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唐百家诗选》中诗也。余因阅荆公《临川集》,亦有此诗云:‘雨前未见花间叶,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百家诗选》是荆公所选,想爱其诗,因为改正七字,遂使一篇语工而意足,了无镵斧之迹,真削锯手也。”
古意
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谢叠山云:“此诗‘西风吹妾妾忧夫’与‘寒到君边衣到无’两句,见夫妇之至情。”
张祜
孤山寺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犹忆西湖月,钟声在北林。
《西清诗话》云:“荆公取张祜《惠山寺》诗‘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而不取其《孤山寺》诗,不知意果如何耳?”
无锡县惠山寺
旧宅何人在?空门客自过。泉声到池尽,山色上楼多。小洞穿斜竹,重阶夹瘦莎。殷勤入城市,云水暮钟和。
此诗乃荆公《百家诗选》中所取者,如“泉声到池尽”一联,真佳句也。
金山寺
一宿金山顶,微茫水国分。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因悲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南唐书》云:“金山寺号为胜景,张祜吟诗,有‘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之句,自后诗人阁笔。孙鲂乃复吟一诗,时号绝唱。”
[附]孙鲂金山寺
山载江心寺,鱼龙是四邻。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尘。过橹妨僧定,惊涛溅佛身。谁言张处士,诗后更无人。
胡苕溪云:“张祜诗全篇皆好,鲂诗不及之,有疵病。如‘惊涛溅佛身’之句,则金山寺何其低而小哉?‘谁言张处士,诗后更无人’,仍自矜炫如此,尤可嗤鄙也!”
邮亭
云暗山横日欲斜,邮亭下马对残花。自从身逐征西府,每到花时不在家。
谢叠山云:“此诗与张季鹰‘秋风思莼鲈’同一意思。有道者闻之,必不以山林之乐易钟鼎之奉矣。”
卷十
白乐天
本传云:“白居易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见而悦之,召为翰林学士。”
《诗苑类格》云:“白乐天诗有五长:讽谕之诗长于激,闲适之诗长于遣,感伤之诗长于切,律诗,百言以上长于赡,五字、七字,百言以下长于情。”
《唐书》本传赞云:“杜牧谓白居易诗,纤秾不逞,非庄人雅士所为。淫言媟语,入人肌骨,不可去也。”
《青箱杂记》云:“白乐天诗,达者之词也。”
《墨客挥犀》云:“乐天每作诗,令老妪解之,问解否,妪曰解,则录之。故其诗迫于鄙俚。”
内直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漏刻长。坐到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缃素杂记》云:“唐故事,中书省植紫薇花,历世循因之,不以为非。至今舍人院紫薇阁前植紫薇花,用唐故事也。乐天此诗用‘紫薇郎’语,按《天文志》:紫薇,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何关紫薇花事?”
[附]洪咨夔宣锁
禁门深锁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唱彻五更天未晓,一池月浸紫薇花。
愚谓:洪平斋此诗,非特引用乐天紫薇花事,而其意度闲雅,有乐天之风焉。
咸阳原上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一]
《复斋漫录》云:“乐天以诗谒顾况,况曰:‘长安物贵,居大不易。’及至读《咸阳原上草》云‘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叹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难!前言戏之耳。’予以为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之句,语简而意尽也。”
[一]“远芳”四句原缺,据《白氏长庆集》补。
履道居
莫嫌地窄林池小,休厌家贫活计微。多少朱门锁空宅,主人到了不曾归。
胡苕溪云:“富贵于人,造物所靳;自古以来,多不在于年少,而常在于晚景。若少年富贵者,非曰无之,盖亦鲜矣。人至晚景得富贵,未免置第宅,售妓妾,以偿其平生所不足者。如乐天此诗,读之使人凄然,诚不必为此也。”
绝句
试问池台主,多为将相官。终身不曾到,惟展画图看。
愚谓:此绝与前首大意略同,读者当有顿悟。处世之汲汲于求田问舍者,可以自省矣。
昭君词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王直方诗话》云:“古今人作昭君词多矣,余独爱白乐天一绝,盖其意优游不迫切故也。乐天赋此诗时,年甚少。”
谢叠山云:“此诗从《汉武帝李夫人传》变化来。夫人病笃,上临候之,夫人谢不可见,愿以兄弟为托。姊妹让之,夫人曰:‘我以容貌得幸,今见我毁坏,必畏恶弃我,尚肯追思闵录其兄弟哉!’”
书天竺寺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元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峰云起北峰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清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东坡云:“予年十二时,先君自虔州为予言,近城山中天竺寺有乐天亲书诗,笔势奇逸,墨迹如新,今四十七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