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常〕①爱其才,〔后〕②游蜀,夏课卷中有云:"一夜绿荷风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识者以为不祥,是年果失志。③(《总龟》前三十二)
案:此则见《北梦琐言》七。
----------------
①《唐纪》五十六无"常"字。
②《唐纪》有"后"字。
③《唐纪》作"随秋赋而卒",《北梦琐言》作"不随秋赋而卒于通议郎"。
二八○、丁晋公诗谶
丁晋公自崖召还,有《寄友人诗》曰:"九万里鹏重①出海,一千年鹤再归巢。"②句徤意清。然议者曰:"谓鹏处于海为得地,出海则失水;鹤返其巢,则不能翱翔矣。"卒如其说。又扈从东封,尝闻奈何黑水人间阴狱,也感其事而为诗,曰:"黑水溪旁聊驻马,奈何岸上试回头。高崖昏处是阴狱,须信人生到此休。"非佳兆也。(《总龟》前三十二)
----------------
①《东轩笔录》三"重"作"容"。
②《东轩笔录》"再归巢"作"许归辽"。
二八一、丁晋公诗谶之二
丁晋公为侍中时,尝作诗曰:"千金家累非良宝,一品官高是强名。"未几夺爵,籍没。初释褐为饶倅,同年白稹为判官。稹一日以片纸假缗伍缳于公。公笑曰:"榜下新婚,京国富室,岂无半千质物耶?惧我挽之,故矫耳。"于简尾书一绝戏之曰:"欺天行当吾何有?立地机关子太乖。五百青蚨两家阙,赤洪崖打白洪崕。"①朱崕之行兆于此。(《总龟》前三十二)
案:此则亦见《湘山野录》卷下。
----------------
①《湘山野录》作"白洪崖打赤洪崖"。
二八二、郑毅夫诗谶
郑毅夫罢禁林,行次南都,遇雨为二篇,曰:"雨声飘断忽南去,云势旋生从北流。应料①凉风消息近,②萧萧已在树③梢头。"又曰:"榴④火烧空未拟⑤休,⑥忽惊快⑦雨破清⑧秋。晚云淡淡⑨趂落日,⑩只到⑾楚江南岸头。"僧文莹见之,讶其气不振,解钱塘赴青社,卒楚州。(《总龟》前三十二)
案:此则亦见《玉壶清话》卷七。《玉壶清话》又有二诗为《题僧文莹所居壁》及《题余杭郡阁诗》。
----------------
①《玉壶清话》"应料"作"料得"。
②《玉壶清话》"近"作"好"。
③《玉壶清话》"树"作"柳"。
④《玉壶清话》、《渑水燕谈录》七"榴"作"老"。
⑤《渑水燕谈录》"拟"作"肯"。
⑥《玉壶清话》"休"作"收"。
⑦《玉壶清话》"快"作"急"。
⑧《玉壶清话》、《渑水燕谈录》"清"作"新"。
⑨《玉壶清话》、《渑水燕谈录》均作"浓淡"。
⑩《玉壶清话》"趂落日"作"落日下";《渑水燕谈录》作"白日下"。
⑾《玉壶清话》、《渑水燕谈录》"到"作"在"。
二八三、崔勉诗谶
崔玄谏议有子名勉,与赵叔平同年登第,转大理评事,过天津桥坠马。时集贤韩公,与赵同为开封府推官。韩,崔婿也,闻其坠马,遽往眂之。但呕血不止,数日,馆于韩舍,因作诗曰:"身随花露重,命逐藕丝轻。明朝风雨霁,归路在三清。"明日果卒,时有微风细雨。(《总龟》前三十二)
二八四、卢多逊签兆
卢多逊方丱角,其父携就云阳观小学,与群儿见废坛上有古签一筒,竞往抽之为戏。多逊尚未识字,抽一签归示其父,词曰:"身出中书堂,须因天水白。登仙五十二,终为蓬岛①客。"父见之,颇意以为吉兆。迨作相,与秦王事故败,始因遣堂吏赵白,遂窜南荒,卒于朱崕,年五十二,无一字之差。(《总龟》前三十二)
案:此则见《玉壶清话》卷三。
----------------
①《玉壶清话》"岛"作"海"。
二八五、任玠梦中和诗成谶
蜀人任玠字温如,晚寓宁州府宅,一夕梦一山叟贻诗曰:"故国路遥归去来",玠和之曰:"春风天远望不尽。"既觉,自笑曰:"吾其死乎?"数日,不疾而卒。(《总龟》前三十三)
案:此则亦见《渑水燕谈录》卷六。
二八六、钟辐妻梦中唱酬
金陵才士钟辐,少年气豪,一老僧见之,相曰:"公登第则家破。"时樊若水爱辐之才,以女妻之。及燕尔,应诏洛中,果中甲科。由是任放,携一女奴青箱过华州蒲城。其宰乃辐故人,延留累日。一夕盛暑登县楼,痛饮而寝,梦妻樊氏以诗一首示生,云:"楚水中①如镜②,双双白鹭③飞。④金陵几多地,一去不思⑤归。"生梦中愧谢答诗,曰:"还吴东下过蒲城,⑥城⑦上清风酒半醒。想得到家春欲⑧暮,海棠千树已⑨凋零。"既悟,感其事,因趣装归,至采石渡,青箱心痛,暴卒。生匆匆藁葬于新坟之侧,洎至家,庭户閴然,妻亡已数月,询之亲邻,樊亡之日,乃梦于登县楼之夕也。青箱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