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36-本草述钩元-第149页

末。每 虚肿。
香汤下 乡村 温服。溏 蘸食。以 产后。铁 小儿慢 〔论〕 乌药之用。粗者谓其专于辛散而已。如止于辛散。何遽能化宿食。止血痢。节 便数 儿积 用者 中之 其精 字。
却不 冷。
气虚 服。
〔修治〕 根采旁附(直根不堪用)状如镯珠连者佳。去皮心。略炒。
\x嫩叶\x 炙研。煎汤代茗。补中益气。止小便滑数。(藏器)乌药下通肾经。上理脾胃元气 丹溪补阴丸药中。往往加乌药叶。
<目录>卷二十二\香木部<篇名>乳香内容:西出天竺者色黄白。南出波斯等国者色紫赤。其树类松。以斤斫树。脂溢于外。结而 成香。聚而成块。薰陆是总名。乳是薰陆之乳头。透明者滴孔。(新出未离沙石者)次为乳 塌 黄。
气微温。尝之无味。纯阳善窜。入手少阴兼入足厥阴足太阴经。主治活血伸筋定痛。疗 风水 腰膝 不死 凡 (
肌 同 延 和 空心。酒下三十丸。难产催生。乳香朱砂等分。为末。麝香少许。酒服一钱。良久自下。
〔论〕 乳香系南番树脂。得木气而兼火化。其气微温。而日华子谓为辛热。洁古且云 纯阳 即以致 大肠泄 阳而归 血生化 谓治肾 由血而 痈疽已溃。不宜服。诸疮脓多时。未宜遽用。(仲淳)
〔辨治〕 紫赤色者良。恐不可得。取黄色明莹者。箬盛烘燥。灯草同擂。若合丸散。
罗细 <目录>卷二十二\香木部<篇名>没药内容:出波斯及海南。今广州亦有之。其木岁久脂溢。下地凝块。大小不等。色赤黑而 明者良。
味苦气平。气薄味浓。阴也。降也。入足厥阴经。通滞血。散瘀壅。(滞血不去。其气 壅瘀 女子 发。
筋骨疼 清肌解热 作汤。送 夏枯草忍 治内伤 半两 各半 服之。
方速。
〔论〕 仲淳谓乳香禀于木火。没药禀于金水。观乎乳取紫赤。没取赤黑。赤火黑水。
则木 之阳 以 阳 气 孕妇不宜服。凡痛因血虚。而非瘀血停留者。不宜。痈疽已溃者。不宜。目赤肤翳非血 热甚 〔修治〕 与乳香同。
<目录>卷二十二\香木部<篇名>血竭内容:一名骐 竭。出南番诸国及广州。其木脂液从中流出。滴下如胶饴状。久而坚凝。形 如干血。敲断有光。磨指甲红透。故名。味甘咸。气平。气薄味浓。阴也。降也。入手足厥 阴经。主治散滞血诸痛。金疮恶疮。折伤打损。止痛生肌。并内伤血聚。血气搅刺。(俱宜 酒服)妇人血气。小儿螈 。补心包络肝血不足。(好古)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第乳没 主 味咸 虫黄 为细末 每温酒 梧子 枣烧 〔论〕 血竭乃南番木脂。禀荧惑之气而结。以火烧之。有赤汁涌出。久而灰不变本色。
夫 结 无瘀积者。不必用。(仲淳)此药性急。不可多使。却引脓。(日华子)
〔辨治〕 兹物理折伤。有夺命之功。然出外国。极难购。又有云。如蜡者用。散者不 用。
<目录>卷二十二\香木部<篇名>龙脑香内容:俗呼冰片。又名梅花脑。方书多称脑子。出婆律诸国。南海深谷中亦有之。树名波 律。(又名固不婆律)其肥者作花结实。断之脂溢为婆律膏。但枝干未经损动则有气。泄则 无 时 。湿时无香。干之循理而析。状类云母。莹若冰霜。或解木作板。香溢缝间。劈而取之。大 者成片如花瓣。气全力备。小者成粒。为米脑。为速脑。为瑞脑。为金脚脑。为苍龙脑。因 其 味辛而苦。气温。性善走窜。无往不达。阳中之阳。升也。散也。(诸香皆属阳。此更 香之 肾治 热暴 气闭生 散窜通 (门)
芨白蔹乌 存性。白 散揩之。
躁。烦喘 一丸。紫 入龙脑 〔论〕 龙脑为群香之冠。火金合德。大辛兼苦而温窜。乃千年老树之精气。禀南方火 土之 毕达 对治 法)然 凡壅 风病在骨髓者宜用。若在血脉肌肉。辄用脑麝。反引风入骨。莫之能出。(东垣)凡中 风因气 眼目昏 〔辨治〕 莹白如冰。及作梅花瓣者佳。市肆多用番硝搀混。须知番硝质重色苍。如砂 细碎 钵轻 \x樟脑\x 即韶脑。乃樟树屑液造成。治疥癣。敷癞疮。
<目录>卷二十二\香木部<篇名>芦荟内容:俗呼象胆。药谱图经。皆言是木脂。
味至苦。气寒。为足厥阴肝经药。主疗小儿五疳。杀三虫。及癫痫惊风。大人风热烦闷。
胸 虫。
砂仁汤 细七钱。
及头面 〔论〕 芦荟为肝药。本草言其疗五疳。杀三虫。简疳方用此味者。十固八九。夫诸疳 皆脾 虚而 用。
有积 已久 淫气 风淫 者。
独非 阴。
寒作泻。及不思食者。禁用。(仲淳)
〔辨治〕 色如黑饧。用数块散水中化则自合者为真。入药。须另研。
<目录>卷二十二\香木部<篇名>安息香内容:树出波斯国。呼为辟邪。长二三尺。刻其树皮。胶出如饴。名安息香。取以和香。
安息油。六七月坚凝。乃取之。今安南三佛齐诸番皆有。形色类胡桃瓤。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