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叹息也。当时斋房渎祀,苏能苦口力诤,于万手欲搴者,竟阻绝而不行,足为将来劝勉矣。且其意不欲求取金印,何为触犯忌讳,如投乳贙乎?此皆发于忠爱之诚耳。)
①《唐书》:源明又有前集三十卷。
②隋辛德源,少有重名,累官考功郎中。刘逖荐之曰:“枕藉六经,渔猎百氏。”《谢混传》:元帝始镇建业,每得二豚,以为珍膳,项下一脔尤美,辄以荐帝,呼为禁脔。③《法言》:或问吾子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
④谢灵运诗:“溟涨无端倪。”《后汉书》:范升以为左氏浅末,不宜立。曹植《责躬表》:“词旨浅末,不足采览。”此“末浅”二字所出,若作“未浅”,则海深何待言乎?
⑤《羽猎赋》:“炫耀青荧。”青荧,剑有光泽貌。《越绝书宝剑篇》:“扬其华如芙蓉始出。”卢照邻诗:“相邀侠客芙蓉剑。”
⑥李尤《剑铭》:“陆剸犀兕,水截鲸鲵。”⑦《蔡邕传》:“后辈被遣。”⑧《文选注》:缅,思貌。⑨《汉书》:武帝大兴祠祀,元封中,斋房生芝而作歌。《通鉴》:乾元二年六月,上从玉玙请,立太乙坛于南郊之东,自汉武帝祠太乙,至唐复祠之。《旧唐书肃宗纪》:上元二年七月,延英殿御座梁上生玉芝,一茎三花,上制玉灵芝诗。
⑩《唐书》本传:肃宗时,禁中祷祀穷日夜,中官用事,给养繁靡。源明数陈政治得失。及思明陷洛阳,帝将亲征,上疏极谏,帝嘉其切直。子夏《诗序》: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晋书卫玠传》: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李陵书:“来相劝勉。”
(11)《晋书周顗传》:取金印如斗大,系肘。
(12)《尔雅》:贙有力。注:出西海大秦国,有养者,似狗,多力犷恶。《炙毂子》载《贙铭》曰:爰有犷兽,厥形似犬,饥则驯服,饱则反眼,出于西海,名之曰畎。
结交三十载①,吾与谁游衍②?荥阳复冥寞,罪罟已横罹③。呜呼子逝日,始泰则终蹇④。长安米万钱⑤,凋丧尽余喘。战伐何当解,归帆阻清沔⑥。尚缠漳水疾⑦,永负蒿里饯⑧。(未叹苏公身殁,不及哀奠也。荥阳罹罪而亡,武功凶年而卒,则游衍无人矣。始泰,遭遇中兴。终蹇,身殁荒岁。战伐,吐蕃未靖。清沔,归路所经。胡夏客曰:武功少孤忍饥,为官又以饥终,读此不禁三叹。此章,前后三段各十二句,中间二段各十四句。)
①任昉诗:“结欢三十载。”②《诗》:“及尔游衍。”《新史》:源明雅善郑虔、杜甫。③《诗》:“罪罟不收。”横罹,横罹法网也。刘孝威诗:“菱芒乍罥丝。”李善《选注》:“罥,结也。”
④泰蹇,用《易》卦名。⑤《汉高帝纪》:“关中大饥,米斛万钱。”《旧书》:广德二年,自秋及冬,斗米千文,一斛则万钱矣。苏、郑皆卒于是年,故他诗曰:“谷贵殁潜夫。”又曰:“凶问一年俱。”
⑥《山海经注》:汉水至江夏安陆县入江,即沔水。
⑦刘桢诗:“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⑧《杜臆》:蒿里饯,谓致奠也。《古今注》:蒿里,丧歌也。人死,精魂归于蒿里,使挽者歌以送之。蒿里,山名。【邵注】田横死,门人作挽歌二章,今分为二:薤露歌送王公大人蒿里歌,送士大夫庶人之丧。
《八哀》诗,苦心力索,未免人胜于天。就诸章而论,前五篇精悍苍古,后三首却繁密不疏,尚须分别而观。
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卢注】哀荥阳者,哀其生不逢时,至被污贬死,为可悼也。郑虔,荥阳人。
鶏居至鲁门,不识钟鼓飨①。孔翠望赤霄②,愁思雕笼养③。荥阳冠众儒,早闻名公赏④。地崇士大夫⑤,况乃气精爽⑥。(首言其人品孤高,而兼得名位。上四比,下四赋。)
①《庄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触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悲忧,三日而死。江淹《拟古诗》:“咸池飨爰居,钟鼓或愁辛。”
②张华《鹪鹩赋序》:“孔雀翡翠,或陵赤霄之际,或托绝垠之外,然皆负矰婴缴,羽毛入贡。”③祢衡《鹦鹉赋》:“闭以雕笼,剪其翅羽。”④原注:“往者,公在疾,苏公颋位尊望重,素未相识,早爱才名,躬自抚问,临以忘年之契,远迩嘉之。”《后汉张奋传》:“众儒不达,议多驳异。”《蜀志注》:钟会,名公之子。⑤地崇,指著作郎。《后汉来歙传》:士大夫皆信重之。⑥《前汉五行志》:“心之精爽,是谓魂魄。”天然生知资①,学立游夏上②。神农或阙漏,黄石愧师长③。药纂西极名..
④,兵流指诸掌⑤。贯穿无遗恨⑥,苍蕞何技痒⑦。(此记其长于著述。生知多学,领下两段。神农,起药纂。黄石,起兵流。贯穿,谓闻见博。苍蕞,谓杂撰多。)①陈琳书:“此乃天然异禀,非钻仰者所庶几也。”庾肩吾《书品》:钟,天然第一。生知,见《礼记》。②《后汉李固传》,“通游夏之艺,颜闵之仁。”
③神农著《本草》,黄石公授张良兵法,此言虔所著之书,古人不逮也。《楚辞桥颂》:“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④《上林赋》:“左苍梧,右西极。”
⑤《颜氏家训》:“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