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3-本草从新-第8页

升阳、解郁调经。\x 苦微寒。味薄气升为阳。主阳气下陷。能引清气上行。而平少阳厥阴之邪热。(肝、胆、
心 包、三焦相火、时珍曰∶行少阳黄芩为佐、行厥阴黄连为佐、宣畅气血。散结调经。人第知 柴胡能发表、而不知柴胡最能和里。)为足少阳胆经表药。(胆为清净之腑、无出无入、其经 在半表半里、法当和解、小柴胡汤之类是也、若病在太阳、服之太早、则引贼入门、若病入 阴经、复服柴胡、则重虚其表、最宜详慎。)治伤寒邪热。痰热结实。心下烦热。诸疟寒热 。(东垣曰∶诸疟以柴胡为君、佐以引经之药、喻嘉言医门法律云∶疟发必有寒有热、盖外 邪伏于半表半里、适在少阳所主之界、入与阴争、阳胜则热、出与阳争、阴胜则寒、即纯热 无寒为瘅疟温疟、寒多热少为牝疟、要皆自少阳而造其极偏、补偏救弊、亦必还返少阳之界、
使 少阳而兼他经则有之、谓他经而不涉少阳、则不成其为疟矣、脉纵屡 迁、而弦之一字、实贯彻之也。)头眩呕吐。(邪在半表半里、则多呕吐。)目赤胸痞胁痛。
(凡胁病多是肝木有余、宜小柴胡汤加青皮川芎白芍。)口苦耳聋。(皆肝胆之邪。)热入血 室。
(冲为血海、即血室也、男女皆有之、柴胡在脏主血、在经主气。)胎前产后诸热。小儿痘 证 。能散十二经疮疽血凝气聚。功同连翘。(连翘治血热、柴胡治气热、为小异。)阴虚火炎气 升者。禁用。产江南古城山。名齐界面者佳。(定远县出者亦好。)外感生用。内伤升气 酒炒用。凡治中及下降用梢。有汗咳者。蜜水拌炒。前胡、半夏为使。恶皂角。按柴胡所用 甚 多。今药客入山收买。将白头翁、丹参、小前胡、远志苗等俱杂在内。谓之统柴胡。药肆中 俱切为饮片。其实真柴胡无几。须拣去别种。用净柴胡。苗、主治卒聋。捣汁频滴之。
\x银州柴胡\x(宣、治劳热。)治虚劳肌热。骨蒸劳疟。热从髓出。小儿五疳羸热。根 长尺余。微 白。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前胡内容:\x宣、解表、泻下气、治风痰。\x 辛以畅肺。解风寒。甘以入脾。理胸腹。(气香。)苦泄厥阴(肝)之热。寒散太阳(膀 胱)之邪 。性阴而降。功颛下气。气下则火降而痰消。(气有余便是火、火则生痰。)能除实(热。)
治痰热哮喘。咳嗽呕逆。痞膈霍乱。(乃手足太阴、阳明之药、与柴胡纯阳上升、入少 阳、厥阴者不同。)无实热与外感者忌用。(柴胡前胡、均是风药、但柴胡性升、前胡性降为 异、
之。)味甘气香。性软。冬月采者良。内有硬者。名雄前胡。须拣去 勿用。半夏为使。恶皂角。忌火。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独活内容:\x宣、理伏风、去湿。\x 辛苦微温。气缓善搜。入足少阴气分。(肾)以理伏风。治本经伤风头痛。头晕目眩。(宜 与 细辛同用。)风热齿痛。(文潞公药准、用独活地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痉痫湿痹。(项背 强直、手足反张曰痉、湿流关节、痛而烦、曰湿痹、风胜湿、故二活兼能去湿。)奔豚疝瘕 。(肾积曰奔豚、风寒湿客于肾家所致、疝瘕亦然。)古方唯用独活。后人分二种。以形虚大 。有臼如鬼眼。节疏色黄者。为独活。色紫节密。气猛烈者。为羌活。并出蜀汉。又云∶自 西羌来者。为羌活。(故又名胡王使者。喻嘉言曰∶羌活之独本者、即真独活。)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羌活内容:\x宣、理游风、发表胜湿。\x 辛苦性温。气雄而散。味薄上升。入足太阳。(膀胱)以理游风。兼入足少阴、厥阴气 分。(
肾肝)泻肝气。搜肝风。治风湿相搏。本经头痛。(同川芎、治太阳少阴头痛、凡头痛多用 风 药、以巅顶之上、惟风可到也。)督脉为病。(督脉并太阳经。)脊强而厥。刚痉柔痉。(无汗 为刚、有汗为柔、亦有血虚发痉者、大约风证宜二活、血虚忌用。)中风不语。(真中风者宜 之、若气血亏虚者、大忌。)头旋目赤。散肌表八风之邪。利周身百节之痛。为却乱反正之 主药。若血虚头痛。遍身痛者。此属内证。二活并禁用。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防风内容:\x宣、发表、去风胜湿。\x 辛甘微温。升浮为阳。搜肝泻肺。散头目滞气。经络留湿。主上部见血。(用之为使、
亦能 治崩。)上焦风邪。头痛目眩。脊痛项强。周身尽痛。太阳经证。(膀胱、徐之才曰∶得葱白 、能行周身。)又行脾胃二经。为去风胜湿之要药。(凡风药皆能胜湿、东垣曰∶卒伍卑 贱之职、随所引而至、乃风药中润剂、若补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散目赤疮疡。若血虚 痉急。头痛不因风寒。(内伤。)泄泻不因寒湿。火升作嗽。阴虚盗汗。阳虚自汗者。并禁用 。(同黄 白芍、又能实表止汗、合黄 白术、名玉屏风散、固表圣药、黄 得防风而功益 大、乃相畏而更相使也。)青州黄润者良。软芦糯体。(登州莱阳次之。关东者、性硬不 用。)恶干姜、白蔹、芫花。畏萆 。杀附子毒。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升麻内容:\x轻宣、升阳、解毒。\x 甘辛微苦。足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