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蝮蛇一条,同醇酒一 已消化。每服数杯,当身体习习而愈也。
\x紫酒\x 治卒风,口偏不语,及角弓反张,烦乱欲死,及鼓胀不消 待紫色,去滓频饮。
\x豆淋酒\x 破血去风,治男子中风口 炒焦,以酒淋之,温饮。
\x霹雳酒\x 治疝气偏坠,妇人崩中下血,胎产不下。以铁器烧赤,
\x龟肉酒\x 治十年咳嗽。酿法详见龟条。
\x虎骨酒\x 治臂胫疼痛,历节风,肾虚,膀胱寒痛。虎胫骨一具,
亦可浸酒。详见虎条。
\x麋骨酒\x 治阴虚肾弱,久服令人肥白。麋骨煮汁,同曲、米如常 \x鹿头酒\x 治虚劳不足,消渴,夜梦鬼物,补益精气。鹿头煮烂捣 葱、椒。
\x鹿茸酒\x 治阳虚痿弱,小便频数,劳损诸虚。用鹿茸、山药浸酒服 \x戊戌酒\x 诜曰∶大补元阳。颖曰∶其性大热,阴虚人及无冷病患不宜饮之。用黄狗肉一只煮糜,
连汁和曲、米酿酒 \x羊羔酒\x 大补元气,健脾胃,益腰肾。宣和化成殿真方∶用米一石(如常浸蒸),嫩肥羊肉七斤,
曲十四两,杏仁一斤(同煮烂,连汁拌末),入木香一两同酿,勿犯水,十日熟,极甘滑。
一法∶羊肉五斤蒸烂,酒浸一宿,入消梨七个,同捣取汁,和曲、米酿酒饮之。
\x腽肭脐酒\x 助阳气,益 <目录>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篇名>烧酒内容:(《纲目》)
【释名】火酒(《纲目》)、阿剌吉酒(《
【集解】
时珍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 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 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颖曰∶暹逻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宝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烧烟熏令如漆,然 后入酒蜡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曾有人携至舶,能饮三、四杯即醉,
价值数倍也。有积病,饮一、二杯即愈,且杀蛊。予亲见二人饮此,打下活虫长二寸许,谓 之鱼蛊云。
【气味】辛、甘,大热,有大毒。
时珍曰∶过饮败胃伤胆,丧心损寿,甚则黑肠腐胃而死。与姜、蒜同食,令 冷水、绿豆粉解其毒。
【主治】消冷积寒气,燥湿痰,开郁结,止水泄,治霍乱疟疾噎膈,心腹 死,杀虫辟瘴,利小便,坚大便,洗赤目肿痛,有效(时珍)。
【发明】
时珍曰∶烧酒,纯阳毒物也。面有细花者为真。与火同性,得火即燃,同乎焰消。北人 四时饮之,南人止暑月饮之。其味辛甘,升扬发散;其气燥热,胜湿祛寒。故能开怫郁而消 沉积,通膈噎而散痰饮,治泄疟而止冷痛也。辛先入肺,和水饮之,则抑使下行,通调水道,
而小便长白。热能燥金耗血,大肠受刑,故令大便燥结,与姜、蒜同饮即生痔也。
饮之,汗出而膈快身凉;赤目洗之,泪出而肿消赤散,此乃从治之方焉。过饮不节,杀人顷 刻。近之市沽,又加以砒石、草乌、辣灰、香药,助而引之,是假盗以方矣。善摄生者宜戒 之。按∶刘克用《病机赋》云∶有人病赤目,以烧酒入盐饮之,而痛止肿消。盖烧酒性走,
引盐通行经络,使郁结开而邪热散,此亦反治劫剂也。
【附方】新七。
冷气心痛∶烧酒入飞盐饮,即止。
阴毒腹痛∶烧酒温饮,汗出即止。
呕逆不止∶真火酒一杯,新汲井水一杯,和服甚妙。(濒湖)
寒湿泄泻,小便清者∶以头烧酒饮之,即止。
耳中有核,如枣核大,痛不可动者∶以火酒滴入,仰之半时,即可 风虫牙痛∶烧酒浸花椒,频频漱之。
寒痰咳嗽∶烧酒四两,猪脂、蜜、香油、茶末各四两,同浸酒内,
以茶下之,取效。
<目录>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篇名>葡萄酒内容:(《纲目》)
【集解】诜曰∶葡萄可酿酒,藤汁亦佳。
时珍曰∶葡萄酒有二样∶酿成者味佳,有如烧酒法者有大毒。酿者,取汁同曲,如常酿 糯米饭法。无汁,用干葡萄末亦可。魏文帝所谓葡萄酿酒,甘于曲米,醉而易醒者也。烧者,
取葡萄数十斤,同大曲酿酢,取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红色可爱。古者西域造之,唐时 破高昌,始得其法。按∶梁《四公子记》云∶高昌献葡萄干冻酒。杰公曰∶葡萄皮薄者味美,
皮浓者味苦。八风谷冻成之酒,终年不坏。叶子奇《草木子》云∶元朝于冀宁等路造葡萄酒,
八月 其余皆冰,独此不冰,乃酒之精液也,饮之令人透腋而死。酒至二、三年,亦有大毒。《饮 膳正要》云∶酒有数等,出哈喇火者最烈,西番者次之,平阳、太原者又次之。或云∶葡萄 久贮,亦自成酒,芳甘酷烈,此真葡萄酒也。
\x酿酒\x 【气味】甘、辛,热,微毒。
时珍曰∶有热疾、齿疾、疮疹人,不可饮之。
【主治】暖腰肾,驻颜色,耐寒(时珍)。
\x烧酒\x 【气味】辛、甘,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