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968页

而 又角之精也。乃厥阴、少阴血分之药,
烧之则性涩,
【附方】旧三,新三。
大肠冷痢∶ 牛角 烧灰,粥饮服二钱,日二次。(《经验后方》)
小儿滞下∶ 牛角胎烧灰,水服三方寸匕。(《千金》)
大便下血∶黄牛角 一具, 末,食前浓煮豉汁服二钱,日三 赤白带下∶牛角 (烧令烟断)、附子(以盐水浸七度去皮)等分为末。每空心酒服二 钱匕。(孙用和方)
鼠乳痔疾∶牛角 烧灰,酒服方寸匕。(《塞上方》)
蜂虿螫疮∶牛角 烧灰,醋和敷之。(《肘后方》)
\x角\x 【气味】苦,寒,无毒。之才曰∶平。
【主治】水牛者燔之,治时气寒热头痛(《别录》)。煎汁,治热毒风及壮热(《
牛者治喉痹肿塞欲死,烧灰,酒服一钱。小儿饮乳不快似喉痹者,取灰涂乳上,咽下即瘥 (苏颂。出崔元亮方)。
【附方】旧一,新二。
石淋破血∶牛角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五服。(《普济》)
烧末,酒服方寸匕。(《子母秘录》)
赤秃发落∶牛角、羊角烧灰等分,猪脂调涂。(《普济方》)
\x骨\x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烧灰,治吐血鼻洪,崩中带下,肠风泻血,水泻(《日华》)。治邪疟。烧灰同 猪脂,涂疳疮蚀人口鼻,
【发明】时珍曰∶东夷以牛骨占卜吉凶,无往不中。牛非含智之物,骨有先事之灵,宜 其可入药治病也。
【附方】新二。
鼻中生疮∶牛骨、狗骨烧灰,腊猪脂和敷。(《千金》)
水谷痢疾∶牛骨灰同六月六日曲(炒)等分为末,饮服方寸匕,乃御传方也。(张文仲 方)
\x蹄甲\x(青牛者良)
【主治】妇人崩中,漏下赤白 止小儿夜啼(时珍。出《集要》诸方)。
【附方】新五。
猝魇不寤∶以青牛蹄或马蹄临人头上,即活。(《肘后》)
损伤接骨∶牛蹄甲一个,乳香、没药各一钱为末,入甲内烧灰,以黄米粉糊和成膏,敷 之。(《秘韫》)
牛皮风癣∶牛蹄甲、驴粪各一两,烧存性研末,油调,抓破敷之。五七日即愈。(《蔺 氏经验方》)
胫烂疮∶牛蹄甲烧灰,桐油和敷。(《海上方》)
玉茎生疮∶牛蹄甲烧灰,油调敷之。(奚囊)
\x阴茎\x(黄牛、乌牛、水牛并良)
【主治】妇人漏下赤白 \x牯牛卵囊\x 【主治】疝气。一具煮烂,入小茴香,盐少许拌食 \x毛\x 【主治】脐中毛,治小儿久不行(苏恭)。耳毛、尾毛、阴毛,并主通淋闭(时珍)。
【发明】时珍曰∶古方牛耳毛、阴毛、尾毛,治淋多用之,岂以牛性顺而毛性下行耶?
又治疟病,盖禳之之义耳。
【附方】旧一,新三。
猝患淋疾∶牛耳中毛烧取半钱,水服。尾毛亦可。(《集验方》)
小儿石淋∶特牛阴毛烧灰,浆水服一刀圭,日再。(张文仲方)
邪气疟疾∶《外台》∶用黑牛尾烧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一用牯牛阴毛七根,黄荆叶 七片,缚内关上,亦效。
【主治】反胃呕吐(《日华》)。水服二匙,终身不噎(思邈)。吮小儿,治客忤。灌一合 ,治小儿霍乱。入盐少许,顿服一盏,治喉闭口噤(时珍。出《外台》胡居士方)。
【附方】新七。
噎膈反胃∶《集成》∶用糯米末,以牛涎拌作小丸,煮熟食。危氏《得效》香牛饮∶用牛 涎一盏,入麝香少许,银盏顿热。先以帛紧束胃脘,令气喘,解开,乘热饮之。仍以丁香汁 入粥与食。《普济》千转丹∶用牛涎、好蜜各半斤,木鳖仁三十个研末,入铜器熬稠。每以 两匙和粥与食,日三服。
小儿流涎∶取东行牛口中涎沫,涂口中及颐上,自愈。(《外台》方)
小儿口噤∶身热吐沫不能乳。方同上。(《圣惠方》)
损目破睛∶牛口涎日点二次,避风。黑睛破者亦瘥。(《肘后》)
身面疣目∶牛口涎频涂之,自落。(《千金》)
\x鼻津\x 【主治】小儿中客忤,水和少许灌之。又涂小儿鼻疮及湿癣(时珍。出《外台》诸方)。
\x耳垢\x(乌牛者良)
时珍曰∶以盐少许入牛耳中,痒即易取。
【主治】蛇伤,恶 毒(恭。 ,毛虫也)。
及毒蛇螫人,并敷之(时珍)。
【附方】新三。
疔疮恶肿∶黑牛耳垢敷之。(《圣惠方》)
胁漏出水不止∶用乌牛耳垢敷之,即瘥。(《普济方》)
鼻衄不止∶牛耳中垢、车前子末等分和匀,塞之良。(《总录》)
\x溺\x(黄犍、 牛、黑牯牛者良)
【气味】苦、
【主治】水肿,腹胀脚满,利小便(《别录》)。
【附方】旧六,新三。
水肿尿涩∶《心镜》∶用乌犍牛尿半升,空腹饮。小便利,良。《集验》∶用黄犍牛尿,每 饮三升。老、幼减半。
尿至三升,入末熬至可丸,丸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