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葛氏方》)
蛇毒螫伤∶以竹筒合疮上,熔蜡灌之,效。(《徐王方》)
汤火伤疮∶ 赤疼痛,毒腐成脓。用此拔热毒,止疼痛,敛疮口。用麻油四两,当归一 两,煎焦去滓。入黄蜡一两,搅化放冷,摊帛贴之,神效。(《医林集要》)
胫烂疮∶用桃、柳、槐、椿、楝五枝,同荆芥煎汤,洗拭净。以生黄蜡摊油纸上,随 疮大小贴十层,以帛拴定。三日一洗,除去一层不用,一月痊愈。(《医林集要》)
妊娠胎漏∶黄蜡一两,老酒一碗,熔化热服,顷刻即止。(《药性论》)
呃逆不止∶黄蜡烧烟熏,二三次即止。(《医方摘要》)
霍乱吐利∶蜡一弹丸,热酒一升化服,即止。(《肘后方》)
诸般疮毒∶ 疮、金疮、汤火等疮。用黄蜡一两,香油二两,黄丹半两,同化开,顿冷,
瓶 <目录>虫部第三十九卷\虫之一<篇名>蜜蜂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蜡蜂(《纲目》)、 。
时珍曰∶蜂尾垂锋,故谓之蜂。蜂有礼范,故谓之 。《礼记》云∶范则冠而蝉有 。《化 书》云∶蜂有君臣之礼。是矣。
【集解】《别录》曰∶蜂子生武都山谷。
颂曰∶今处处有之,即蜜 炒食之。
时珍曰∶蜂子,即蜜蜂子未成时白蛹也。《礼记》有雀、 、蜩、范,皆以供食,则自 古食之矣。其蜂有三种∶一种在林木或土穴中作房,为野蜂;一种人家以器收养者,为家蜂 ,并小而微黄,蜜皆浓美;一种在山岩高峻处作房,即石蜜也,其蜂黑色似牛虻。三者皆 群居有王。王大于众蜂,而色青苍。皆一日两衙,应潮上下。凡蜂之雄者尾锐,雌者尾歧,
相交则黄退。嗅花则以须代鼻,采花则以股抱之。按∶王元之《蜂记》云∶蜂王无毒。窠之 始营,必造一台,大如桃李。
王居台上,生子于中。王之子尽复为王,岁分其族而去。其分也,或铺如扇,或圆如罂,
拥其王而去。王之所在,蜂不敢螫。若失其王,则众溃而死。其酿蜜如脾,谓之蜜脾。凡取 其蜜不可多,多则蜂饥而不蕃。又不可少,少则蜂惰而不作。呜呼!王之无毒,似君德也。
营巢如台,似建国也。子复为王,似分定也。拥王而行,似卫主也。王所不螫,似遵法也。
王失则溃,守义节也。取惟得中,似什一而税也。山人贪其利,恐其分而刺其子,不仁甚矣!
\x蜂子\x 【气味】甘,平、微寒,无毒。
大明曰∶凉,有毒。食之者须以冬瓜、苦 、生姜、紫苏制其毒。
之才曰∶畏黄芩、芍药、牡蛎、白前。
【主治】风头,除蛊毒,补虚羸伤中。久服令人光泽,好颜色,不老 弘景曰∶酒渍敷面,令人悦白)。轻身益气,治心腹痛,面目黄,大人小儿腹中五虫从 口吐出者(《别录》)。主丹毒风疹,腹内留热,利大小便涩,
(藏器)。大风疠疾(时珍)。
【发明】时珍曰∶蜂子古人以充馔品,故《本经》《别录》着其功 治大风疾,兼用诸蜂子,盖亦足阳明、太阴之药也。
【附方】新一。
大风疠疾,须眉堕落,皮肉已烂成疮者∶用蜜蜂子、胡蜂子、黄蜂子(并炒)各一分,
白花蛇、乌蛇(并酒浸,去皮、骨,炙干)、全蝎(去土,炒)、白僵蚕(炒)各一两,地龙 (去土,炒)半两,蝎虎(全者,炒)、赤足蜈蚣(全者,炒)各十五枚,丹砂一两,雄黄 (醋熬)一分,龙脑半钱,上为末。每服一钱匕,温蜜汤调下,日三五服。(《总录》)
<目录>虫部第三十九卷\虫之一<篇名>土蜂内容:(《别录》)
【校正】旧与蜜蜂子同条,今分出。
【释名】蜚零(《本经》)、 蜂(音惮 颂曰∶郭璞注《尔雅》云∶今江东呼大蜂在地中作房者为土蜂,即马蜂也。荆、巴间呼 为蜂。
【集解】《别录》曰∶土蜂生武都山谷。
藏器曰∶土蜂穴居作房,赤黑色,最大,螫人至死,亦能酿蜜,其子亦大而白。
颂曰∶土蜂子,江东人亦啖之。又有木蜂似土蜂,人亦食其子。然则蜜蜂、土蜂、木蜂 、黄蜂子俱可食。大抵蜂类同科,其性效不相远矣。
\x蜂\x 【主治】烧末,油和,敷蜘蛛咬疮。
藏器曰∶此物能食蜘蛛,取其相伏也。
\x蜂子\x 【气味】甘,平,有毒。
大明曰∶同蜜蜂。畏亦同也。
【主治】痈肿(《本经》)。嗌痛(《别录》)。利大小便,治妇人带下(《日华》)。功同 蜜蜂子(藏器)。酒浸敷面,令人悦白(时珍)。
【附方】新一。
面黑令白∶土蜂子未成头翅者,炒食,并以酒浸敷面。(《圣惠方》)
\x房\x 【主治】痈肿不消。为末,醋调涂之,干更易之。不入服食(《
珍)。
【附方】新一。
疔肿疮毒已笃者∶二服即愈,轻者一服立效。用土蜂房一个,蛇蜕一条,黄 存性,为末。每服一钱,空心好酒下。少顷腹中大痛,痛止,其疮已化为黄水矣。(《普济 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