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378页

∶马蔺花(炒)、茴香(炒)、葶苈(炒),为末,每酒服二钱。(《十便良方》)
一切痈疽,发背恶疮∶用铁扫帚,同松毛、牛膝,以水煎服。(《乾坤生意》)
面上瘢 ∶取铁扫帚,地上自落叶,并子,煎汤频洗,数次自消。(《寿域神方》)
面 鼻渣∶马蔺子花,杵敷之佳。(《肘后方》)
【附录】必似勒(《拾遗》) 藏器曰∶辛,温,无毒。主冷气,胃闭不消食,心腹胀满。
生昆仑,状似马蔺子。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篇名>恶实内容:(《别录》中品)
【释名】鼠粘(《别录》)、牛蒡(《别录》)、大力子(《纲目》)、蒡翁菜(《纲目》)、便牵 牛(《纲目》)、蝙蝠刺。
时珍曰∶其实状恶而多刺钩,故名 也。俚人谓之便牵牛。河南人呼为夜叉头。
颂曰∶实壳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故谓之鼠粘子,亦如羊负来之比。
【集解】《别录》曰∶恶实生鲁山平泽。恭曰∶鲁山在邓州东北。此草叶大 如芋,子壳似栗状,实细长如茺蔚子。
颂曰∶恶实即牛蒡子也,处处有之。叶大如芋叶而长。实似葡萄核而褐色,外壳似栗 ,
而小如指 时珍曰∶牛蒡古人种子,以肥壤栽之。剪苗 淘为蔬,取根煮曝为脯,云甚益人,今人 亦罕食之。三月生苗,起茎高者三、四尺。四月开花成丛,淡紫色。结实如枫 而小,萼 细刺百十攒簇之,一 有子数十颗。其根大者如臂,长者近尺,其色灰黪。七月采子,十月 采根。
\x子\x 【修治】 曰∶凡用拣净,以酒拌蒸,待有白霜重出,以布拭去,焙干,捣粉用。
【气味】辛,平,无毒。藏器曰∶苦。
元素曰∶辛,温,阳中之阴,升也。
杲曰∶辛,平,阳也,降也。
【主治】明目补中,除风伤(《别录》)。风毒肿,诸 (藏器)。研末浸酒,每日服三、
二盏,除诸风,去 吞 一枚,出痈疽头(苏恭)。炒研煎饮,通利小便(孟诜)。润肺散气,利咽膈,去皮肤风,通 十 二经(元素)。消斑疹毒(时珍)。
【发明】杲曰∶鼠粘子其用有四∶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 膝之气,是也。
【附方】旧四,新十二。
风水身肿欲裂∶鼠粘子二两,炒研为末。每温水服二钱,日三服。(
风热浮肿,咽喉闭塞∶牛蒡子一合(半生半熟),为末。热酒服一寸匕 痰厥头痛∶牛蒡子(炒)、旋复花等分,为末。腊茶清服一钱,日二服 头痛连睛∶鼠粘子、石膏等分,为末,茶清调服。(《医方摘要》)
咽膈不利,疏风壅,涎唾多∶牛蒡子(微炒)、荆芥穗各一两,炙甘草半两,为末。食 后汤服二钱,当缓缓取效。(寇氏《本草衍义》)
悬痈喉痛,风热上抟也。恶实(炒)、甘草(生)等分,水煎含咽,名启关 方》)
喉痹肿痛∶牛蒡子六分,马蔺子八分,为散。每空心温水服方寸匕,日再服。仍以牛蒡 子三两,盐二两,研匀,炒热包熨喉外。(《广济方》)
咽喉痘疹∶牛蒡子二钱,桔梗一钱半,粉甘草节七分,水煎服。(《痘 风热瘾疹∶牛蒡子(炒)、浮萍等分,以薄荷汤服二钱,日二服。(初虞世《古今录验》)
风龋牙痛∶鼠粘子(炒),煎水含,冷吐之。(《延年方》)
小儿痘疮,时出不快,壮热狂躁,咽膈壅塞,大便秘涩,小儿咽喉肿,胸膈不利∶若大 便利者,勿服。牛蒡子(炒)一钱二分,荆芥穗二分,甘草节四分。水一盏,同煎至七分,
温服。已出亦可服。名必胜散。(《和剂局方》)
妇人吹乳∶鼠粘二钱,麝香少许,温酒细吞下。(《袖珍方》)
便痈肿痛∶鼠粘子二钱,炒研末,入蜜一匙,朴硝一匙,空心温酒服。(《袖珍方》)
蛇蝎蛊毒∶大力子,煮汁服。(《卫生易简方》)
水蛊腹大∶恶实(微炒)一两,为末,面糊丸梧子大,每米饮下十丸。(张文仲方)
历节肿痛,风热攻手指,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则大 便秘∶牛蒡子三两,新豆豉(炒)、羌活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本事方》)
\x根、茎\x 【气味】苦,寒,无毒。权曰∶甘、平。
藏器曰∶根须蒸熟曝干用。不尔,令人欲吐。
【主治】伤寒寒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久服轻身耐老(《别录》)。根∶ 主牙齿痛,劳疟诸风,脚缓弱风毒,痈疽,咳嗽伤肺,肺壅疝瘕,冷气积血(苏恭)。根∶ 浸 酒服,去风及恶疮。和叶捣碎,敷杖疮金疮,永不畏风(藏器)。主面目烦闷,四肢不健,
通 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可常作菜食,令人身轻(甄权)。切根如豆,拌面作饭食,消胀壅。
茎叶煮汁作浴汤,去皮间习习如虫行。又入盐花生捣,拓一切肿毒(孟诜)。
【发明】颂曰∶根作脯食甚良。茎叶宜煮汁酿酒服。冬月采根,蒸曝入药。刘禹锡《传 信方》∶疗暴中风,用紧细牛蒡根,取时避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