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为水,熏竹木,辟蛀虫;置衣箱,辟诸蠹),补虚损(有病 瘵者,相染已死数人。乃取病者钉之棺中,弃于流水,永绝传染。渔人异之,开视,见一女 子尚活。取置渔舍,多食鳗鲡,病愈,遂以为妻。《圣惠方》∶鳗鲡淡炙食,治诸虫,心痛多 吐,冷气上攻满闷)。
<目录>鳞介鱼虫部<篇名>蚺蛇胆内容:泻热、明目、护心 蚺(音髯)禀己土之气,胆属甲乙风木,气寒有小毒,其味苦而带甘。凉血明目,疗疳 杀虫,主厥阴、太阴(肝木、脾土)之病。
肉,极腴美,主治略同。
取胆粟许,置水上,旋行极速者真(胆上旬近头,中旬近心,下旬近尾。能护心止痛,
受杖时噙之,杖多不死)。
<目录>鳞介鱼虫部<篇名>白花蛇内容:宣,祛风湿 甘咸而温。蛇善行数蜕,如风之善行数变,花蛇又食石南(食石南藤花、叶。石南辛苦 ,治风),故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透骨搜风,截惊定搐。治风湿瘫痪,大风疥癞(《开宝 本草》云∶治中风口眼 斜,半身不遂。《经疏》云∶前症定缘阴虚、血少、内热而发,与 得之风湿者殊。料白花蛇非所宜也,宜辨。凡服蛇酒药,切忌见风)。出蕲州。龙头虎口,
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方胜纹,腹有念珠斑。尾有佛指甲,虽死而眼光不枯。他产则否。头 、尾有毒,各去三寸,亦有单用头尾者。酒浸三日,去尽皮、骨,大蛇一条只得净肉四两。
<目录>鳞介鱼虫部<篇名>乌梢蛇内容:宣,去风湿 功用同白花蛇,而性善无毒。不吃物。眼光至死不枯。以尾细能穿百钱者佳。重七钱至 一两者为上,十两至一镒者中,大者力减。去头与皮、骨,酒煮或酥炙用。
<目录>鳞介鱼虫部<篇名>蛇蜕内容:轻,宣,去风毒 甘咸无毒(甄权∶有毒)。性灵而能辟恶,故治鬼魅蛊毒;性窜而善去风,故治惊痫风 疟,重舌(《圣惠方》∶烧末敷)喉风;性毒而能杀虫,故治疥癣恶疮,疔肿痔漏;属皮而性 善蜕,故治皮肤疮疡,产难目翳。用白色如银者,皂荚水洗净。或酒、或醋、或蜜浸,炙 黄用,或烧存性,或盐泥固 ,各随本方。
<目录>鳞介鱼虫部<篇名>海狗肾内容:\x一名腽肭脐\x 补肾,助阳 甘咸大热。补肾助阳,治虚损劳伤,阴痿精冷,功近苁蓉、锁阳。出西番,今东海亦有 之。似狗而鱼尾。置器中长年湿润,腊月浸水不冻。置睡犬旁,犬惊跳者为真(或曰∶连脐 取下故名脐,或曰∶乃腽肭兽之脐也。昂按∶两名不类,恐一是海鱼之肾。一是山兽之脐也 。《纲目》以此条入兽部)。
<目录>鳞介鱼虫部<篇名>穿山甲内容:\x一名鲛鲤\x 宣,通经络 咸寒善窜(喜穿山),专能行散,通经络,达病所(某处病,用某处之甲,更良),入厥 阴、阳明(肝、胃)。治风湿冷痹。通经下乳,消肿溃痈,止痛排脓,和伤发痘(元气虚者 慎用)。风、疟、疮科为要药(以其穴山寓水,故能出入阴阳,贯穿经络,达于营分,以破 邪结,故用为使),以其食蚁,又治蚁 (漏也,音闾,亦音漏。有妇人项下忽肿一块,渐 延至颈,偶刺破,出水一碗,疮久不合。有道人曰∶此蚁漏也,缘饭中偶食蚁得之。用穿山 甲烧,存性为末,敷之立愈。刘伯温《多能鄙事》云∶油笼渗漏,刮甲里肉 投入,自至漏 处补住。《永州记》云∶不可于堤岸杀之。恐血入土,则岸堤渗漏。观此二说,其性之善窜 可知矣)。痈疡已溃者忌服。如鳖而短,似鲤有足。尾甲力更胜。或生或烧,酥炙,醋炙。
童便,油煎,土炒,随方用。
<目录>鳞介鱼虫部<篇名>海螵蛸内容:\x一名乌贼骨\x 宣,通血脉 咸走血、温和血。入肝、肾血分。通血脉,祛寒湿,治血枯(《内经》∶血枯,治之以 乌骨),血瘕,血崩血闭,腹痛环脐,阴蚀肿痛(烧末,酒服),疟痢疳虫,目翳泪出,
耳出脓(性能燥脓收水。为末,加麝少许掺入),厥阴、少阴(肝、肾)经病。出东海,亦 名墨鱼(腹中有墨,书字逾年乃灭。常吐黑水,自罩其身,人即于黑水处取之)。取鱼骨,
卤浸、炙黄用。恶附子、白芨、白蔹。能淡盐。
<目录>鳞介鱼虫部<篇名>龟板内容:补阴,益血 甘平至阴,属金与水。补心益肾,滋阴资智(性灵,故资智、通心、益肾以滋阴)。治 阴血不足,劳热骨蒸,腰脚酸痛,久泻久痢(能益大肠),久嗽 疟(老疟也。或经数年,
中有痞块,名疟母),症瘕崩漏,五痔产难(为末酒服,或加芎、归、 发),阴虚血弱之症 (益阴清热,故治之。时珍曰∶龟、鹿皆灵而寿。龟首常藏向腹,能通任脉,故取其甲,以 补精、补肾、补血,以养阴也。鹿首常还向尾,能通督脉。故取其角,以补命、补精、补气,
以养阳也。昂按∶《本草》有鹿胶而不及龟胶,然板不如胶,诚良药也。合鹿胶,一阴一阳,
名龟鹿二仙膏)。大者良。上、下甲皆可用。酥炙或酒炙、猪脂炙, 灰用。洗净槌碎,水 浸三日用。桑柴熬膏良(自死败龟尤良,得阴气更全也)。恶人参。
龟尿走窍透骨,染须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