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其先后近世学者往往舍传注疏释便读宋儒之议论盖不知议论之学自传注疏释出特更作正大高明之论尔传注疏释之于经十得其六七宋儒用力之勤铲伪以真补其三四而备之也
陈同甫与朱子书
同甫与朱子书略云因吾眼之偶开便以为得不传之绝学三三两两附耳而语有同告密画界而立一似结坛尽绝一世之人门外 而谓二千年之君子皆肓眼不可点洗二千年之天地日月若有若无世界皆是利欲亦过矣予喜其言有切于士病故书之以自警刘安世尝云愿士夫有此名节不愿士夫立此门户此元佑之士病黄履翁云愿士夫务道学之实不愿士夫立道学之名则淳熙以后士病也党籍伪学之禁虽小人无忌惮亦君子有以招之与之行也存主于内无一念而非道发达于外无一事而非心表里贯彻无载尔伪心学尽于是矣故道学心学理一名殊明明白白平平正正中庸而巳矣更无高远玄妙之说至易而行难内外一者也彼外之所行金倒错乱于人伦事理大戾顾异巾诡服阔论高谈餙虚文美观而曰吾道学吾心学使人领会于渺茫恍愡之间而无可着摸以求所谓禅悟此其贼道丧心巳甚乃欺人之行乱民之俦圣王之所必诛而不以赦者也何道学心学之有
禅学俗学
鹜于高远则有躐等凭虚之忧专于考索则有遗本溺心之患故曰君子以尊德性而道问学故高远之蔽其究也以六经为脚注以空索为一贯谓形器法度皆刍狗之余视听言动非性命之理所谓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世之禅学以之考索之弊其究也涉猎记诵以杂慱相高割裂装缀以华靡相胜如华藻之绘明星伎儿之舞讶皷所谓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世之俗学以之
儒教禅教
儒教实以其实实天下之虚禅教虚以其虚虚天下之实陈白沙诗曰六经皆在虚无里是欲率古今天下而入禅教也岂儒者之学哉
【七十六卷】
地理一
【地理一】
昆仑九州岛
五岭考
海外五岳
野狐岭
大行山
五台山
名山异名
四时山
四地山
铁围山
天隳山
楚蒙山
峨眉山
巫山
开梅山
鲋鰅山阳虚山
独妇山
火山火井
山形
山岩之异
庐山记
篸山仙室
包山无三班
泘王山阴火
嵩岑
九曲黄河
黄河源
五湖
三河
百川
大江
三江
蜀之三江
垫江之源
怒江
四海
禆海
西海
热海
丘处机论海潮
海影翻
阆水即漾水
外水内水中水
八功德水
丁字水
十二月水
苦水变甘泉
濡水
蜀江水路险名
远水如岸
太史升庵文集七十六卷 成都杨慎着 从子有仁编辑 后学赵开美校
昆仑九州岛
邹衍言九州岛之外复有九州岛载于史记按其说曰东南神州曰旦土【旦音与晨同】正南卭州【隋书作迎】曰深土西南戌州曰滔土正西弇州【隋书作拾州】曰幵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南柱州曰肥土西北玄州【隋书作营州】曰成土东北咸州曰隐土【尸子作?土】正东扬州曰信土其言本荒唐汉人作河图括地象全祖其说隋代郊天遂以其名入从祀之位史照通鉴释文曰此九州岛其昆仑统四方之九州岛乎或曰神农地过日月之表盖神农之九州岛也【柱州一本作桂州营州一本作宫州近是宫与玄相近未知孰正】
五岭考
裴氏广州记云五岭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阳邓德明南康记云五岭者台岭之峤五岭之第一岭也在大庾骑田之峤五岭之第二岭也在桂阳都庞之峤五岭之第三岭也在九真萌渚之峤五岭之第四岭也在临贺越城之峤五岭之第五岭也在始安都庞水经注作部龙萌渚舆地志作明诸徐广曰五十万人守五岭淮南子曰始皇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注镡城在武陵西南接欝林九嶷在零陵番禺在南海南野余干在豫章其说五岭又不同并志之于此
海外五岳
道经言海外蓬莱阆苑有五岳灵山一曰广乘之山天之东岳也在东海之中为发生之首上有碧霞之阙琼树之林紫雀翠鸾碧藕白橘主岁星之精居九气青天之内矣二曰长离之山天之南岳也在南海之中上有朱宫绛阙赤室丹房紫草红芝霞膏金醴主荧惑之精居一气丹天之内矣三曰丽农之山天之西岳也在西海之中上有白华之阙三素之城玊泉之宫瑶林瑞兽主太白之精居七气素天之内矣四曰广野之山天之北岳也在北海弱水之中上多琼楼宝阙水液龙芝主辰星之精五气玄天之内矣五曰昆仑之山天之中岳也在八海之间上当天心形如偃盖东曰樊桐西曰玄圃南曰积石北曰阆苑上有琼华之阙光碧之堂瑶池翠水金井玉彭主镇星之精居于中元一气天中焉
野狐岭
童瑄字碧瑄号玊壸以明天文召入扈从 成祖北征至野狐岭上有碑识云岭去天十八里其寒裂肤此地极北紫微北斗巳向南观
大行山
山海经大行山一名五行山列子作大形则行本音也河图括地象云大行天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