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470页

折之青烟起者名固活为良,亦不达之言也。人误食其叶者致死,
而羊食其苗大肥,物有相伏如此。《博物志》云∶钩吻蔓生,叶似凫葵,是也。
时珍曰∶嵇含《南方草木状》云∶野葛蔓生,叶如罗勒,光而浓,一名胡蔓草。人以杂 生蔬中毒人,半日辄死。段成式《酉阳杂俎》云∶胡蔓草生邕州、容州之间。丛生。花扁如 栀子而稍大,不成朵,色黄白。其叶稍黑。又按《岭南卫生方》云∶胡蔓草叶如茶,其花 黄而小。一叶入口,百窍溃血,人无复生也。时珍又访之南人云∶钩吻即胡蔓草,今人谓 之断肠草是也。蔓生,叶圆而光。春夏嫩苗毒甚,秋冬枯老稍缓。五、六月开花似榉柳花,
数十朵作穗。生岭南者花黄;生滇南者花红,呼为火把花。此数说皆与吴普、苏恭说相合 。陶弘景等别生分辨,并正于下。
【正误】弘景曰∶《五符经》亦言钩吻是野葛。核事而言,似是两物。野葛是根,状如 牡丹,所生处亦有毒,飞鸟不得集,今人用合膏服之无嫌。钩吻别是一物,叶似黄精而茎紫,
当心抽花,黄色,初生极类黄精,故人采多惑之,遂致死生之反。或云钩吻是毛茛,参错不 同,未详云何?
曰∶凡使黄精勿用钩吻,真似黄精,只是叶有毛钩子二个。黄精,叶似竹叶。又曰∶ 凡使钩吻,勿用地精,茎苗相同。钩吻治人身上恶毒疮,其地精杀人也。
恭曰∶钩吻蔓生,叶如柿。陶言飞鸟不集者,妄也。黄精直生,叶似柳及龙胆草,殊非 比类。毛茛,乃有毛石龙芮,与钩吻何干?
颂曰∶江南人说黄精茎苗稍类钩吻。但钩吻叶头极尖而根细,与苏恭所说不同,恐南北 之产异也。
禹锡曰∶陶说钩吻似黄精者,当是。苏说似柿叶者,别是一物也。又言苗名钩吻,根名 野葛者,亦非通论。
时珍曰∶《神农本草》钩吻,一名野葛,一句已明。《草木状》又名胡蔓草,显是藤生。
吴普、苏恭所说 说。诸家遂无定见,不辨其蔓生、小草,相去远也。然陶、雷所说亦是一种有毒小草,但不 得指为钩吻尔。昔天姥对黄帝言∶黄精益寿,钩吻杀人。乃是以二草善恶匹配而言。陶氏不 审,疑是相似,遂有此说也。余见黄精下。
【气味】辛,温,大有毒。普曰∶神农∶辛;雷公∶有毒杀人。
时珍曰∶其性大热。本草毒药止云有大毒,此独变文曰大有毒,可见其毒之异常也。之 才曰∶半夏为之使,恶黄芩。
【主治】金疮乳 ,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鬼疰蛊毒(《本经》)。
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杀鸟兽。捣汁入膏中,不 声音变(保升)。
【发明】藏器曰∶钩吻食叶,饮冷水即死,冷水发其毒也。彼土毒死人悬尸树上,汁滴 地上生菌子,收之名菌药,烈于野葛也。蕹菜捣汁,解野葛毒。取汁 先食蕹菜,后食野葛,二物相伏,自然无苦。魏武帝啖野葛至尺,先食 时珍曰∶按李石《续博物志》云∶胡蔓草出二广。广人负债急,每食此草而死,以诬人 。以急水吞即死急,慢水吞死稍缓。或取毒蛇杀之,覆以此草,浇水生菌,为毒药害人。葛 洪《肘后方》云∶凡中野葛毒口不可开者。取大竹筒洞节,以头拄其两胁及脐中。灌冷水 入筒中,数易水。须臾口开,乃可下药解之。惟多饮甘草汁、人屎汁;白鸭或白鹅断头沥血,
入口中;或羊血灌之。《岭南卫生方》云∶即时取鸡卵抱未成雏者,研烂和麻油灌之。吐出 毒物乃生,稍迟即死也。
<目录>草部第十八卷<篇名>草之七内容:\x蔓草类七十三种,附一十九种\x <目录>草部第十八卷\草之七<篇名>菟丝子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菟缕(《别录》)、菟累(《别录》)、菟芦(《本经》)、菟丘(《广雅》)、赤网 (《别录》)、玉女(《尔雅》)、唐蒙(《尔雅》)、火焰草(《纲目》)、野狐丝(《纲目》)、
金 禹锡曰∶按《吕氏春秋》云∶或谓菟丝无根也。其根不属地,茯苓是也。《抱朴子》云∶ 菟丝之草,下有伏菟之根。无此菟,则丝不得生于上,然实不属也。伏菟抽则菟丝死。又云∶ 菟丝初生之根,其形似兔。掘取割其血以和丹服,立能变化。则菟丝之名因此也。
弘景曰∶旧言下有茯苓,上有菟丝,不必尔也。
颂曰∶《抱朴》所说今未见,岂别一类乎?孙炎释《尔雅》云∶唐也,蒙也,女萝也,
菟 丝也,一物四名,而本草唐蒙为一名。《诗》云∶茑与女萝。毛苌云∶女萝,菟丝也。而本 草菟丝无女萝之名,惟松萝一名女萝。岂二物皆是寄生同名,而本草脱漏乎?
震亨曰∶菟丝未尝与茯苓共类,女萝附松而生,不相关涉,皆承讹而言也。
时珍曰∶《毛诗》注女萝即菟丝。《吴普本草》菟丝一名松萝。陆佃言∶在木为女萝,在 草为菟丝,二物殊别,皆由《尔雅》释《诗》误以为一物故也。张揖《广雅》云∶菟丘,菟 丝也。女萝,松萝也。陆玑《诗疏》言∶菟丝蔓草上,黄赤如金;松萝蔓松上,生枝正青,
无杂蔓者,皆得之。详见木部松萝下。又菟丝茯苓说,见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