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36-本草述钩元-第90页

。主治下气。辟恶气。疗吐血衄血。肺痿崩中。带下血痢。酒煮汁服。
治头风目眩。及产后中风。恶血不止。作生菜食。除胃间酸水。其功专于理血下气。(大都 逆上之血用之的有殊效)清肺辟恶消谷。故局方治吐衄咳唾。下血血淋。口臭苦甜喉腥诸病。
有龙脑薄荷丸。衄血不止。鸡苏叶生地等分。为末。冷水服。脑热鼻渊。肺壅多涕。鸡苏叶 麦冬川芎桑白皮炒黄 炙草生地等分。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人参汤下。风热 头痛。(热结上焦。致生风气。)痰厥头痛。水苏叶五两。皂荚炙去皮子三两。芫花醋炒焦一 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荆芥汤下。
〔论〕紫苏水苏。味皆辛。气皆温。皆为火中之金。第水苏辛味胜于紫苏。而气之温则 逊之。且采以七月。取乘金之进气也。夫金以火为主。火以金为用。二者固相合而相须。然 五行有递为君之时。因于成功退而将来进也。如紫苏叶面背俱紫。已全禀乎火之气矣。又采 于五月。因其时以全其气也。水苏叶面青背紫。已不全禀乎火之气矣。采以七月。则因于火 之退气。乘乎金之进气也。全乎火之气者。金为火用。裨火得化水而为血。故心主脉。脉舍 血。虽则化血。总以全其大火之气也。若乘乎金之气者。火又藉金以为用。俾火之化水为血 者。仍行其清化。使胃生之。脾统之。肝藏之。而火更因此以宿于水焉。(金以火为主。故 阴得阳而血化。血化而气益畅。似归功于气者紫苏也。火以金为用。故阳得阴而气清。气清 而血得静。似归功于血者水苏也。)夫水火之升降。全藉于木与金。金以火为主。而木又以 金为主。如火中之金不得司其凉降。则肝之从阴而达于上者。不得阳中之阴接引。将木火交 煽而邪热益炽矣。水苏由火而独专其金气。有不奏功于吐衄咳唾喉腥口臭及苦甜者欤。虽然。
血固心主之。胃生之。能使归其所藏而纳之血海者。则肝也。肝之所以能纳血者。由肺之气 能归于胃。以至肝也。肺气所以能归于胃者。全由凉降之气。使火就金妻而宅水于中。木依 水母而随金以下。升已而降。不致木火之相煽也。(经曰。伤肺者脾气不守。胃气不清。经 气不为使。真藏坏决。经脉傍绝。五藏漏泄。不衄则呕。绎此则由火中之金。而金得司其职 者。犹不能令血归其藏而致逆漏欤。)此味于血证有殊效者。缘不以苦寒退血中之火。而以 火中之金气和之。握生化之机权以为升降。所谓火得归宿于水者。是本经首言下气。理固可 参。而又能疗风。可愈知其专于理血以化气矣。
采取适时 紫苏以五月。水苏则七月。紫苏子九月。半枯时收。如市肆茎叶子多于霜后 采取。采时则气味俱失。何可用。
<目录>卷八\芳草部<篇名>蛇床子内容:因蛇虺喜卧其下。食其子。故又名蛇粟。下湿地所在皆有。其子轻虚。褐色。两片合成。
亦有细棱。凡花实似蛇床者。当归川芎水芹 胡萝卜。
气味苦而大辛微甘。乃右肾命门少阳三焦气分之药。主治强阴。益阳事。缩小便。暖女 子子脏。温中下气。利关节。疗虚湿痹毒风 (手足麻痹也)痛。腰胯酸疼。四肢顽痹。更 治男子阴痿湿痒。女子阴中肿痛。去阴汗湿癣。煎汤沿大风身痒。多服令人有子。方书治痿 健忘消瘅赤白浊诸剂中亦有之。苦就火至地。辛归金达天。甘属土合气交。故能除湿益阳。
不惟已疾而又有补益也。(仲淳)蛇性窜疾。居处隐僻。禀善行数变之体用。蛇床功用。靡 不吻合。设非气性相感。宁为蛇虺所嗜耶。故凡厥阴隐僻之地。气闭不通。得蛇床宣大风力。
鼓舞生阳。则前阴疏泄。窜疾自如。并可伸癫痫之气逆于脏。与关节之壅闭不开。而作把握 阴阳之良剂也。(之颐)同远志巴戟牛膝首乌阳起石。治阴痿湿痒。按此证多由肝经湿热。
不得概以辛温之味治之。同巴戟牛膝杜仲续断地黄白胶黄柏。治妇人阴中肿痛。同黄柏山萸 五味茯苓车前子香附续断补骨脂。治一切带下。赤者加白胶阿胶。阳事不起。蛇床菟丝五味 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日三服。赤白带下。月水不来。蛇床子枯 矾等分。为末。醋面糊丸弹子大。胭脂为衣。绵裹纳入阴户。如热极再换。日一次。
〔论〕蛇床以四月放花白色。结子攒簇。两片轻虚。五月采实。夫实结于夏。而尝之先 苦后转大辛。是火气归于金也。然花白色而质轻虚。金质复归于火矣。火不归金。则气之体 不全。金不归火。则气之用不昌。气之体全。乃能归命门以孕其元气之用。昌乃能达三焦以 致其用。本经治阴痿湿痒。及阴中肿痛。除痹气。利关节。指其用而言也。别录令男子阴强。
女子子脏热。指其体而言也。夫元气之体用。全俱于坎离。然坎中孕离。离中宅坎。皆由其 得金气也。金为水母。火为金夫。惟水中有金。故坎中孕离。水为火用。而元气以生。惟火 中有金。故离中蓄坎。火为水用。而元气以化。兹物乘夏火以结实。而火气尽归金味。赋轻 虚以攒成。而金味仍是火质。火归金。故令火为水用而畅阴。此天气至地。夫从妻也。金化 火。乃得水为火用而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