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4-词集

6-全史宫词-清-史梦兰-第75页

吴音,才思敏捷,凡所调戏,应对如流。复以诗嘲之,陆亦酬和。六宫大喜,例外别赐宫锦十段,并楞伽瓶唾盂以赏之。内人诗云:“十二层楼倚碧空,凤鸾相对立梧桐,双成走报监门卫,莫使吴入汉宫。”或谓内学士宋若兰、宋若昭姊妹所作,陆酬曰:“粉面仙郎选圣朝,偶逢秦女正吹箫,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鸟鸢噪鹊桥。”顺宗女,云阳公主下嫁刘士泾。
【宫词】藏真岛下暗香浮,换骨仙醪泛玉瓯。稳坐龙床鳞甲动,一团蝇虎舞梁州。
  【简释】《太平广记》载,宪宗好神仙之术,宫中刻木作海上三山,号“藏真岛。”每日焚凤脑香,以祀。
  《云仙杂记》载,宪宗采凤李花,酿换骨醪。(又)载,韩志和有道术,宪宗时献一龙床,坐则鳞甲皆动。又于御座前,以蝇虎子数十分队,舞《凉州曲》,皆中音节。
【宫词】遍倚屏风看御章,儒臣直阁日初长。天厨新进麒麟草,口敕先煎学士汤。
  【简释】《旧唐书·宪宗纪》载,元和四年七月朔,御制前代君臣事迹十四篇,书于六扇屏风。是月,出书屏以示群臣。
  《云仙散录》载,元和时,馆阁汤饮待学士者,煎麒麟草。
【宫词】宫花零落委边尘,石上崇徽迹尚新。黼座朗吟戎昱句,大臣应愧议和亲。
  【简释】《买愁集》载,仆固怀恩女,年十八,能解音律,代宗册为“崇徽公主”,远嫁吐蕃。泣别时,手把石上,遗恨不消。
  《云溪友议》载,宪宗朝,以北狄频侵边境,大臣奏议和亲。帝吟戎昱咏史诗云:“汉家青史内,计拙是和亲。”大臣遂息和戎之论。
【宫词】东风吹透雪花泥,帐底香云谨护庇。括取芳菲归御路,春光应为驻时余。
  【简释】《清异录》载,穆宗喜华丽,所建殿阁,以纸膏胶水调粉饰墙,名“雪花泥”。又一等鳔青和丹砂末,谓“长庆赤”。
  《云仙杂录》载,穆宗每宫中花开,则以重顶帐蒙蔽栏槛,置惜春御史掌之,号曰“括香。”
【宫词】紫箫声歇玉阶凉,寂寞青宫抱恨长。乐部偶翻金缕曲,旧人谁及杜秋娘。
  【简释】《杜牧杜秋娘诗序》载,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后锜叛,灭籍之,入宫有冠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母。皇子壮封漳王,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己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削,秋因归故乡。诗云:“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又云:“金阶露新重,闲捻紫箫吹。”李锜长唱《金缕衣》辞。
【宫词】玉貌承恩新赐奇,墨书粉画认依稀。尚宫女传辉彤管,无那君王爱诨衣。
  【简释】《云仙杂记》载,唐穆宗以元绡白书、素纱墨书为衣服,赐承幸宫人,皆淫鄙之辞,时号“诨衣”。
  《新唐书·后妃传》载,尚宫宋若昭,贝州清阳人,父廷芬,能词章。生五女,皆警慧善属文。长若兰,次若昭、若伦、若宪、若荀。兰、昭文尤高。若兰著“女论语”十篇,大抵准论语,以韦宣文君代孔子曹大家等,为颜冉推明妇道所宜。若昭又为“传申”释之。元和末,若兰卒,穆宗以若昭拜尚书,嗣若兰所职。历宪、穆、敬三朝,皆呼“先生”。后妃与诸王、公主,率以师礼见之。
【宫词】千叶花开香色殊,夜深扑得玉腰奴。绛丝绊脚光生鬓,胜似滕王旧蝶图。
  【简释】《杜阳杂编》载,穆宗殿前,种千叶牡丹。及花开,宫中每夜有黄白蛱蝶万数,飞集花间,达旦方去。上令张罗宫中,得数百于殿内,纵嫔御追捉,以为娱乐。迟明视之,则皆金玉也。内人争以绛缕绊其脚,以为首饰。其后,开宝厨覩金钱玉犀之内,有蠕蠕动,将有化为蝶者,宫中方觉焉。
  《酉阳杂俎》载,滕王蛱蝶图有“江夏斑”、“大海眼”、“小海眼”、“村里来”、“菜花子”等蝶名。
  《唐王建宫词》载,“宫中数日无呼唤,胜得滕王蛱蝶图”。
【宫词】宫花娇护醉芙蓉,歌舞归来宝帐重。香箭风流争笑接,一团龙麝著衣浓。
  【简释】《杜阳杂编》载,宝历二年,浙东贡舞女二人,一曰“飞鸾”,二曰“轻凤”。每歌罢,上令藏之金属宝帐,恐怕被风吹之。宫中暗语曰:“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
  《清异录》载,宝历中,帝造纸箭,贮龙麝香末。每宫嫔群聚,帝射之。中者浓香触体,了无害处,宫中名称“风流箭”。
【宫词】雪晴北苑猎骢疾,裘上浮光映日迷。薄暮不须施蜡烛,腰间常佩夜明犀。
  【简释】《杜阳杂编》载,敬宗宝历中,南粤进浮光裘。上衣之,以猎北苑。(又)载,南昌进夜明犀,上令解为腰带。每游猎,夜不施蜡烛,有如昼日。
【宫词】水涨虚亭放鸭天,火云赫赫搅人眠。御厨分得清风饭,半饷提缸浸冷泉。
  【简释】《旧唐书·文宗纪》载,太和元年,毁升阳殿东放鸭亭,敬宗时所造也。
  《清异录》载,宝历元年,内出清风饭制度,赐御庖。令造进法用水晶饭,龙精粉、龙脑末、牛酪浆,调毕入金提缸,垂下水池,待其冷透,供进。唯天大暑时,方作。
【宫词】马球驴鞠两棚支,罨画轻衫漾晚飔。三殿灯光明似昼,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