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591页

葱白切四片,用乳汁半盏,同煎片时,分作四服即通。不饮 乳者,服之即饮乳。若脐四旁有青黑色及口撮者,不可救也。(《全幼心鉴》)。
肿毒尿闭,因肿毒未溃,小便不通∶用葱切,入麻油煎至黑色,去葱取油,时涂肿处,
即通。(《普济》)。
水 病肿∶葱根白皮煮汁,服一盏,当下水出。病已困者,取根捣烂,坐之取气,水自 下。(《圣济录》)。
阴囊肿痛∶葱白、乳香捣涂,即时痛止肿消。又方∶用煨葱入盐,杵如泥,涂之。
小便溺血∶葱白一握,郁金一两,水一升,煎二合,温服。一日三次。
(《普济方》)。
肠痔有血∶葱白三斤,煮汤熏洗立效。(《外台》)。
赤白下痢∶葱白一握细切,和米煮粥,日日食之。(《食医心镜》)。
便毒初起∶葱白炒热,布包熨数次,乃用敷药,即消。《永类方》∶用葱根和蜜捣敷,以 纸密护之。外服通气药,即愈。
痈疽肿硬∶乌金散∶治痈疖肿硬无头,不变色者。米粉四两,葱白一两,同炒黑,研末,
醋调,贴一伏时又换,以消为度。(《外科精义》)。
一切肿毒∶葱汁渍之,日四、五度。
乳痈初起∶葱汁一升,顿服即散。(并《千金》)。
疔疮恶肿刺破∶以老葱、生蜜杵贴。两时疔出,以醋汤洗之,神效。
(《圣济录》)。
小儿秃疮∶冷泔洗净,以羊角葱捣泥,入蜜和涂之,神效。(杨氏)。
刺疮金疮,百治不效∶葱煎浓汁渍之,甚良。
金疮瘀血,在腹者∶大葱白二十枚,麻子三升,杵碎,水九升,煮一升半,顿服。当吐 出脓血而愈。未尽再服。(并《千金方》)。
血壅怪病,人遍身忽然肉出如锥,既痒且痛,不能饮食,名血壅。不速治,必溃脓血∶ 以赤皮葱烧灰淋洗,饮豉汤数盏自安。(夏子益《怪病奇方》)
解金银毒∶葱白煮汁饮之。(《外台秘要》)。
脑破骨折∶蜜和葱白捣匀,浓封立效。(《肘后方》)。
自缢垂死∶葱心刺耳,鼻中有血出,即苏。(《肘后方》)
\x叶\x 【主治】煨研,敷金疮水入皲肿。盐研,敷蛇、虫伤及中射工、溪毒(《日华》)。
主水病足肿(苏颂)。利五脏,益目精,发黄胆(思邈)。
【发明】颂曰∶煨葱治打扑损,见刘禹锡《传信方》,云得于崔给事。取葱新折者,
火煨热剥皮,其间有涕,便将罨损处。仍多煨,续续易热者。崔云∶顷在泽潞,与李抱真作 判官。李相方以球杖按球子。其军将以杖相格,因伤李相拇指并爪甲掰裂。遽索金创药裹之,
强索酒饮,而面色愈青,忍痛不止。有军吏言此方,遂用之。三易面色却赤,斯须云已不痛。
凡十数度,用热葱并涕缠裹其指,遂毕席笑语。
时珍曰∶按∶张氏《经验方》云∶金创折伤血出,用葱白连叶煨热,或锅烙炒热,捣烂 敷之,冷即再易。石城尉戴尧臣,试马损大指,血出淋漓。余用此方,再易而痛止。翌日洗 面,不见痕迹。宋推官、鲍县尹皆得此方,每有杀伤气未绝者,亟令用此,活人甚众。又凡 人头目重闷疼痛,时珍每用葱叶插入鼻内二、三寸,并耳内,气通即便清爽也。
【附方】旧三,新二。
水病足肿∶葱茎叶煮汤渍之,日三、五次妙。(韦宙《独行方》)。
小便不通∶葱白连叶捣烂,入蜜,合外肾上,即通。(《永类钤方》)
疮伤风水肿疼。取葱青叶和干姜、黄柏等分,煮汤浸洗,立愈。(《食疗》)。
蜘蛛咬疮,遍身生疮∶青葱叶一茎去尖,入蚯蚓一条在内,待化成水,取点咬处即愈。
(李绛《兵部手集》)。
代指毒痛∶取萎黄葱叶煮汁,热渍之。(《千金方》)。
\x汁\x 【气味】辛,温,滑,无毒 【主治】溺血,饮之。解藜芦及桂毒(《别录》)。散瘀血,止衄止痛,治头痛耳聋,消 痔漏,解众药毒(时珍)。能消桂为水 ,化五石,仙方所用(弘景)。
【发明】时珍曰∶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
《胜金方》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
又唐瑶《经验方》以葱汁和蜜少许服之,亦佳。云邻媪用此甚效,老仆试之亦验。二物 同食害人,何以能治此疾?恐人脾胃不同,非甚急不可轻试也。
慎微曰∶《三洞要录》云∶葱者,菜之伯也,能消金、锡、玉、石。神仙消金玉浆法∶ 于冬至日,以壶芦盛葱汁及根茎,埋庭中。次年夏至发出,尽化为水。以法渍金、玉、银青 石各三分,自消矣。曝干如饴,食之可休粮,亦曰金浆也。
【附方】旧二,新三。
衄血不止∶方见上。
金疮出血不止∶取葱炙热, 汁涂之即止。(《
梅师方》)
火焰丹毒,从头起者∶生葱汁涂之。
痔 作痛∶葱涎、白蜜和涂之,先以木鳖子煎汤熏洗,其冷如冰即效。一人苦此,早间 用之,午刻即安也。(《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