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苦,汗出于脾)。浓朴、白 薇为使。恶辛夷、石膏。
<目录>草部<篇名>荆芥内容:\x一名假苏\x 轻,宣,发表,祛风,理血 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入肝经气分,兼行血分。其性升浮能发汗(又云∶止冷汗、虚汗)
,散风湿,清头目,利咽喉。治伤寒头痛,中风口噤,身强项直,口面 斜,目中黑花。
其气温散,能助脾消食(气香入脾),通利血脉。治吐衄肠风,崩中血痢,产风血运(产 后去血过多,腹内空虚,则自生风。故常有崩运之患,不待外风袭之也。荆芥最能散血中之 风,华佗愈风散,荆芥三钱,微焙为末,豆淋酒调服,或童便服,诸家云甚效),瘰 疮肿 。清热散瘀,破结解毒(结散热清,则血凉而毒解,为风病、血病、疮家圣药)。荆芥功本 治风,又兼治血者,以其入风木之脏,即是藏血之地也。李士材曰∶风在皮里膜外,荆芥主 之,非若防风能入骨肉也。
连穗用(穗在于巅,故善升发),治血炒黑用(凡血药用山栀、干姜、地榆、棕榈、五 灵脂等,皆应炒黑者,以黑胜红也)。反鱼蟹、河豚、驴肉。
<目录>草部<篇名>连翘内容:轻,宣,散结,泻火 微寒升浮。形似心(实以莲房有瓣),苦入心,故入手少阴,厥阴(心、心包)气分而 泻火,兼除手、足少阳(三焦、胆),手阳明经(大肠)气分湿热。散诸经血凝、气聚(营 气壅遏,卫气郁滞,遂成疮肿),利水通经,杀虫止痛,消肿排脓(皆结者散之。凡肿而痛 者为实邪,肿而不痛为虚邪,肿而赤者为结热,肿而不赤为留气停痰),为十二经疮家圣药 (经曰∶诸疮痛痒皆属心火)。
<目录>草部<篇名>紫苏内容:宣,发表,散寒 味辛入气分,色紫入血分。香温散寒,通心利肺,开胃益脾(气香入胃),发汗解肌,
和血下气,宽中消痰,祛风定喘,止痛安胎,利大、小肠,解鱼、蟹毒。多服泄人真气(时 珍曰∶同陈皮、砂仁,行气安胎;同霍香、乌药,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发热解肌;同 芎、当归,和血散血;同桔梗、枳壳,利膈宽肠;同卜子、杏仁,消痰定喘;同木瓜、浓 朴,散温解暑治霍乱香港脚)。
气香者良。宜橘皮。忌鲤鱼。
苏子与叶同功。润心肺,尤能下气定喘,止嗽消痰,利膈宽肠,温中开郁(有苏子降气 汤)。
苏梗下气稍缓,虚者宜之(叶发汗散寒、梗顺气安胎,子降气开郁、消痰定喘。表弱气 虚者忌用叶,肠滑气虚者忌用子),炒、研用。
<目录>草部<篇名>薄荷内容:轻,宣,散风热 辛能散,凉能清(本经温,盖体温而用凉也),升浮能发汗。搜肝气而抑肺盛,消散风 热,清利头目。
治头痛头风,中风失音,痰嗽口气,语涩舌胎(含漱),眼耳咽喉,口齿诸病(辛香通 窍,而散风热),皮肤瘾疹,瘰 疮疥,惊热(凡小儿治惊药,俱宜薄荷汤调),骨蒸。破血 止痢(能治血痢。血痢病在凝滞,辛能散,凉能清)。虚人不宜多服(能发汗疏表,夏月多 服,泄人元气)。
苏产气芳者良(薄荷,猫之酒也;犬,虎之酒也;蜈蚣,鸡之酒也;桑椹,鸠之酒也;
莽草,鱼之酒也,食之皆醉。被猫伤者,薄荷汁涂之)。
<目录>草部<篇名>鸡苏内容:\x一名水苏,一名龙脑薄荷\x 轻,宣,散热,理血 辛而微温。清肺下气理血,辟恶而消谷。
治头风目眩,肺痿血痢,吐衄崩淋,喉腥口臭,邪热诸病(《局方》有龙脑鸡苏丸)。
方茎中虚,似苏叶而微长,密齿面皱,气甚辛烈。
<目录>草部<篇名>木贼内容:轻,发汗,退目翳 温微甘苦。中空轻扬,与麻黄同形、性;亦能发汗解肌,升散火郁、风湿,入足厥阴,
少阳血分。益肝胆。
治目疾,退翳膜(翳乃肝邪郁遏,不能上通于目),及疝痛脱肛,肠风痔 ,赤痢崩中 诸血病。
<目录>草部<篇名>浮萍内容:轻,发汗,利湿 辛散轻浮。入肺经,达皮肤,能发扬邪汗(丹溪曰∶浮萍发汗,甚于麻黄),止瘙痒、
消渴(捣汁服)生于水,又能下水气,利小便。
治一切风湿瘫痪(浮萍一味,蜜丸酒服,治三十六种风;浓煮汁浴,治恶疾疮癞遍身)。
烧烟辟蚊。
紫背者良。
<目录>草部<篇名>苍耳子内容:\x一名 耳,即诗卷耳\x 轻,发汗,散风湿 甘苦性温。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
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肢挛痹痛,瘰 疮疥(采根叶熬,名万应膏),遍身瘙痒(作 浴汤佳)。
去刺,酒拌蒸。忌猪肉(《圣惠方》云∶叶捣汁,治产后痢)。
<目录>草部<篇名>天麻内容:宣,祛风 辛温,入肝经气分。益气强阴,通血脉,强筋力,疏痰气。
治诸风眩掉,头旋眼黑,语言不遂,风湿 (音顽)痹,小儿惊痫(诸风掉眩,皆属肝 木。肝病不能荣筋,故见前症。天麻入厥阴而治诸疾,肝气和平,诸疾自瘳)。血液衰少及 类中风者忌用(风药能燥血故也。昂按∶风药中须兼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