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万首唐人绝句》、钞本《诗渊》。
【采莲子】
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明刻本《唐词纪》卷五)
李端
李端(生卒年不详),字正己,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代宗大历五年(七七○)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德宗初,移疾江南,授杭州司马。约卒于贞元三年(七八七)前。有《李端集》四卷。事迹据姚合《又玄集》卷上、《旧唐书》卷一六三《李虞仲传》、《唐才子传校笺》卷四。
李端作品一首,据内府本《词谱》录存,参校宋刊本《李端诗集》、活字本《李端集》、宋本《乐府诗集》、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康熙本《全唐诗》。
【拜新月】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内府本《词谱》卷一)
苏郁
苏郁(生卒年里不详),贞元、元和间诗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主李益之‘上入室’。事迹据《诗人主客图》、《唐诗纪事》卷四五。
苏郁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丁本《诗人主客图》、洪本《唐诗纪事》。
【步虚词】
十二楼藏玉堞中。凤凰双宿碧梧桐。流霞浅酌留君醉,今夜吹箫第几重。(明刻本《唐词纪》卷一五)
杨巨源
杨巨源(七五五--八三三?),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济县西)人。德宗贞元五年(七八九)进士。宪宗元和六年(八一一),以监察御史为河中节度使张弘靖从事。九年(八一四),入朝任秘书郎。后迁太常博士、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穆宗长庆初,任国子司业。长庆四年(八二四),为河中少尹。约卒于大和七年(八三三)。有《杨少尹诗集》。事迹据《唐才子传校笺》卷五。
杨巨源作品一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席本《杨少尹诗集》、毛本《御览诗》、稗海本《云溪友议》、洪本《唐诗纪事》、月窗本《诗话总龟》、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宋本《全芳备祖》、元本《新编古今事文类聚》。
【杨柳枝】
水边杨柳麴尘丝。立马凭君剪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明刻本《唐词纪》卷一)
符载
符载(七六○--?),字厚之,自称庐山山人。郡望武都(今属甘肃),家于蜀郡(今四川成都)。
德宗建中初,隐居庐山。贞元中,李巽为江西观察使,荐其材,授奉礼郎为南昌军副使。继辟西川节度使韦皋掌书记,泽潞郄士美参谋。历协律郎、监察御史。元和中卒,段文昌志其墓。有集不传。事迹据《唐诗纪事》卷五一、《郡斋读书志》卷一八。(符载一作苻载,岑仲勉《跋唐摭言》以为应作‘苻载’)
符载作品一首,据康熙本《古今词话》录存,参校丁本《升庵诗话》、康熙本《全唐诗》。
【甘州歌】
月里嫦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康熙本《古今词话·词话》上卷引《乐府衍义》)
王建
王建作品二首,据康熙本《古今词话》录存,参校宋本、席本《王建诗集》、明本《唐王建诗集》、毛本《王建诗》、嘉靖本《万首唐人绝句》。
【江南春】
良人早朝夜半起,樱桃如珠露如水。下堂把火送郎归,移枕重眠晓窗里。(康熙本《古今词话·词话》上卷)
【字字双】
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寞寞离人家。(康熙本《古今词话·词辨》上卷)
令狐楚
令狐楚(七六六--八三七),字壳士,敦煌(今属甘肃)人。德宗贞元七年(七九一)登进士第,桂管观察使王拱爱其才,聘为从事。宪宗元和初,拜右拾遗,改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历官中书舍人、华州刺史。穆宗长庆间,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敬宗即位,为河南尹、兼御史大夫。文宗大和二年(八二八),徵为户部尚书,历官东都留守、河东节度使。七年(八三三),入为吏部尚书。九年,守尚书左仆射,封彭阳郡开国公。开成二年卒,年七十二。谥文。《旧唐书》卷一七二、《新唐书》卷一六六有传。另参《唐才子传校笺》卷五。
令狐楚作品二首,据明刻本《唐词纪》录存,参校宋本《乐府诗集》。
【长相思】
君行登陇上,妾梦在闰中。玉箸千行落,银床一夕空。
【又】
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朦胧残梦里,独自在辽西。(以上百明刻本《唐词纪》卷一二)
李涉
李涉(七六九?--?),自号清溪子,洛阳(今属河南)人。早岁客居梁园,因避兵乱,与兄李渤卜居庐山白鹿洞。后徙居终南山。宪宗元和初,辟为陈许节度使从事,入为太子通事舍人。元和六年(八一一),贬为峡州司仓参军。穆宗长庆元年(八二一)遇赦还京任职。敬宗宝历元年(八二五),由太学博士流康州。后归洛阳,隐居以终。有《李涉诗集》,不传。存诗一卷。事迹据《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校笺》卷五。
李涉作品六首,据丛刊本《才调集》录入四首,校以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