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7-本草求真-第11页

品。及为补虚除痨之用。(考之本草不收。方书罕 用。)
盖谓此物由于鸟衔海粉作窝。悬于石崖。得阳和风日之气而成者也。海粉本属寒咸。得鸟衔 于风高之处而为甘平。洵可入肺生气。(肺处至高之处。)入肾滋水。(咸入肾。)入胃补中。
(甘入脾胃。)俾其补不致燥。润不致滞。而为药中至平至美之味者也。是以虚痨药石难进。
(咳吐红痰。每兼水糖煮食。)用此往往获效。义由于此。然使火势急迫。则又当用至阴重 剂 以为拯救。不可恃此轻淡以为扶衰救命之本。而致委靡自失耳。
<目录>上编\卷一补剂<篇名>平补内容:(卵生)蜜蜡入胃绝痢入肝活血 虫蜡生肌活血 蜡(专入肝脾)。本有二。一出于蜂蜜之滓而成。即蜜凝结之粗者也。其蜡有黄有白。
一出于 树之蜡。其蜡由木之虫而得。故又名虫白蜡。(白蜡有二)二者气味不同。性亦微别。如蜜 蜡 味淡性平。其蜡本由蜜成。蜜本润物。则蜡亦润。故能主润脏腑经络。而有绝续补伤生肌之 妙。(甄权治孕妇胎动下血不绝欲死。以鸡子大一枚煎三五沸。投美酒半升立瘥。)蜡止存蜜 粗 粕。其性最涩。故又能止泻绝痢。(仲景治痢有调气饮。千金治痢有胶蜡汤。华佗治下痢食 即吐。用白蜡方寸匙。鸡子黄一枚。石蜜同苦酒发灰黄连末各半鸡子壳。先煎蜜蜡苦酒鸡子 四味令匀。乃纳连末灰发。熬至可丸乃止。二日服尽。神效。)今人以情不投而曰嚼蜡。即 味淡之意也。又凡荡除下焦之药。以此裹丸。亦其免伤上部之意。蜜蜡之用如此。至于虫蜡 。系生蜡树所产。蜡树属金。性最坚强。虫食其叶而成。味甘气温。按甘益血补中。温能通 经活络。故书载能止痛生肌补虚绝续。与桑螵蛸同有补虚之意。可为外科圣药。是以郑赞寰 云。汪御章尿血。用白蜡加于凉血滋肾药中。遂愈。又书云。用此合合欢皮。同入长肉膏中 神效。又治下疳。服之未成即消。已成即敛。以半两入鲫鱼腹中煮食。治肠红神效。则知虫 蜡亦皆生肌活血之味。但蜜蜡味甘淡涩微温。虫蜡则味甘不淡而温也。蜜蜡因有涩性。可以 止泻治痢。虫蜡涩性差减。而痢则鲜用也。蜜蜡本于蜂蜜之气。仅得甘之余气而成。而所主 在胃。虫蜡得树收敛坚强之气。而所治专在筋肉骨血也。二者微似之中。恍惚之际。不可不 知。
<目录>上编\卷一补剂<篇名>补火内容:按李时珍云。命门为藏精系胞之物。其体非脂非肉。白膜裹之。在脊骨第七节两肾中。
此火 下通二肾。上通心肺。贯脑。为生命之源。相火之主。精气之府。人物皆有。生人生物。俱 由此出。又按汪昂谓。人无此火。则神机灭息。生气消亡。赵养葵谓。火可以水折。惟水中 之火不可以水折。故必择其同气招引归宇。则火始不上浮而下降矣!此火之所由补也。第 世止知附桂为补火之最。硫黄为火之精。越外毫不计及。更不知其附桂因何相需必用。讵知 火衰气寒而厥。则必用以附子。火衰血寒腹痛。则必用以肉桂。火衰寒结不解。则必用以硫 黄。火衰冷痹精遗。则必用以仙茅。火衰疝瘕偏坠。则必用以胡巴。火衰气逆不归。则必用 以沉香。火衰肾泄不固。则必用以补骨脂。火衰阳痿血瘀。则必用以阳起石。火衰风冷麻痹 。则必用以淫羊藿。火衰风湿疮痒。则必用以蛇床子。火衰脏寒蛊生。则必用以川椒。火衰 气逆呃起。则必用以丁香。火衰精涎不摄。则必用以益智。至于阳不通督。须用鹿茸以补之 。火不交心。须用远志以通之。水窍不开。须用钟乳石以利之。气虚喘乏。须用蛤蚧以御之 。精滑不禁。须用阿芙蓉以涩之。皆当随症酌与。不可概用。若使水火并衰。及或气陷不固 。阴精独脱。尤当切禁。否则祸人反掌。
<目录>上编\卷一补剂<篇名>补火内容:(毒草)补命火逐冷厥 附子(专入命门)。味辛大热。纯阳有毒。其性走而不守。(好古曰。其性走而不守。非 若干 姜止而不行。)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为补先天命门真火第一要剂。凡一切沉寒痼冷之症 。用此无不奏效。(吴绶曰。附子乃阴症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
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 回生之功。近世阴症伤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阴极阳竭而用之。已迟矣!且夹阴伤 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 之?)故书皆载能治寒毒厥逆。(书曰。阴阳不相顺接谓之厥。又曰。厥者尽也。逆者乱也。
即血气败乱之谓也。凡厥有阳有阴。但察伤寒初起。头痛发热恶寒。后则四肢厥冷。乍温。
大便燥实。谵语发渴。扬手掷足。不恶寒但恶热。脉来沉滑而数。重按有力。是为阳厥。宜 用承气白虎等汤以治。若初起并无身热头痛。便恶寒。四肢厥逆。直过肘膝不温。唇与爪甲 青黑。欲引衣倦卧。二便清利。不渴。或腹痛泄利清谷。或凛凛面如刀刮。或口吐涎沫。或 干呕呃逆。脉来沉细无力。方谓阴厥。宜用附子理中汤四逆汤以治。)呃逆呕哕。(寒呃症不 一端。有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