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草)活血通瘀 刘寄奴(专入肝)。因何而有是名。据书载是刘裕小字寄奴。曾射一蛇。目见童子捣药。
问之 。答为寄奴所伤。被裕骂而收药。每遇金疮敷之。即愈。故以寄奴是名。但此虽非属真。而 药味苦微温。多能破瘀通经。除症下胀。及止金疮血出。大小便血。汤火伤毒。缘血之在 人 身。本贵通活。滞而不行。则血益滞而不出。而症瘕胀满愈甚。行而不止。则血亦滞而不收 。而使血出益甚。寄奴总为破血之品。故能使滞者破而即通。而通者破而即收也!(抉尽破 血止血实义。)古书止言治功。而不详绎其义。殊觉疏漏。但性多走泄。不可过服。令人吐 利不止。茎叶花子皆可用。
<目录>上编\卷五血剂<篇名>下血内容:(乔木)凉血破瘀 苏木(专入心胃)。甘咸辛凉。功用有类红花。少用则能和血。多用则能破血。但红花 性微温 和。此则性微寒凉也。故凡病因表里风起。而致血滞不行。暨产后血晕胀满以死。及血痛血 瘕。经闭气壅痈肿。跌扑损伤等症。皆宜相症合以他药调治。如疏风则与防风同用。行血则 与乳香同用。(海药方)但性平疏泄。产后恶露已尽。大便不实者。均应禁用。出苏方交爱。
(交州爱州)忌铁。
<目录>上编\卷五血剂<篇名>下血内容:(香木)入心破血宣瘀止痛 没药(专入心。兼入肝。)苦平兼辛。诸书亦载能补心胆与肝。盖谓瘀血不除。则新血 安生。
乳香气味辛温。既能行气活血。又有没药之苦以破其瘀。则推陈致新。自有补益之妙。(宗 曰。没药大概通滞血。血滞则气壅瘀。气壅瘀则经络满急。经络满急故痛且肿。凡打扑 跌 。皆伤经络。气血不行。瘀壅作肿痛也。)是以古方。乳香必同没药兼施。(生肌散每每相兼 而用。)谓其可止疼痛。义由此也。今人不明药品气味。动以书载补益。岂不误甚?出南香 色赤类琥珀者良。治同乳香。
<目录>上编\卷五血剂<篇名>下血内容:(灌木)入脾下气行水破血 郁李(专入脾。兼入膀胱大肠)。世人多合胡麻同用。以为润燥通便之需。然胡麻功止 润燥。
暖中活血。非若郁仁性润。其味辛甘与苦。而能入脾下气。行水破血之剂也。故凡水肿癃急 便闭。关格不通。得此体润则滑。味辛则散。味苦则降。与胡麻实异。而又可以相需为用者 也。(按宋史钱乙传云。一乳妇因悸而病。既已目张不得瞑。乙曰煮郁李酒饮之。使醉即 愈。所以然者。目系内连肝胆。恐则气结胆横不下。郁李仁去结。随酒入胆。结去胆下。则 目能瞑矣。此盖得肯綮之妙者也!)然此止属治标之剂。多服恐渗液而益燥结不解耳。去皮 尖。蜜浸研。
<目录>上编\卷五血剂<篇名>下血内容:(乔木)铲除老血久积伏蛊 干漆(专入肝脾)。味辛气温。有毒。(弘景曰。生漆毒烈。人以鸡子和服之去蛊。犹自 啮肠 胃也。)有降无升。专破日久凝结之血。及削年深坚结之积。缘人感受风寒暑湿。郁而为病 。则中外不舒。胃中有物。留滞不消。久而生虫。血积不化。结而为瘀。由是阳气竭泽。津 液枯槁。瘫痪风痹。因之不免用此辛温毒烈之性。铲除瘀积。中气得复。绝伤皆续。而缓急 和矣。按血见漆化水。故能化蛊破血。千金三蛊方皆赖以之为君。(震亨曰。漆性急而飞。
用之中节。积滞去后。补性内行。人不知也。)本经言能轻身者。以其蛊去而身自轻之谓也 。
所谓中气可复。绝伤可续者。亦因瘀去而中自复。与伤自续之谓也。但无积血者切忌。以其 伤营血。损胃气耳。炒令烟尽为度。(试漆诀云。微扇光如镜。悬丝急似钩。撼成琥珀色。
打着有浮沤。)若患漆疮。以生蟹汁紫苏解之。(相感志云。漆得蟹而成水。盖物性相制也。
凡人畏漆者。嚼蜀椒涂口鼻则可免。)
<目录>上编\卷五血剂<篇名>下血内容:(香木)入肝血分破瘀 血竭(专入肝)。系南番树木之液。犹人之膏脂者是。味甘而咸。性平色赤。按五味惟 甘主补 。咸主消。血竭味甘。虽能和血收口。止痛生肌。然味咸则消。却能引脓。性专入肝经血分 破瘀。故凡跌仆损伤。气血搅刺。内伤血聚。并宜同酒调服通气。乳香没药虽主血病。而亦 兼入血分。此则专入血分。而不兼及气分者也。但性最急迫。引脓甚利。不可多服。(的解)
凡血病无积瘀者。不必用之。以染透指甲烧灰不变色者佳。药肆伪造甚多。(有用松香同药 染成。有以海母乱真。)真者绝少。同众药捣用。(则作飞尘。)得密陀僧良。
<目录>上编\卷五血剂<篇名>下血内容:(五果)入心包肝破血通瘀 桃仁(专入心包肝)。辛苦甘温。为厥阴心包肝血分主药。夫血者阴也。有形者也。周 流乎一 身。一有凝滞。则为 症瘕瘀血血闭。或妇人月水不通。或跌扑损伤积血。及心下宿血坚痛。皆从足厥阴受病。以 其为藏血之脏也。苦能泄滞。辛能散结。甘温通行而缓肝。故并主之。所以为蓄血必需之药 。(成无己曰。肝者血之源。血聚则肝气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桃仁之甘以缓肝。以 散血。故张仲景抵当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