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方苏,达旦痛止,痛处已白。日日 换贴,其瘀肿移至肩背,乃以药下去黑血三升而愈。即上方也(出《肘后方》中)。损伤打 扑瘀血在腹者∶用生地黄汁三升,酒一升半,煮二升半,分三服。(出《千金方》)
物伤睛突,轻者睑胞肿痛,重者目睛突出,但目系未断者∶即纳入,急捣生地黄,绵裹 敷之。仍以避风膏药,护其四边。(《圣济总录》)睡起目赤肿起,良久如常者,血热也。卧 则血归于肝,故热则目赤肿。良久血散,故如常也∶用生地黄汁,浸粳米半升,晒干,三浸 三晒。每夜以米煮粥食一盏,数日即愈。有人病此,用之得效。(《医余》)
眼暴赤痛∶水洗生地黄、黑豆各二两,捣膏。卧时以盐汤洗目,闭目以药浓罨目上,至 晓,水润取下。(《圣济总录》)
蓐内赤目∶生地黄薄切,温水浸贴。(《短剧方》)牙疳宣露,脓血口气∶生地黄一斤,
盐二合,末,自捣和团,以面包煨令烟断,去面入麝一分,研匀,日夜贴之。(《圣济录》)
牙齿挺长,出一分者∶常咋生地黄,甚妙。(张文仲《备急方》)
牙动欲脱∶生地黄绵裹咂之,令汁渍根,并咽之,日五六次。(《千金方》)
食蟹龈肿,肉 出者∶生地黄汁一 碗,牙皂角数条火炙,蘸尽地黄汁,为末敷之。(《永 类 耳中常鸣∶生地黄截,塞耳中,日数易之。或煨熟,尤妙。(《肘后方》)
须发黄赤∶生地黄一斤,生姜半斤,各洗,研自然汁,留滓。用不蛀皂角十条,去皮弦 ,蘸汁,炙至汁尽为度。同滓入罐内泥固, 存性,为末,用铁器盛。末三钱汤调,停二日 ,临卧刷染须发上,即黑。(《本事方》)
竹木入肉∶生地黄嚼烂罨之。(《救急方》)
毒箭入肉∶煎生地黄汁作丸服。至百日,箭出。(《千金方》)
犬咬伤∶地黄捣汁,饭饼涂之,百度愈。(《百一方》)
\x叶\x 【主治】恶疮似癞,十年者,捣烂日涂,盐汤先洗(《千金方》)。
时珍曰∶按《抱朴子》云∶韩子治用地黄苗喂五十岁老马,生三驹,又一百三十岁乃死 也。
张 《朝野佥载》云∶雉被鹰伤,衔地黄叶点之;虎中药箭,食清泥解 毒,何况人乎?
\x实\x 【主治】四月采,阴干捣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功与地黄等 弘景曰∶出渭城者有子,淮南七精散用之。
\x花\x 【主治】为末服食,功同地黄(苏颂)。肾虚腰脊痛,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时珍)。
【附方】新一。
(晒)、槐 点少许,日三、四次。(《圣惠方》)
【附录】胡面莽(《拾遗》)。 藏器∶味甘,温,无毒。主去 癖及冷气,止腹痛,煮 服。生岭南,叶如地黄。
<目录>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篇名>牛膝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牛茎(《广雅》)、百倍 弘景曰∶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
时珍曰∶《本经》又名百倍,隐语也,言其滋补之功,如牛之多力也。其叶似苋,其节 对生,故俗有山苋、对节之称。
【集解】《别录》曰∶牛膝生河内川谷及临朐。二月、八月、十月采根,阴干。
普曰∶叶如夏蓝,茎本赤。
弘景曰∶今出近道蔡州者,最长大柔润。其茎有节,茎紫节大者为雄,青细者为雌,以 雄为胜。
大明曰∶怀州者长白,苏州者色紫。
颂曰∶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者为真。春生苗,茎高二三尺,青紫色,
有节如鹤膝及牛膝状。叶尖圆如匙,两两相对。于节上生花作穗,秋结实甚细。以根极长,
大至三尺而柔润者为佳。茎叶亦可单用。
时珍曰∶牛膝处处有之,谓之土牛膝,不堪服食。惟北土及川中人家栽莳者为良。秋间 收子,至春种之。其苗方茎暴节,叶皆对生,颇似苋叶而长且尖KT 。秋月开花,作穗结 子,状如小鼠负虫,有涩 虽白直可贵,而 去白汁入药,不如留 \x根\x 【修治】 曰∶凡使去头芦,以黄精自然汁浸一宿,漉出,锉,焙干用。
时珍曰∶今惟以酒浸入药,欲下行则生用;滋补则焙用,或酒拌蒸过用。
【气味】苦、酸,平,无毒。普曰∶神农∶甘;雷公∶酸,无毒。李当之∶温。
之才曰∶恶萤火、龟甲、陆英,畏白前,忌牛肉。
【主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 老(《本经》)。疗伤中少气,男子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益精利阴气,填骨髓,止发 白,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别录》)。治阴痿,补肾,助十二经脉 ,逐恶血(甄权)。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症结,排脓止痛,
明)。
强筋,补肝脏风虚(好古)。同苁蓉浸酒服,益肾。竹木刺入肉,嚼烂罨之,即出(宗 )。
治 久疟寒热,五淋尿血,茎中痛,下痢,喉痹口疮齿痛,痈肿恶疮伤折(时珍)。
【发明】权曰∶病患虚羸者,加而用之。
震亨曰∶牛膝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