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之使毙,而莫之知也。且果系虚寒 ,亦应补气以回阳。乃用此酷烈之药,而毒之死,何哉。
<目录>卷一\石部<篇名>矾石内容:\x即白明矾\x 甘草为之使。畏麻黄、红心灰 。恶牡蛎。
酸、咸、涩。入肝肺二经。燥湿解毒,杀虫坠浊,追涎化痰,除风去热,止血定痛,蚀 恶肉,生好肉,除痼热在骨 髓。治惊痫喉痹,风眼齿痛,鼻中息肉,脱肛漏下,阴挺阴蚀,疔毒恶疮,瘰 疥癣,虎犬 蛇虫咬伤。得肉桂,治木舌 肿强。得皂角末,吐中风痰厥。得甘草,水磨,洗目赤肿痛。得朱砂,敷小儿鹅口。得铜绿,
泡水,洗烂弦风眼。得蓖 麻仁、盐梅肉、麝香,杵丸锦裹,塞鼻中息肉。得细茶叶五钱、生白矾一两,蜜为丸如梧子 大,治风痰痫病。(一岁十丸。)
配黄丹,搽口舌生疮。配好黄蜡,溶化为丸,治毒瓦斯内攻,护膜止泻,托里化脓。配盐,搽 牙关紧急,并点悬痈垂长。
配牡蛎粉,酒下,治男妇遗尿。配黄蜡、陈橘皮,治妇人黄胆。(如经水不调,或房事触犯 致此疾者,用调经汤下。)研 生白矾吹喉痹肿闭。蘸石榴皮擦皮癣。
生用解毒, 用生肌。 过即为枯矾。多服损心肺、伤骨。
怪症∶遍身生疮,状如蛇头,此热毒郁于内,寒气包于外,久之从皮肉攻出,故外形如 此。
用蜡矾丸服之自愈。
<目录>卷一\石部<篇名>绿矾内容:\x一名皂矾,一名青矾, 赤者名矾红。\x 畏醋。
酸、凉。消积滞,燥脾湿。治喉痹、口疳、虫牙、恶疮疥癣。得平胃散,治黄胆。得红 曲、山楂,消肉积。得大枣,
去核入矾烧研,搽小儿甜疮,及耳生烂疮。
醋拌入瓷瓶 过用。服此终身忌荞麦。
昔人往往以青矾为胆矾,误矣。
<目录>卷一\石部<篇名>胆矾内容:\x即石胆\x 水英为之使。畏菌桂、芫花、辛夷、白薇。
辛、酸,寒。有毒。入足少阳经。涌吐风热痰涎,发散风木相火。杀虫消痈,疗咽喉口 齿疮。得醋,灌百虫入耳。
(漱喉吐痰涎,喉痹立效。)得蜜调,敷诸痔肿痛。配龙胆草, 烟尽红透,出火气,研细 末,搽走马牙疳臭烂极急 者,神效。
配炒白僵蚕,研吹喉痹喉气。入黑枣内 研,敷牙疳。
涂铜铁上烧之,红者为真。明亮如翠琉璃,似鸭嘴色者为上。
<目录>卷二<篇名>草部内容:(山草类五十种)
<目录>卷二\草部<篇名>甘草内容:术、苦参、干漆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忌猪肉。
甘。入手少阴、足阳明、太阴、厥阴经气分。益精养气泻火和中,健脾胃,解百毒,和 络血 ,缓肝急,祛邪热,坚筋骨,长肌肉,疗疮毒。得猪胆汁炙为末,米泔调,灌婴儿月内、目 闭不开,或肿羞明,或出血者,名慢肝风。得桔梗,清咽喉。配大豆汁,解百药毒,奇验。
佐 温散血中之结。入润剂,养阴血。入辛凉药,行肝胃污浊之血。(宜用头。)
大而结紧断文者为佳,谓之粉草。泻心火,败火毒,缓肾急,和络血,宜生用。梢止茎 中痛 ,去胸中热。节能消肿毒。和中补脾胃,粳米拌炒,或蜜炙用。酒家、呕家、酒痢初起、中 满者,禁用。
<目录>卷二\草部<篇名>黄内容:茯苓为之使。恶白藓皮、龟甲。
甘,微温。入手太阴经,兼入足太阴气分。助气补血。固腠理,益脾胃,托疮疡,止盗 汗。(固气之功。)得枣仁,
止自汗。配干姜,暖三焦。配川连,治肠风下血。配茯苓,治气虚白浊。配川芎、糯米,治 胎动、腹痛、下黄汁。佐当 归,补血。使升、柴,发汗。
补虚,蜜炒。嘈杂病,乳炒。解毒,盐水炒。胃虚,米泔炒。暖胃,除泻痢,酒拌炒。
泻心 火,退虚热,托疮疡,生用。恐滞气,加桑白皮数分。血枯(助气生火,血愈枯也。)中风,
(阳气升,风益疾,痰益盛。)火动生痰,五内虚甚,(升气于表也。)上热下寒,(气升,上 益热,下益寒。)痘色不润,(助气,血愈枯。)肝气不和,(黄耆能动三焦之火。)皆禁用。
怪症∶四肢节脱,但有皮连,不能举动,此筋解也。用黄耆三两,酒浸一宿,焙研,酒下二 钱,至愈而止。
黄 补气,而气有内外之分。气之卫于脉外者,在内之卫气也。气之行于肌表者,在外 之卫 气也。肌表之气,补宜黄耆。五内之气,补宜人参。若内气虚乏,用黄 升提于表,外气日 见有余,而内气愈使不足,久之血无所摄,营气亦觉消散,虚损之所以由补而成也。故内外 虚气之治,各有其道,不谙其道而混治之,是犹盲人之不见黑白也。
<目录>卷二\草部<篇名>人参内容:\x一名黄参\x 茯苓、马蔺为之使。畏五灵脂。恶皂荚、黑豆、卤咸、人溲。反藜芦。忌铁器。动紫石 英。
甘、微苦。生微凉,熟微温。入手太阴经气分。能通行十二经,大补肺中元气,肺气旺 则四 脏之气皆旺,补阳以生阴,崇土以制火。阳气暴脱,能回之于无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