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见父所题诗曰:
天巧玲珑玉一丘,迎眸灿熳挽清幽。
白云疑向枝间出,明月应从此处留。
小妹见其诗未就,不假寻思,即续成四句曰:
片片折开蝴蝶翅,团团围就水晶球。
假饶借得香风送,不羡梅花在陇头。
老泉送客回来,见诗,知是小妹所作,父子三人俱各称赏。自此,小妹才名,播传宇内,京师人作诗称之曰:
文章华国是三苏,小妹聪明胜丈夫。
借问古人谁得似,不羡班家有大家。
诗末一句,盖言汉儒班彪女、班固、班超之妹,能作女诫,续汉史,才名重于当世,后适曹氏,人皆称为曹大家。今苏氏父子三人,又加小妹,可与三班大家齐名考也。自此京中豪贵之家,都来求亲。老泉一概不允,但要先选人才,方许议婚。有宰相王荆公之子王雱,年少多才。荆公闻小妹之名,特命堂候官,呈送王雱的诗集文章,与老泉观看。老泉将王雱的名字藏下,送与小妹,只说京中一位才子所作。小妹阅过而言曰:“俊逸清新,高华典丽。但是,意味深严,笔端溪刻,才裹藏锋,美中不足。”乃批四句于后曰:
新奇(艹渗)丽满佳编,峻语危机透笔尖。
能取科名如拾芥,恐妨刻削碍天年。
批毕,送与老泉。老泉大惊,急将好语另批,转送相府,以他故辞其议。后来王雱十九岁,登科及第,二十三岁暴疾而亡。老泉始信小妹有先见之明,言之不谬也。
秦观,字少游,扬州高鄅人。年十八岁,举于乡。上京会试,春闱未开。闻小妹之才,以诗文稿,呈于老泉,有求婚之意。老泉见其文词丰赡,不亚二子,命侍女送与小妹评之。小妹一见其文,大加称赏,言言赞美,字字精批。卷尾又批廿四字曰:
今日聪明秀才,他年风流学士。
可惜两苏同时,不然横行一世。
其意,言秦生之文,除却两个哥哥,别人都比他不上。老泉见女批,大喜。命虞侯送与秦观,书中含有许婚之意。转是秦观定要及第后,方才议亲。又闻坡公尝笑其妹奔头、凹眼,心思小妹虽有奇才,而貌却丑陋,怎得见他一面。若不十分奇丑,亦不妨与他为婚。一日,打听小妹为亡母程夫人忌日,来白衣观音院焚香。少游扮作化缘道人,先至等候。只见一乘女轿,后拥前呼,跟随俱是苏府家人。少游知是小姐,偷眼一看,但见:
目微深而含娟,额广白而柔腻。
虽无十分姿容,颇有一天丰味。
秦少游见了,心中暗喜,手持缘簿,深深一揖说道: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小妹随口答曰: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小妹礼拜毕,少游向小妹又曰: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小妹答曰: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小妹说完,回身就走。少游又曰:
“贤小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小妹答曰:
“疯道人恁地愚痴,那得随身金穴。”
苏府家人恶其缠扰,正欲发怒。忽见秦宅家僮叫道:“请官人更衣。”苏家人方知是秦少游,不敢冲撞,遂拥小姐上香舆而去。是科,少游高中一甲第三人,遂以及第之日为婚娶之期,赘入苏府,行花烛之礼。少游参拜神天与岳父母,大小二学士见礼毕,两队宫灯,一行鼓乐,迎接新贵人。来到后堂,只见大苏学士令侍女捧文房四宝,宫锦花笺,请少游咏催妆诗。少游一挥而就曰:
巫山十二玉峰头,第一仙人结好逑。
今日秦楼初跨凤,争看君子咏河洲。
东坡赞曰:“真奇才也。”吩咐侍女,掌御赐金莲宝炬,送新贵人入洞房。将到洞房,只见门外齐齐排列着六个侍儿,簇拥一张书案,绣茵锦椅,兰麝馨香,上面铺好文房四宝,盘中设下三个酒器,乃是金爵、银杯、磁盏。另是三个丫环,手内持的是金樽、银壶、磁瓶。少游不解其意,傍边的老婆子道:“禀上新贵人,暂请少坐。小姐传命,不知新贵人才学何如,有三个题目在此,请新贵人看。如三题俱就,金模、金爵满饮三巡,请进洞房合卺。如猜得一个或两个,银壶、银杯满饮三巡,请在书房内少停,思索将未就者,俱要一一猜来。倘若三个都不能解,磁瓶、磁盏用三杯白滚水,请回翰林院读书三年,再请相见。”少游笑道:“好利害试官。既然如此,何不蚤些出题。”只见第一班侍女,取出一幅花笺,上面写的是一首诗曰:
铜铁投红冶,蝼蚁上粉墙,
乾坤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题面写着,“暗藏四字。”少游想道:“头一句,‘铜铁投红冶’,红冶是炭冶之炉,铜铁投炉而化。第二句‘蝼蚁上粉墙’,蝼蚁必缘墙而上,分明是化缘二字。‘乾坤无二义’,道也。‘天地我中央’,人也。他笑我化缘道人。我若一直说出,就不是个作家。待我亦回他一首。”乃举笔题曰:
化工何事把春催,缘到阳和花自开。
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侍女传将进去,霎时传话:“恭喜新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