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2-本草乘雅半偈-第99页

解厥阴风动之成烦,
除 <目录>第八帙<篇名>小麦内容:(别录中品)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主除客热,止烦渴咽燥,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令女子易孕。
【核】曰∶小麦,即天所降瑞麦之 也。秋种冬长,春秀夏实。方夏之时,旧谷已绝,
新谷未登,民于时乏食,而麦熟最先,故春秋他谷不书,至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 五谷,最重麦禾也。按武帝劝关中种麦。明堂月令,亦有仲秋劝种麦文,其有失时者,行罪 无疑,凡以接绝所赖,惧民不以为意耳。每本根科一十有二,月闰之岁科增其一。麦秋将至 根一科,本黄一节,根 本皆黄 ,则实成矣。性恶湿,江北地燥,天尝晴,皮薄面多为 上品;江南地湿,天尝雨,皮浓面少为下品。故久雨水潦,即色黑而砂,甚则朽败不实。春 种者夏亦熟,中含有毒,莱菔制之。
【 】曰∶麦先五谷成,肝木腑脏之主谷也。遍历四气者,开阖互呈,体用始备,乃能 养育肝气;令女子易孕,为接绝之所赖,缘厥阴为胚胎之本,少阳为甲拆之枢,身前身后,
靡不以肝胆为终始。经云∶留爱为种,纳想成胎,梦有青气入母腹而母思酸,此亦肝木之色 与味也。至若体失藏血之守,为漏为唾;用失疏泄之令,为约为癃;及厥阴风动而烦;少阳 火炽而燥,取效颇捷。人莫不饮食,鲜能知此功行矣。春种夏实者,仅历四气之半,全缺降 入之终,致枢机促发,适所以逢肝之怒耳。
<目录>第八帙<篇名>粱内容:(别录中品)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益气,和中,止泄。
【核】曰∶粱似粟大,茎叶皆香,芽头色异为别也。出荆、扬、青、冀之间。其类有三∶ 青 色恶,不如黄、白粱,故人少种之;亦早熟而收少,作饧青白,则胜余米耳。黄粱穗大毛长 ,谷米俱粗于白粱;而收子少,不耐水旱;食之香味,逾于诸粱;人号竹根黄也。白 粱穗亦大,毛多而长,谷粗扁长,不似粟圆;米亦白而大,其香美为黄粱之亚。
【 】曰∶青粱夏月食之,极为清凉;黄粱香味逾于诸粱;白粱香美为黄粱之亚。古天 子之 ,有白粱、黄粱者,明取黄、白二种,则青粱当是药物矣。故诸粱比之他谷,最为益 胃,但气微寒,其声为凉,盖是亦借凉音,如黍大暑而种,则以黍从暑,粱从凉,其义一也。
清凉对待热恼更为亲切,暑伤气,气损中虚,中虚洞泄,以暑为本者相宜,或夏暑未尽,秋 凉骤敛者,在所当忌。
<目录>第八帙<篇名>粟内容:(别录中品)
【气味】咸,微寒,无毒。
【主治】主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陈者苦寒,治胃热消渴,利小便。
【核】曰∶粟字,本义作 ,象穗在禾之上,春秋题辞云∶粟乃金所立,米为阳之精,
西叶米而粟成矣。古者粟为黍、稷、粱、秫之总称。即今之粟,在古但称为粱。粱与粟,亦 有别,穗大毛长,粒粗者粱也;穗小毛短,粒细者粟也。南北皆有,北田尤多。苗都似茅。
色有青、赤、黄、白、黑、褐之殊,或因姓氏地名,或因形似时令,随义赋名,不啻十数种 矣。如早有赶麦黄、百日粮之类;中有八月黄、老军头之类;晚有雁头青、寒露粟之类。齐 民要术云∶粟之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山泽有宜异,收实有息耗,质性有强弱,气味有 美恶。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性返道,劳而无获。大抵早粟皮薄而米充,
晚粟皮浓而米稀。大而粘者粱,细而粳者粟,故一名 粟。
【 】曰∶粱粟不独大小有别,粱之味甘,粟之味咸。甘入脾,咸入肾,亦自有辨也。
故粟益肾气,开窍于二阴。设肾苦燥,致脾胃中热,则消渴引饮以自救矣。陈者尤良,谓以 咸转苦,则自下者上,从内者外,辅水之体,复具水之用矣。
<目录>第八帙<篇名>艾叶内容:(别录中品)
蕲州贡艾叶,叶九尖,长盈五七寸,浓约一分许,岂唯力胜,堪称美艾。水台用以为灼,
谓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主灸百病。作煎,止吐血下利,下部慝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 寒,
【核】曰∶生山谷田野间,蕲州者最贵,四明者亦佳。春时宿根再发,布地生苗,如蒿 作丛,茎直上,高四五尺。叶四布,具五尖九尖者胜,桠上复有小尖,面青背白。八月叶间 复出穗,细花结实,累累盈枝,中有细子,霜后始枯,蓍草类也。修治拣摘净叶,扬去尘屑,
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滓,再捣如绵,则灸火得力;如入丸散,将茯苓作片同碾,即 时可作细末,亦一异也。苦酒、香附为之使。
【 】曰∶蓍艾同类,但分老少耳。五十曰艾,千百曰蓍。艾即少艾,有生息、止息二 义。霜后始枯,所谓大劳已艾,言其止也;望春再发,所谓更历美艾,言其生也。蓍则更历 年久,气味和平;艾则方生锐气,气味宣发。灸百病者,陷下则灸之,火郁则发之也。所陈 诸证,悉属火郁于下,而无散大之令,及阴气承阳,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