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3-诗话

41-唐诗纪事-宋-计有功-第95页

飞。”
《出塞诗》云:“黄河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过玉门关。”
《登鹳鹊楼》云:“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重楼。”
之涣,并州人,与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天宝间人。乐天作《滁州刺史郑昈墓志》云:“与王昌龄、王之涣、崔国辅联唱迭和,名动一时。”
《送别》云:“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李阳冰
阳冰《阮客旧居诗》云:“阮客身何在?仙云洞口横。人间不到处,今日此中行。”阮客,缙云之隐者也。
阳冰善篆,曾宰当涂,太白依之。
苏涣
涣有《变律诗》云:“日月东西行,照在大荒北。其中有烛龙,灵怪人莫测。开目为晨晖,闭目为夜色。一开复一闭,明晦无休息。居然六合内,旷哉天地德。天地且不言,世人强喧喧。”“毒蜂成一窠,高挂恶木枝。行人百步外,目动魂亦飞。长安大道旁,挟弹谁家儿。右手持金丸,引满无所疑。一中纷下来,势若风云随。身如万箭攒,宛转迷所之。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机。”“养蚕为素丝,叶尽蚕不老。倾筐对空床,此意向谁道。一女不得织,万夫受其寒。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难。祸亦不在大,福亦不在先。世路险孟门,吾徒当勉旃。”
杜子美有《听苏大侍御诵诗》之作。
高仲武云:“涣本不平者,善放白弩,巴人号曰‘白跖’,賨人患之,以比庄蹻。后自知非,乃变节从学。乡试擢第,迁御史,佐湖南使崔中丞权幕。崔遇害,涣遂逾岭扇动哥舒晃,跋扈交广。此犹蛟龙见血,本质彰矣。五年作《变律诗》十九首,上广州连率李公勉。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故善之。或曰:‘此子左右嬖臣,侵败王略,今著其文,其意可欤?’答曰:‘汉策纪蒯通说词,皇史录祖君彦书檄,此本所以容纳。夫善恶必书,《春秋》显训名言,涣者其殆庶几乎?岂但不弃雕虫,亦以深惩戒余子也。’”
涣以哥舒叛伏诛。
刘长卿
字文房,至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巴尉,会有为之辨者,除睦州司马,终隋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皇甫湜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矣;语未有骆宾王一字,已骂宋玉为罪人矣。”其名重如此。
李嘉祐《入睦州分水路忆长卿诗》云:“北阙忤明主,南方随白云。沿洄滩草色,应接海鸥群。建德潮已尽,新安江又分。回看严子濑,朗咏谢安文。雨过暮山碧,猿吟秋日曛。吴州不可到,刷鬓为思君。”
高仲武云:“长卿员外有吏干,刚而犯上,两度迁谪,皆自取之。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于落句尤甚,此其思锐才窄也。然‘春风吴草绿,古木剡山深。明日沧洲路,归云不可寻’,又‘沙鸥惊小吏,明月上高枝’,又‘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裁长补短,盖王徽之类欤。又‘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伤而不怨,亦足以发挥风雅矣。”
《过张明府别业》云:“寥寥东郭外,白首一先生。考满孤琴在,家移五柳成。夕阳临水钓,春雨向田耕。终日空林下,何人识此情。”
《余干旅舍》云:“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送郑公归庐山》云:“浔阳数亩宅,归卧掩柴关。谷口何人在,门前秋草闲。忘机卖药罢,不语杖藜还。旧笋成寒竹,空斋向暮山。水流过舍下,云去到人间。桂树花应发,因行寄一攀。”自《过张明府别业》三篇,姚合取为《极元集》。
《负谴后题于越亭》云:“南天愁望绝,亭上柳条新。落日独归鸟,孤舟何处人。生涯投岭徼,世业陷边尘。江入千峰暮,花连百越春。秦台怜白首,楚水怨青蘋。草色无征路,莺声傍逐臣。独醒翻取笑,直道不容身。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青山数行泪,沧海一穷鳞。流落谁相见,空怜鸥鹭亲。”杨大年最喜此篇。
《同郭参谋题崔令公庭竹》云:“不学媚清澜,能依上将坛。蒙笼低冕过,青蒨卷帘看。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开花成凤实,嫰笋长渔竿。蔼蔼军容静,萧萧郡宇宽。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阮巷何人在,梁园几处残。空余轩屏侧,岁晚对任安。”
《送朱山人越中贼退后归山》云:“越中初战罢,江上送归桡。南渡无来信,西陵自落潮。空城垂故柳,旧叶发春苖。闾里稀相见,莺花共寂寥。”
《送张扈司直归越中》云:“时危身赴难,事往任浮沉。万里三江客,孤城百战心。春风吴草绿,古木剡山深。明日沧洲路,归飞不可寻。”
《陪郑中丞园林宴诸侄》云:“心远亲鱼鸟,功成厌鼓鼙。林中阮家醉,池上谢公题。门径苍苔合,窗阴绿筱低。夕阳山向背,秋草水东西。旧架悬藤老,疏篱插槿齐。风尘不可到,唯羡武陵溪。”
《送骆少府》云:“汀洲芳草绿,日暮更氛氲。旧国无来信,春江独送君。五言凌白雪,六翮向青云。空自无机事,沙鸥已可群。”
《送李中丞之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