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3-诗话

41-唐诗纪事-宋-计有功-第250页

分。一览彩笺佳句满,何人更咏惠休文。”
《中秋夜独游安国寺山亭院步月李益迟明至寺中求与联句》,宣云:“九重城接天花界,三五秋分一夜风。行听漏声云散后,遥闻天雨月明中。”益云:“含凉阁近通仙掖,承露盘高出上宫。谁问独愁围外理,清谈不与此宵同。”
李益《与师携瘿樽归杏园联句》云:“千畦抱瓮园,一酌瘿樽酒。唯有沃州僧,时过杏溪叟。李益。追欢君适性,独饮我空口。儒释事虽殊,文章意多偶。”广宣。
王起于会昌中放第二榜,宣以诗寄贺曰:“从辞凤阁掌丝纶,便向青云领贡宾。再辟文章无枉路,两开金榜绝冤人。眼看龙化门前水,手放莺飞谷口春。明日定归台席去,鹡鸰原上共陶钧。”起和云:“延英面奉入春闱,亦选功夫亦选奇。在冶只求金不耗,用心空学秤无私。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独喜向公谁是证,弥天上士与新诗。”刘梦得和云:“礼闱新榜揭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铨辞赋,指示青云借羽翰。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
元微之《和王侍郎酬宣上人诗》云:“渥洼徒自有权奇,伯乐书名世始知。竞走墙前希得隽,高悬日下表无私。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珍重刘繇因首荐,进士李景述以同判解头及第。为君送和碧云诗。”
宣,会昌间有诗名,与刘梦得最善。宣寄在蜀与韦令公唱和诗,刘答云:“碧云佳句久传芳,曾向都城住草堂。振锡长过长者宅,披文犹带令公香。一时风景添诗思,八部人天入道场。若许相期同结舍,吾家本自近柴桑。”
退之有《广宣上人频见过诗》云:“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久惭朝士无禆补,空愧高僧数往来。学道同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
乐天《别宣上人》云:“上人处世界,清净何所似。似彼白莲花,在水不着水。性真悟泡幻,行洁离尘滓。修道未几时,身心俱到此。嗟予牵世网,不得长休止。离念与碧云,秋来朝夕起。”宣以应制诗示乐天,时诏许上人居安国寺红楼,以诗供奉,乐天有诗云:“道林谈论惠休诗,一到人天便作师。香积筵承紫泥诏,昭阳歌唱碧云词。红楼许住请平声。银钥,翠辇陪行蹋玉墀。惆怅甘泉曾侍从,与君前后不同时。”
李益《赠宣大师》云:“一国沙弥独解诗,人人道胜惠休师。先皇诏下征还日,今上龙飞入内时。看月忆来松寺宿,寻花思作杏溪期。因论佛地求心地,只说常吟是住持。”
卷七十三
僧法振 僧常雅 僧隐邱 僧法照 僧泠然 金地藏 僧皎然 僧护国 僧含曦
僧法振
《月夜泛舟》云:“西塞长云尽,南湖片月斜。漾舟人不见,卧入武陵花。”
《赵使君生子晬日诗》云:“毛骨贵天生,肌肤片玉明。见人空解笑,弄物不知名。国器嗟犹小,风神望益清。抱来芳树下,时听凤凰声。”
《送人游闽越》云:“不须行借问,为尔话闽中。海岛春寒雨,江帆来去风。道游玄度宅,身寄朗陵公。此别何伤远,如今关塞通。”
《疾愈寄友人》云:“哀乐暗成疾,卧中芳月移。西山有清士,孤啸不可追。捣药曙林净,汲泉阴涧迟。微踪与麋鹿,远谢求羊知。”《送人游闽》以下二章,姚合取用《极元集》。
《题天长阮少府湖上客归》云:“孤棹移官舍,新农寄楚田。晴林渡海日,春草长湖烟。卧对闲鸥戏,谈经稚子贤。佳期更何许,应向笑台前。”
《陈九溪中草堂》云:“溪草落溅溅,鱼飞入稻田。早寒临洞月,轻素卷帘烟。帻题新句,蓑衣象古贤。曙花闲秀色,三十六峰前。”
《送韩侍御自使幕巡海北》云:“微雨空山洗夜兵,绣衣朝拂海云清。幕中挥策心应苦,马上题诗卷已成。离筵莫惜花园醉,古道犹看梦草生。因说元戎能破虏,高歌一曲陇关情。”
李益与振同赋《应门绿苔》,益诗云:“宫阙何年月,应门何岁苔。清光一以照,白露共徘徊。珠履久行绝,玉房重未开。妾心正如此,昭阳歌唱来。”
李益《送贾弇秘校东归寄振上人》云:“北风南雁数声悲,况指前林是别时。秋草不堪频送远,白云何处更相期。山随匹马行看暮,路入寒城独去迟。为向东州故人道,江淹已拟惠休诗。”
僧常雅
《题五相庙》:“苍苍古庙映林峦,漠漠烟霞覆古坛。精魄不知何处在,威风犹入浙江寒。”
僧隐邱
《石桥琪树》云:“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僧法照
《送禅师归新罗》云:“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登山百衲敝,过海一杯轻。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寄钱郎中》云:“闭门深树里,闲足为经过。驷马不为贵,一僧谁奈何。稻苗家自有,香饭乞时多。寄语婵娟客,将心向薜萝。”
僧泠然
《宿九华化成寺庄诗》云:“佛寺孤庄千嶂间,我来诗境强相关。岩边树动猿下磵,云里锡鸣僧上山。松月影寒生碧落,石泉声乱喷潺湲。明朝更蹑层霄去,誓共烟霞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