸡舌香 (温)
楠材 (微温)
豆蔻 (温)
香薷 (微温)
杉木 (微温)
豆 (微温)
生姜 (微温。臣禹锡等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