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擢考功郎。则为司业在禄山未乱之前。今诗题云“苏司业”,当是十四载作。
广文到官舍①,系马堂阶下②。醉则骑马归③,颇遭官长骂④。才名三十年⑤,坐客寒无毡⑥。赖有苏司业,时时乞酒钱⑦。
(四句转韵。上戏简郑,摹其狂态。下兼呈苏,美其交情。)
①《晋书》:杜预擅饰城门官舍。
②刘琨《扶风歌》:“系马高堂下。”
③襄阳儿童歌:“时时能骑马。”
④《道德经》:“圣人用之以为官长。”《魏志夏侯尚传》:“众职之属,各有官长。”
⑤《祢衡传》:“荆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
⑥《孔融传》:“坐上客长满。”《晋书》:吴隐之,为度支尚书,以竹篷为屏风,坐无毡席。
⑦陶潜诗:“邻曲时时来。”《朱买臣传》:“吏卒更乞匄之。”颜师古曰:“乞,读作气,与也。”《广韵》:“乞,与人也”。四明林时对曰:古文用字,随义定音,如上下之“下”。乃上声,而礼贤下士之“下”,则去声也。杜诗“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又“朝来少试华轩下,未觉千金满高价”,是借上声为去声矣。王维诗“公子为赢停驷马,执辔愈恭意愈下”,是借去声为上声矣。此类颇多,不可无辩。
夏日李公见访
【鹤注】诗云村坞城南,则是在长安城南作矣。别本作李家令,考《宗室世系表》,唯蔡王房有炎为太子家令,又让皇帝房平亦为太子家令。然平去让皇五世,不与公同时,疑是李炎。当属天宝末年作。
远林暑气薄①,公子过我游②。贫居类村坞②,僻近城南楼④。傍舍颇淳朴⑤,所须亦易求。隔屋唤西家⑥,借问有酒不⑦?墙头过浊醪⑧,展席俯长流⑨。
(首联点题。贫居以下,承远林。此叙所居景事,而兼述留饮之情。申涵光曰:“隔屋唤西家”,“墙头过浊醪”,画出村家情事宛然,语不嫌质。)
①沈约诗:“远林响咆兽。”闵鸿《羽扇赋》:“暑气云消。”
②应玚诗,“公子敬爱客。”
③陶潜诗:“贫居乏人工。”庾信诗:“依稀映村坞。”
④城南,即公所居城南韦社也。
⑤王粲《七释》:“浑沌淳朴。”
⑥《邴原传》,“以仆为西家愚夫耶?”
⑦曹植诗:“借向谁家子。”《诗》:“有酒湑我。”陶潜诗:“当复如此不?”
⑧稀康书:“浊醪一杯。”
⑨赵曰:杜陵之樊乡,有樊川,而潏水则自樊川西北流,经下杜城,诗云“展席俯长流”,岂其居当此地耶。卢谌诗:“平陆引长流。”
清风左右至①,客意已惊秋②。巢多众鸟斗③,叶密鸣蝉稠④。苦遭此物聒⑤,孰谓吾庐幽⑥。水花晚色静⑦,庶足充淹留⑧。预恐樽中尽⑨,更起为君谋。
(“清风”以下,承暑气薄。此叙夏时景物,而并及劝饮之意。《杜臆》:此物聒,承蝉鸟,反言以见其幽。晚色静,又作转语,文有顿挫之致。此章两段,各十句。清风左右至,方喜凉气披襟,忽而鸟斗蝉鸣,又觉繁声聒耳。及看水花晚色,则喧不碍静,幽意仍存。即见前景物,写得曲折生动如斯。知善布置者,随处皆诗料也。)
①《诗》:“穆如清风。”江淹诗:“晨飙自远至,左右芙蓉披。”
②江总诗:”丝传园客意。”江淹诗,“春意秋方惊。”
③陶潜诗,“众鸟相与飞。”
④孙绰诗:“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潘岳诗:“呜蝉厉寒音。”
⑤汤僧济诗:“此物今空传。”郭璞《江赋》:“千类万声,自相喧聒。”
⑥陶潜诗:“吾亦爱吾庐。”
⑦何逊诗:“水花披未落。”《古今注》:“芙蓉,名荷华,一名水花。”《杜臆》:水花言静,犹《诗》言静女,形容有致。谢朓诗:“瑶池暖晚色。”
⑧《楚辞》:“赛淹留而无成。”
⑨陶诗:“樽中酒不燥。”
黄彻《■溪诗话》:杜诗有用一字,凡数十处不易者,如“展席俯长流”、“做睨俯峭壁”、“俯视但一气”、“俯视万家邑”、“牧藜俯沙渚”、“此邦俯要冲”、“四顾俯层巅”、“材归俯身尽”、“旄头俯涧瀍”、“层台俯风渚”、“城上俯江郊”、“开宴俯高柳”、“游日俯大江”、“汇槛俯鸳鸯”、“缘江路熟俯青郊”。其余一字屡用,若此类甚多。
杜甫全集卷之四
天育骠图歌
【鹤注】此当是天宝末年作。洙曰:天育,马厩名。据《唐志》,总十二门者为二厩,一曰祥麟,一曰凤苑。其后但增八坊八监,亦无以天育为厩者,当是云天子所育之马而已。今按:骠,疾走也。骠骑犹云飞骑。东方朔有《答骠骑难》。汉有骠骑将军之号。又唐贞观间,骨利于所贡马十疋尤骏,太宗各为制名,其六曰飞霞骠。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①,今之画图无乃是②。是何意态雄且杰③,鬃尾萧梢朔风起④。毛为绿缥两耳黄⑤,眼有紫焰双瞳方⑥。矫矫龙性含变化⑦,卓立天骨森开张⑧。
(前记画中之马。首提天子之马,此图为天育设也。鬃尾以下,皆写其意态之雄杰。)
①《穆天子传》:天子之马,走千里,胜猛兽。天马子,见《西域传》。
②《庄子》:齐景公好马,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