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子(《救荒》)、旱珍珠(《纲目 、夹竹桃(《救荒》)、海 (《音纳》)、
时珍曰∶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翘然如凤状,故以名之。女人采其花及叶包染指甲,其实 状如小桃,老则迸裂,故有指甲、急性、小桃诸名。宋光宗李后讳凤,宫中呼为好女儿花。
张宛丘呼为菊婢。韦君呼为羽客。
【集解】时珍曰∶凤仙人家多种之,极易生。二月下子,五月可再种。苗高二、三尺,
茎有红、白二色,其大如指,中空而脆。叶长而尖,似桃柳叶而有锯齿。丫间开花,或黄或 白,或红或紫,或碧或杂色,亦自变易,状如飞禽,自夏初至秋尽,开谢相续。结实累然,
大如樱桃,其形微长,色如毛桃,生青熟黄,犯之即自裂,皮卷如拳,苞中有子似萝卜子而 小,褐色。人采其肥茎 KT ,以充莴笋。嫩华酒,浸一宿,亦可食。但此草不生虫蠹,
蜂蝶亦不近,恐亦不能无毒也。
\x子\x 【气味】微苦,温,有小毒。
【主治】产难,积块噎膈,下骨哽,透骨通窍(时珍)。
【发明】时珍曰∶凤仙子其性急速,故能透骨软坚。庖人烹鱼肉硬者,投数粒即易软烂,
是 【附方】新五。
产难催生∶凤仙子二钱,研末。水服,勿近牙。外以蓖麻子,随年数捣涂足心。(《集简 方》)
噎食不下∶凤仙花子酒浸三宿,晒干为末,酒丸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下。不可多用,
即急性子也。(《摘玄方》)
咽中骨哽,欲死者∶白凤仙子研水一大呷,以竹筒灌入咽,其物即软。不可近牙。或为 末吹之。(《普济方》)
牙齿欲取∶金凤花子研末,入砒少许,点疼牙根,取之。(《摘玄方》)
小儿痞积∶急性子、水荭花子、大黄各一两,俱生研末。每味取五钱,外用皮硝一两拌 匀。将白鹁鸽一个,或白鸭亦可,去毛屎,剖腹,勿犯水,以布拭净,将末装入内,用绵扎 定,沙锅内入水三碗,重重纸封,以小火煮干,将鸽鸭翻调焙黄色,冷定。早辰食之,日西 时疾软,三日大便下血,病去矣。忌冷物百日。(孙天仁《集效方》)
\x花\x 【气味】甘、滑,温,无毒。
【主治】蛇伤,擂酒服即解。又治腰胁引痛不可忍者,研饼晒干为末,空心每酒服三钱,
活血消积(时珍)。
【附方】新一。
风湿卧床不起∶用金凤花、柏子仁、朴硝、木瓜煎汤洗浴,每日二、三次。内服独活寄 生汤。(吴 《扶寿精方》)
\x根、叶\x 【气味】苦、甘、辛,有小毒。
【主治】鸡鱼骨哽,误吞铜铁,杖扑肿痛,散血通经,软坚透骨(时珍)。
【附方】新三。
咽喉物哽∶金凤花根嚼烂噙咽,骨自下,鸡骨尤效。即以温水漱口,免损齿也。亦治误 吞铜铁。(危氏《得效方》)
打杖肿痛∶风仙花叶捣如泥,涂肿破处,干则又上,一夜血散,即愈。冬月收取干者研 末,水和涂之。(叶廷器《通变要法》)
马患诸病∶白凤仙花连根叶熬膏。遇马有病,抹其眼四角上,即汗出而愈。(《卫生易简 方》)
<目录>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篇名>坐拿草内容:(宋《图经》)
【集解】颂曰∶生江西及滁州。六月开紫花结实。采其苗入药,甚易得。后因人用有效,
今颇贵重。
时珍曰∶按《一统志》云∶出吉安永丰县。
【气味】辛,热,有毒。
【主治】风痹,壮筋骨,兼治打扑伤损(苏颂)。
【发明】颂曰∶《神医普救方》∶治风药中已有用者。
时珍曰∶危氏《得效方》∶麻药煮酒方中用之。《圣济录》∶治膈上虚热,咽喉噎塞,小 便赤涩,神困多睡,有坐拿丸。用坐拿草、大黄、赤芍药、木香、升麻、麦门冬、黄 、木 通、酸枣仁、薏苡仁、枳壳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麦门冬汤下。
【附录】押不芦 时珍曰∶按周密《癸辛杂志》云∶漠北回回地方有草名押不芦。土人以少许磨酒饮,即 通身麻痹而死,加以刀斧亦不知。至三日,则以少药投之即活。
御药院中亦储之。贪官污吏罪甚者,则服百日丹,皆用此也。昔华陀能刳肠涤胃,岂不 有此等药耶?
<目录>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篇名>曼陀罗花内容:(《纲目》)
【释名】风茄儿(《纲目》)、山茄子。
时珍曰∶《法华经》言∶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又道家北斗有陀罗星使者,手执此 花。故后人因以名花。曼陀罗,梵言杂色也。茄乃因叶形尔。姚伯声《花品》呼为恶客。
【集解】时珍曰∶曼陀罗生北土,人家亦栽之。春生夏长,独茎直上,高四五尺,生不 旁引,绿茎碧叶,叶如茄叶。八月开白花,凡六瓣,状如牵牛花而大。
攒花中坼,骈叶外包,而朝开夜合。结实圆而有丁拐,中有小子。八月采花,九月采实。
\x花、子\x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诸风及寒湿香港脚,煎汤洗之。又主惊痫及脱肛,并入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