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牛蒡子内容:\x一名鼠粘子,一名恶实\x 泻热,解毒 辛平。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膈,理痰嗽,消斑疹,利二便,行十二经。散诸肿疮 疡之毒,利腰膝凝滞之气(性冷而滑利,痘症虚寒泄泻者忌服)。
实如葡萄而褐色,酒拌蒸,待有霜,拭去用。根苦寒。竹刀刮净,绞汁,蜜和服,治中 风,汗出乃愈。捣和猪脂,贴疮肿及翻花疮(肉翻出如花状)。
<目录>草部<篇名>山慈菇内容:泻热,解毒 甘微辛,有小毒。功专清热散结。
治痈疮疔肿,瘰 结核(醋磨涂)。解诸毒、虫毒、蛇、虫、狂犬伤。
根与慈菇、小蒜相类,去毛壳用(玉枢丹中用之。《广笔记》云∶出处州遂昌县洪山,
无毛,云真者有毛,误也)。
<目录>草部<篇名>漏芦内容:泻热,解毒 咸软坚,苦下泄,寒胜热。入胃、大肠,通肺、小肠。散热解毒,通经下乳,排脓止血 ,生肌杀虫。
治遗精尿血,痈疽发背(古方以漏芦汤为称首),及预解时行痘疹毒(取其寒胜热,又 能入阳明故也)。
出闽中,茎如油麻,枯黑如漆者真。甘草拌蒸。连翘为使。
<目录>草部<篇名>贯众内容:泻热,解毒 味苦微寒,有毒,而能解邪热之毒。
治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破症瘕,发斑痘(王海藏快斑散用之),化骨哽(能软坚),
杀三虫。
根似狗脊而大。汁能制三黄,化五金,伏钟乳、结砂、制汞,解毒软坚(以此浸水缸中 ,日饮其水,能辟时疾)。
<目录>草部<篇名>射干内容:泻火,解毒,散血,消痰 苦寒有毒。能泻实火,火降则血散肿消,而痰结自解,故能消心、脾老血,行太阴(肺 、脾)、厥阴(肝)之积痰。
治喉痹、咽痛,为要药(擂汁醋和,噙之引涎。《千金方》∶治喉痹,有乌扇膏),治结 核瘕疝,便毒疟母(鳖甲煎丸,治疟母用之,皆取其降厥阴相火也)。通经闭,利大肠,镇 肝明目。
扁竹花根也(叶横铺,如乌羽及扇,故一名乌扇,乌 ),泔水浸一日, 竹叶煮半日 用。
<目录>草部<篇名>续随子内容:\x一名千金子\x 泻,行水,破血,解毒 辛温有毒,行水破血。
治症瘕痰饮,冷气胀满,蛊毒鬼疰。利大、小肠,下恶滞物,涂疥癣疮(玉枢丹用之,
治百病多效。《经疏》曰∶乃以毒治毒之功)。
去壳,取色白者,压去油用(时珍曰∶续随子、大戟、泽漆、甘遂,茎叶相似,主疗亦 相似,长于利水,用之得法,皆要药也)。
<目录>草部<篇名>马蔺子内容:\x一名蠡实\x 泻湿热,解毒 甘平。
治寒疝喉痹,痈肿疮疖,妇人血气烦闷,血运崩带。利大、小肠。久服令人泻。
丛生,叶似薤而长浓,结角子如麻大,赤色有棱。炒用。治疝用醋拌。根、叶同功。
<目录>草部<篇名>蓖麻子内容:泻,通窍,拔毒,出有形滞物 辛苦有毒。性善收,亦善走,能开通诸窍、经络。
治偏风不遂, 斜(捣饼。左贴右,右贴左,即止)口噤,鼻窒耳聋(捣烂绵裹,塞耳 塞鼻),喉痹舌胀(油作纸,燃烟熏)。能利水气,治水症浮肿(研服。当下青黄水,壮人只 可五粒)能出有形滞物。治针刺入肉(捣敷伤处,频看,刺出即去药,恐努出好肉),竹木 骨哽(蓖麻子一两,凝水石二两,研匀。以一捻置舌根,噙咽,自然不见),胞胎不下(蓖 麻一粒,巴豆一粒,麝香一分,贴脐中并足心,胎下即去之。若子肠挺出者,捣膏涂顶心,
即收)。能追脓拔毒,敷瘰 恶疮,外用屡奏奇功(鹈鹕油,能引药气入内。蓖麻油,能拔 气出外,故诸膏多用之)。然有热毒,气味颇近巴豆,内服不可轻率(去皮,黄连水浸,每 晨用浸水吞一粒至三四粒,治大风疥癞)。
形如牛蜱,黄褐有斑。盐水煮,去皮研,或用油。忌铁(食蓖麻,一生不得食炒豆,犯 之胀死)。
<目录>草部<篇名>白头翁内容:泻热,凉血 苦坚肾,寒凉血。入阳明(胃,大肠)血分。
治热毒血痢(仲景治热痢,有白头翁汤合黄连、黄柏、秦皮。东垣曰∶骨欲坚,急食苦 以坚之。痢则下焦虚,故以纯苦之剂坚之),温疟寒热,齿痛骨痛(肾主齿骨,龈属阳明),
鼻衄秃疮,瘰 疝瘕,血痔偏坠(捣敷患处)。明目消疣。
有风反静,无风则摇,近根外有白茸。得酒良。
<目录>草部<篇名>王瓜内容:\x即土瓜根\x 泻热,利水,行血 苦寒。泻热利水。治天行热疾,黄胆消渴(捣汁饮),便数带下,月闭瘀血。利大、小 肠,排脓消肿,下乳(通乳药多用之,单服亦可)堕胎。
根如栝蒌之小者,味如山药,根、子通用(《经疏》曰∶主治略似栝蒌。伤寒发斑,用 王瓜捣汁,和伏龙肝末服,甚效)。
<目录>草部<篇名>王不留行内容:通,行血 甘苦而平。其性行而不住,能走血分、通血脉,乃阳明、冲、任之药(阳明多气多血)。
除风去痹,止血定痛,通经利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