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天一之灵。以透发地二之德。即一花实中。有终其水中之火以上行 。始其火中之水以下彻者。(即莲从藕根抽茎开花以及结实。皆自下而上。而实中之薏。包 含根茎花叶。形复倒垂。有归根复命之义也。)然则莲实殆能交水火以益土。更即益土而行 水火 (
思 而 降 于火者。)如莲 也。
<目录>卷二十一\水果部<篇名>芡实内容:味甘涩。气平。入足太阴少阴经。主治益精气强志。开胃助气。益脾实肠。固精。治 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疗湿痹腰脊膝痛。止泻固精。独于脾肾得力。先后天之根本咸赖 焉。(士材)君山药茯苓白术人参莲肉薏仁扁豆。为补脾胃要药。一味捣烂曝干。再捣筛末。
熬金樱子膏和丸。服之补下元。益人。四精丸。治思虑色欲过度。损伤心气。小便数。遗精 用秋石白茯苓芡实莲肉各二两。为末。蒸枣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厘清 丸。治浊。用芡实茯苓二粉。黄蜡化蜜和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盐汤下。
〔论〕 芡生于水中。五六月作花紫色。开花向日。向日结苞。夫产于水中者。类受阴 气。
于阴 惟其有 经。而 生食味涩。动风冷气。小儿不宜多食。(仲淳)
〔修治〕 新者煮食良。入涩精药。连壳用亦可。
<目录>卷二十二\香木部<篇名>柏内容:入药惟取侧柏。乃叶扁而侧生者。三月开花。九月结子。霜后采。
\x柏子仁\x 气味甘而微辛。性润。肝经气分药。亦入心肾。主治惊悸。益气养心气。益血润肝 恍惚虚损吸吸。治腰肾中冷。润肾燥及老人虚秘。烧沥。泽头发。治疥癣。方书治虚劳 遗精白浊。痿痹挛痫。惊恐颤振。胁痛消瘅。盗汗便秘。关格。及目疾。治惊痫及大 色者。盖肝木受制。怒则乘其所胜。是以青白之色见于便。而惊从脏发。匪实奚宜。
老人虚秘。柏仁松仁大麻仁等分。同研。熔蜜蜡丸梧子大。以少黄丹汤调。食前服三 日二。女子经水虚涩。八珍汤倍用酒洗当归。加柏仁红花。神效。
缪氏。体性多油。肠滑作泻。及膈间多。痰者。勿服。肾有热。阳道数举者。亦忌之。
〔修治〕 微炒去油。已油者勿用。
\x侧柏叶\x 宜随月建方采取。取其多得月令之气也。(朱丹溪)气味苦涩而平。其性多燥。与酒 宜。(权)主吐衄便血。及女子血崩。补阴益人。(本于风木得化)能除风湿。疗大风疾须眉 脱落。治冷风历节疼痛。久服之。大益脾土以滋肺。(丹溪)神仙服饵法。五月五日采五方 侧柏叶三斤。远志肉二斤。白茯苓一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 再。并无所忌。治内风柏叶煎。取近上东向无杂枝者。置甑中 久愈善。水淋数过。阴干煎服。则百病不生。中风不省。涎潮 得病便进此药。可使风退气和。不成废人。柏叶一握。去枝。
酒一升。煎一二十沸。温服。吐血不止。用柏叶一把。干姜二 一升。去渣。别绞马通汁一升合煎。取一升。绵滤。一服尽之 疼痛。柏叶为散。米饮调服二方寸匕。衄血不止。柏叶榴花研 焙研。酒服三钱。大肠下血。随四时方向采侧柏叶烧研。每 嫩柏叶九蒸九晒二两。陈槐花炒黑一两。为末。蜜丸梧子 断。侧柏叶炙芍药等分。每用三钱。水酒各半煎服。此药味苦。多食亦能倒胃。(仲淳)
〔修事〕 或生或炒。随宜。
〔总论〕 万物皆向阳。而柏独西指。盖得木之正气而顺受金制者。故于字从白也。经 言金 天气 本燥 者穷 肺金 生。
之气 升者 阴阳 迥殊 不易 气不 尝尽从 气而结 则血亦 总归之 之母。
由于金 先绝 诸味 下 尔。(须知叶便不能养心气。以木从金化。无母气也。)心气益。肺乃得贯心脉以行呼吸。又 本经之所以谓为益气也。夫自肝和于肺。而俾心血生。肝即合于肺之阴。纾血以归血海。肺 和于心。而俾心气畅。肺即合于心之阳。以归命门。然则兹味于后天血气之化源。若有当焉 者矣。(所以疗恍惚虚损吸吸)统而参之。肝合于肺。肺合于心。以化血化气化精。从后天 以 味 与 <目录>卷二十二\香木部<篇名>松脂内容:俗名松香。
味苦甘。气温平。主治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本经)除胃中伏热。咽干消 渴。
附方 历节诸风。百节酸痛不可忍。松脂三十斤。炼五十遍。以炼酥三升。和脂三升。
搅令 瘥。
末。
\x松节\x 气味苦温。主治百节久风风虚。脚痹疼痛。炒焦。治筋骨间病。能燥血中之湿。疗风 蛀牙痛。(煎水含漱。或烧灰日揩。效。)历节风痛。四肢如解脱。松节酒。用节二十。酒五 斗 慢 〔合论松脂松节〕松禀真阳之质。凌冬不凋。松之有脂。如人有血。其主治痈疽疮秃 疥瘙风气 伏汞制 燥言。
(阳中 肺自润 中之湿 风。盖 \x松花\x 气味甘温。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治吐血久不止。有松花散。(准绳)松花即松黄 。拂取正似蒲黄。酒服令轻身。疗病胜似皮叶及脂也。(恭)不堪停久。故鲜用寄远。(颂)
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