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古曰∶玄明粉治阴毒一句,非伏阳在内不可用。若用治真阴毒,杀人甚速。
震亨曰∶玄明粉火 而成,其性当温。曰长服久服,轻身固胎,驻颜益寿,大能补益,
岂理也哉?予亲见一、二朋友,不信予言而亡,故书以为戒。
时珍曰∶《神农本草》言朴硝炼饵服之,轻身神仙,盖方士窜入之言。后人因此制为玄 明粉, 炼多遍,佐以甘草,去其咸寒之毒。遇有三焦肠胃实热积滞,少年气壮者,量与服 之,亦有速效;若脾胃虚冷,及阴虚火动者服之,是速其咎矣。
【附方】新三。
热厥气痛∶玄明粉三钱,热童尿调下。(《集简方》)
伤寒发狂∶玄明粉二钱,朱砂一钱。末之。冷水服。(《伤寒蕴要》)
鼻血不止∶玄明粉二钱,水服。(《圣济》)
<目录>石部第十一卷\金石之五<篇名>硝石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芒硝(《别录》)、苦硝(甄权)、焰硝(《土宿》)、火硝(《纲目》)、地霜(《蜀 本》)、生硝(宋本)、北帝玄珠。
志曰∶以其消化诸石,故名消石。初煎炼时有细芒,而状若朴硝,故有芒硝之号。不与 朴硝及《别录》芒硝同类。
宗 曰∶硝石是再煎炼时,取去芒硝凝结在下者,精英既去,但余滓如石而已。入药功 力亦缓,惟能发烟火。
权曰∶芒硝,一作苦硝,言其味苦也。
时珍曰∶硝石,丹炉家用制五金八石,银工家用化金银,兵家用作烽燧火药,得火即焰 起,故有诸名。狐刚子《粉图》谓之北帝玄珠。《开宝本草》重出生硝、芒硝,今并为一,
并详下文。
【集解】《别录》曰∶硝石,生益州山谷及武都、陇西、西羌。采无时。
弘景曰∶硝石疗病与朴硝相似,《仙经》用此消化诸石,今无真识此者。或云与朴硝同 出,所以朴硝一名硝石朴也。又云一名芒硝,今芒硝乃是炼朴硝作之。并未核研其验。有人 得一种物,色与朴硝大同小异, 如握盐雪不冰,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今宕昌 以北诸山有碱土处皆有之。
志曰∶此即地霜也。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状如钗 脚,好者长五分以来。陶说多端,盖由不的识之故也。
又曰∶生硝生茂州西山岩石间,形块大小不定,色青白,采无时。
时珍曰∶硝石,诸卤地皆产之,而河北庆阳诸县及蜀中尤多。秋冬间遍地生白,扫取煎 炼而成。货者苟且,多不洁净,须再以水煎化,倾盆中,一夜结成。澄在下者,状如朴硝,
又名生硝,谓炼过生出之硝也。结在上者,或有锋芒如芒硝,或有圭棱如马牙硝,故硝石亦 有芒硝、牙硝之名,与朴硝之芒、牙同称,而水火之性则异也。崔 《外丹本草》云∶硝石,
阴石也。此非石类,乃碱卤煎成,今呼焰硝。河北商城及怀、卫界,沿河人家,刮卤淋汁炼 就,与朴硝小异,南地不产也。升玄子《伏汞图》云∶硝石生乌场,其色青白,用白石英炙 热点上,便消入石中者为真。其石出处,气极秽恶,飞鸟不能过其上。人或单衣过之,身上 诸虫悉化为水。能消金石,为水服之长生,以形若鹅管者佳。谨按升玄子所说,似与今之硝 石不同,而姚宽《西溪丛语》以其说为真正硝石,岂外国所产与中国异耶?抑别一种耶?当 俟博物者订正。
【正误】
弘景曰∶《神农本经》无芒硝,只有硝石,一名芒硝。《名医别录》乃出芒硝,疗与硝石 同,疑即硝石也。旧出宁州,黄白粒大,味极辛苦。今医家多用煮炼作者,色。全白粒细,
而味不甚烈。皇甫士安言∶无朴硝可用硝石。硝石生山之阴,盐之胆也。取石脾与硝石以水 煮之,一斛得三斗,正白如雪,以水投中即消,故名消石。其味苦无毒,主消渴热中,止烦 满,三月采于赤山。朴硝者,亦生山之阴,有盐咸苦之水,则朴硝生于其阳。其味苦无毒,
其色黄白,主疗热,腹中饱胀,养胃消谷,去邪气,亦得水而消,其疗与硝石小异。按如此 说,是取芒硝合煮,更成为真硝石,但不知石脾是何物也?以朴硝作芒硝者,用暖汤淋汁煮 之,着木盆中,经宿即成矣。今益州人复炼矾石作硝石,绝柔白,而味犹是矾尔。
又曰∶朴硝,今出益州北部汶山郡西川、蚕陵二县界,生山崖上,色多青白,亦杂黑斑 。土人择取白软者,以当硝石用之,当烧令汁沸出,状如矾石也。
藏器曰∶石脾、芒硝、硝石,并出西戎卤地,碱水结成。
恭曰∶朴硝有纵理、缦理二种,用之无别。其白软者,朴硝苗也,虚软少力。炼为硝石 ,所得不多;以当硝石,功力大劣也。
又曰∶硝石即是芒硝,朴硝一名硝石朴。今炼粗恶朴硝,取汁煎作芒硝,即是硝石。《
别录》复出芒硝,误矣。晋宋古方,多用硝石,少用芒硝;近代诸医,但用芒硝,鲜言硝石。
理既明白,不合重出。
颂曰∶旧说朴硝、芒硝、硝石三物同种。初采得苗,以水淋汁煎成者为朴硝,一名硝石 朴。又炼朴硝或地霜而成,坚白如石者,为硝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