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清酒良【反】恶贝母畏芜荑【治】(疗)(药性论云)温中下气通血脉吐血不 止 (日华子云)止鼻衄妇人崩中血晕(李杲云)伤寒后胫股最痛新产后脐腹难禁(补)(药性 论云)补 虚损久服变白延年(日华子云)助心胆气安魂定魄止惊悸劳劣心肺损助筋骨长志(李杲云)
活血 气封填骨髓滋肾水补益真阴【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铜铁器 <目录>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篇名>草之草内容:\x无毒 植生\x 苍术主治与白术同若除上湿发汗功最大若补中焦除湿力小于白术也本草但言术而不分苍 白其苍术别有雄壮之气以其经泔浸火炒故能出汗与白术止汗特异用者不可以此代彼(名医所 录)【名】山连 山精 天苏 山蓟【苗】(图经曰)春生苗叶叶细无毛两两相对茎作蒿杆状 而青赤色长二三尺夏开花似刺蓟花而紫碧色入伏后结子至秋苗枯其根似姜而无桠傍有细根 皮黑肉黄中多膏液其味苦甘而烈惟春及秋冬取者为佳易生白霜者是也【地】出郑山山谷汉中 南郑今处处有之(道地)茅山蒋山嵩山者为胜【时】(生)春生苗(采)八九月十一十二月 取根 【收】曝干【用】根干坚实者为好【质】类姜而无桠【色】黑褐【味】苦甘【性】温缓【气】
味浓气薄阴中阳也【臭】香【主】除湿宽中【行】足阳明经足太阴经【助】防风地榆为之使 【制】米泔浸洗刮去粗皮【治】(疗)(药性论云)大风 痹心腹胀痛除寒热水肿胀满腹内冷 痛 吐泻不住(日华子云)一切风疾冷气腹胀妇人冷症瘕温疾山岚瘴气【合治】合香附抚芎解诸 郁 【忌】桃李雀肉菘菜胡荽大蒜青鱼 <目录>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篇名>草之草内容:\x无毒 植生\x 白术(出神农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渠井切)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 不饥 (以上朱字神农本经)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 乱 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山姜 山芬 马蓟 杨 (音孚) 蓟 乞力伽【苗】(图经曰)春生苗叶叶大有毛两两相对茎作蒿干状而青赤色 长二 三尺夏开黄白花入伏后结子至秋苗枯其根似姜而有桠傍有细根皮褐肉白中少膏液其味甘苦而 不烈惟春及秋冬取者佳锉碎不生霜者是也○谨按二术图经云春月采根盖值春生之际元气发于 苗则根不实而力薄固非其时矣秋冬采之则元气归于根而力全也【地】(图经曰)宣州舒州及 郑 山山谷汉中南郑今处处有之(道地)杭州于潜佳【时】(生)春生苗(采)八九月十一十二 月取根 【收】曝干【用】根坚白不油者为好【质】类生姜而皮粗皱【色】土褐【味】甘【性】温泄 缓【气】味浓气薄阴中阳也【臭】香【主】除湿健脾【行】手太阳经少阴经足阳明经太阴经 少阴经厥阴经【助】防风地榆为之使【制】去芦刮皮【治】(疗)(药性论云)多年气痢消导 宿 食开胃去痰涎止下泄呕逆胃气虚冷痢(日华子云)消痰治水气利小便止翻胃及筋骨软弱 癖 气 块除烦长肌(汤液本草云)和中益气利腰脐间血除胃中热去诸经之湿及皮间风止汗消痞补胃 通 水道上而皮毛中而心胃下而腰脐在气主气在血主血(日华子云)五劳七伤壮腰膝【合治】(洁 古云)合枳实消痞闷○合人参芍药补脾○合泽泻疗心下有水○合黄芩能安胎【忌】桃李雀肉 菘菜胡荽大蒜青鱼 <目录>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篇名>草之走内容:\x无毒 蔓生\x 菟丝子(出神农本经)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 久服明目轻身延年(以上朱 字 神农本经)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寒血为积(以上黑字名医所录)
【名】菟芦 菟缕 菟累 玉女 茑 赤网 唐 蒙【苗】(图经曰)夏生苗如丝综蔓延草 木 之上六七月结实极细如蚕子然有二种色黄而细者名赤网色浅而大者名菟累其功用并同书传多 云菟丝无根其根不属地假气而生今观其苗初生若丝遍地不能自起得草梗则缠绕随上而生其根 渐绝于地而寄空中信书传之说不谬矣【地】(图经曰)生朝鲜川泽田野及近京亦有之(道地)
冤 句者为胜【时】(生)夏生苗(采)八月九月取实【收】曝干【用】子坚实细者为好【质】
类如 蚕子而细【色】土黄【味】辛甘【性】平散缓【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香【主】驻悦 颜色强阴益精【助】得酒良山药松脂为之使【反】恶 菌【制】(雷公云)全采得去粗薄壳 了 用苦酒浸二日漉出用黄精自然汁浸一宿至明微用火煎至干入臼中热烧铁杵一丢三千余杵成粉 用苦酒并黄精自然汁与菟丝子相对用之【治】(疗)(药性论云)去腰疼膝冷及消渴热中(日 华 子云)鬼交泄精尿血润心肺(补)(药性论云)男子女人虚冷添精益髓(日华子云)五劳七 伤(雷公 云)益气助筋脉【合治】合牛膝内银器中酒浸五日曝干酒糊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治丈夫腰膝 积冷痛或顽麻无力【赝】天碧草子为伪 <目录>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篇名>草之草内容:\x无毒 植生\x 牛膝(出神农本经)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久服轻身耐 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