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赤小豆生吞七枚,佳。《集验》∶治难产日久气乏。用赤小豆一升,
以水九升,煮取汁,入炙过黄明胶一两,同煎少时。一服五合,不过三、四服,即产 胞衣不下∶用赤小豆,男七枚,女二七枚,东流水吞服之。(《救急方》)。
产后目闭心闷∶赤小豆生研,东流水服方寸匕。不瘥更服。(《肘后方》)。
产后闷满,不能食∶用小豆三、七枚,烧研,冷水顿服,佳。(《千金方》)。
乳汁不通∶赤小豆煮汁饮之。(《产书》)。
妇人吹奶∶赤小豆,酒研,温服,以滓敷之。(熊氏)。
妇人乳肿∶小豆、莽草等分。为末。苦酒和敷,佳。(《梅师》)。
痈疽初作∶赤小豆末,水和涂之,毒即消散,频用有效。(《短剧方》)。
石痈诸痈∶赤小豆五合,纳苦酒中五宿,炒研,以苦酒和涂即消。加栝蒌根等分。(《范 汪方》)
痘后痈毒∶赤小豆末,鸡子白调涂敷之。
腮颊热肿∶赤小豆末,和蜜涂之,一夜即消。或加芙蓉叶末尤妙。
丹毒如火赤小豆末,和鸡子白,时时涂之不已,逐手即消。(《短剧方》)。
风瘙瘾疹∶赤小豆、荆芥穗等分,为末,鸡子清调涂之。
金疮烦满∶赤小豆一升,苦酒浸一日,熬燥再浸,满三日,令黑色,为末。每服方寸匕,
日三服。(《千金》)。
六畜肉毒∶小豆一升,烧研。水服三方寸匕,神良。(《千金方》)。
\x叶\x 【主治】去烦热,止小便数(《别录》)。煮食,明目(《日华》)。
【发明】时珍曰∶小豆利小便,而藿止小便,与麻黄发汗而根止汗同意,物理之异如此 【附方】旧一,新一。
小便频数∶小豆叶一斤,入豉汁中煮,调和作羹食之。(《心镜》)。
小儿遗尿∶小豆叶捣汁服之。(《千金》)
\x芽\x 【主治】妊娠数月,经水时来,名曰漏胎;或因房室,名曰伤胎。用此为末,温酒 服方寸匕,日三,得效乃止(时珍。出《普济》)。
<目录>谷部第二十四卷\谷之三<篇名>腐婢内容:(《本经》下品)
【集解】《别录》曰∶腐婢生汉中,小豆花也。七月采之,阴干四十日。
弘景曰∶花与实异用,故不同品。方家不用。未解何故有腐婢之名?《本经》不言是小 豆花,《别录》乃云,未审是否?今海边有小树,状如栀子,茎条多曲,气似腐臭。土人呼 为腐婢,疗疟有效。以酒渍皮服,疗心腹疾。此当是真,此条应入木部也。
恭曰∶腐婢,相承以为葛花。葛花消酒大胜,而小豆全无此效,当以葛花为真。
禹锡曰∶按∶《别本》云∶小豆花亦有腐气。与葛花同服,饮酒不醉。与《本经》治酒 病相合。陶、苏二说并非。
甄权曰∶腐婢即赤小豆花也。
颂曰∶海边小树、葛花、赤小豆花,三物皆有腐婢之名,名同物异也。
宗 曰∶腐婢既在谷部,豆花为是,不必多辩。
时珍曰∶葛花已见本条。小豆能利小便,治热中,下气止渴,与腐婢主疗相同,其为豆 花无疑。但小豆有数种,甄氏《药性论》独指为赤小豆,今姑从之。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 疟,寒热邪气,泄痢,阴不起。止消渴。病酒头痛(《本经》。《心镜》云∶ 上证,用花同豉汁五味,煮羹食之)。消酒毒,明目,下水气,治小儿丹毒热肿,散气满不 能食,煮一顿食之(《药性》)。治热中积热,痔 下血(时珍。《宣明》葛花丸中用之)。
【附方】新二。
饮酒不醉∶小豆花、叶,阴干百日为末,水服方寸匕。或加葛花等分。(《千金》)。
疔疮恶肿∶小豆花末,敷之。(《普济方》)
<目录>谷部第二十四卷\谷之三<篇名>绿豆内容:(宋《开宝》)
【释名】时珍曰∶绿以色名也。旧本作KT 者,非矣。
【集解】志曰∶绿豆圆小者佳。粉作饵炙食之良。大者名 豆,苗、子相似,亦能下气 治霍乱也。
瑞曰∶有官绿、油绿,主疗则一。
时珍曰∶绿豆,处处种之。三、四月下种,苗高尺许,叶小而有毛,至秋开小花,荚如 赤豆荚。粒粗而色鲜者为官绿;皮薄而粉多、粒小而色深者为油绿;皮浓而粉少早种者,呼 为摘绿,可频摘也;迟种呼为拔绿,一拔而已。北人用之甚广,可作豆粥、豆饭、豆酒,炒 食、 食,磨而为面,澄滤取粉,可以作饵顿糕,荡皮搓索,为食中要物。以水浸湿生白芽,
又为菜中佳品。牛马之食亦多赖之。真济世之良谷也。
【气味】甘,寒,无毒。
藏器曰∶用之宜连皮,去皮则令人小壅气,盖皮寒而肉平也。反榧子壳,害人。合鲤 鱼 【主治】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生研绞汁服,治丹毒烦热风疹,药石发动,热气 奔豚(《开宝》)。治寒热热中,止泄痢卒 ,利小便胀满(思邈)。浓肠胃。作枕,明目,治 头风头痛。除吐逆(《日华》)。补益元气,和调五脏,安精神,行十二经脉,去浮风,润皮 肤,宜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