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36-本草述钩元-第185页

。安魂魄。固 脱气 肛。
脏中。
龙骨牡 治。皆收 衄九窍出血。并用龙骨末吹入鼻中。有人衄血一斛。众方不止。用此即断。劳心梦泄。龙骨 远志等分为 每冷水空 钱半。为 \x齿\x 味涩。气平凉。主安魂魄。疗惊痫诸痉癫疾。魂游不定。龙之变化似之。魄止能守。
之专静同之。是故魄不宁者。定以虎睛。魂飞扬者。安以龙齿。龙骨入心肾肠胃。龙齿单 肝心。故骨兼止泻涩精之用。齿惟镇惊安魂魄而已。(仲淳)同荆芥泽兰丹皮苏木人参牛膝 红花蒲黄当归童便。治产后恶血扑心。癫狂妄语。切不可认作伤寒发狂治。误则杀人。同牛 黄犀角钩勾丹砂生地茯神琥珀金箔竹沥天竺黄苏合香。治大人小儿惊痫癫疾。
〔论〕 龙之变化最灵者。纯乎阳也。而阳原本于阴。故乘水则神立。失水则神废。且 呵气 肾。
神征 如阴 齿鼻 之形神 凡泻痢肠 及崩漏溺血等证。皆血热积滞为患。法当疏利。不可便用止涩。惟久病虚脱 者。
〔辨治〕 凡使得脊脑。作白地锦纹。舐之着舌者佳。入药水飞过晒干。每斤用黑豆一 斗。
<目录>卷二十八\鳞部<篇名>鲮鲤甲内容:形似鼍而短小。又似鲤而有四足。穿陵穴居。一名穿山甲。杀之勿近堤岸。恐血入 士。遂令渗漏。(永州记云)凡油笼渗漏。剥甲里肉靥投之。自至漏处补住。(多能鄙事)二 说 \x甲\x 味辛咸。气微寒。有毒。入足厥阴。兼入手足阳明经。别录主五邪惊啼悲伤。(烧灰 服)日华治小儿惊邪。妇人鬼魅悲泣。及疥癣痔漏。纲目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 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是物食蚁。能治蚁 。(贞白) 能通气活血。(
性善走。能行瘀血。通经络。故其消痈毒。排脓血。下乳。和 皮表甲胄如 。脊仲介道如鲤。似兽穴居。穿山越江。乃介甲 肝之荣。筋之余。此木秉金制。金互木交。是以劲毛坚甲。专 当入太阴肺厥阴肝。以太阴为注经之始。厥阴为环经之终。故 抵病舍之所在。闭塞者泻之。渗漏者补之。如利如泣。如漏 痈。如 如乳汁不通。此闭塞之为患也。如五邪惊啼悲伤。
无。乘制致魂失奠安。在形脏归渗漏。在五邪属闭塞。泻之 者。交互乘制。两无碍矣。(之颐)凡风湿冷痹之证。因水湿所致 痛不可忍者。于五积散加穿山甲七片。看痛在何处。即于鲮鲤身上 个。葱姜水煎。入无灰酒一匙。热服取汗。避风。甚良。土炒。同 草童便。治上部内伤。胸膈间疼痛。同当归白芷银花连翘紫地丁夏 贝母皂角刺。治痈肿未溃。资为引导。得生地紫草生犀角。治痘疮 红枯燥者。风丹作痒。穿山甲洗去腥。瓦上炒过存性。每一两入甘 佐地榆。治便毒。便毒便痈。穿山甲半两。猪苓二钱。并用醋炙 山甲末和麻油轻粉涂之。或只以土涂之。马疔肿毒。穿山甲(烧 调服三四次。乃用下药利去恶物。即愈。蚁 不愈。穿山甲二七 坏。穿山甲(土炒)斑蝥熟艾。等分为末。敷之。外以乌柏叶贴之 〔论〕 近以鲮鲤甲疗风痹痰疟。通经下乳。其用更专于疮科。似于别录日华所云惊邪 悲伤 治耶。
元阳则 阳元阴 所合。
之颐所谓 天气血以 以通利行 之。不可 先导。要本 之气血如是 氏可谓识越 止虚生。即 缪氏言痈疽已溃。不宜服。痘疮元气不足。不能起发者。不宜用。性专行散中病即止。
不可 〔辨治〕 尾鳞尖浓有三角。用之力胜。或炮。或烧。或酥炙。醋炙。童便炙。或油煎。
土 沙 耳内疼痛。同土狗炒。耳鸣耳聋。蛤粉炒。倒睫拳毛。将羊肾脂抹甲上炙。随各证各脏腑 修制。以类推之。未有生用者。
<目录>卷二十八\鳞部<篇名>蛤蚧内容:生岭南山谷及城墙。或大树间。身长四五寸。背有细麟如蚕子。土黄色。尾与身等。
见人欲取之。多自啮断其尾。故用者须有尾。其力乃全。广西横州甚多。牝牡相呼累日。情 洽乃交。相抱堕地。人往捕之。亦不知觉。以手分劈。虽死不开。乃用熟稿草细缠。蒸过曝 干售之。此种专为房中药。其寻常捕者。不论雌雄。但可为杂药用。(海槎录)雄为蛤。皮 粗 )
味咸。气平。有小毒。入手太阴足少阴经。主治久嗽肺劳传尸。肺痿咯血。定喘逆上气。
通 之功 纯)并治 胸膈噎痛 滤汁。
〔论〕 蛤蚧得金水之气。性味属阴。能补水之上源。故肺肾皆得所养。而劳热久咳之 治。
夫 且 余证皆由治肺以及之者耳。
咳嗽由风寒外邪者。弗用。(仲淳)
〔修治〕 其毒在眼。须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炙令黄色。弗伤其尾。效在尾也。
<目录>卷二十八\鳞部<篇名>白花蛇内容:一名蕲蛇。湖蜀皆有。独以蕲产擅名。然亦不多得。今市肆所货。皆自江南兴国 来。其蛇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方胜纹二十四。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 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惟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 他产则否。如生舒蕲两界者。其目一开一闭。故人以此验之。(濒湖)黔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