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3-诗集

43-诗纪匡谬-清-冯舒-第3页

作明是逢原托之古人也若于忽操可称龎公则后三篇何不并称列子惠子孔子乎妄作欺人真可忿有一少年谓予曰安知非今本王令集反借此篇予曰王令集不足信宋文鉴家家有之何以亦载此篇亦题王令乎愚人之一作弦惑难解如此
练时日
汉书练时日等俱列在章左曰练时日一帝临二足知郊祀歌是此十九篇之题而练时日等则以此分章亦如所谓学而为政耳自郭氏乐府首列郊祀歌之题移置练时日等为次行诗纪因之后人遂习而不察锺伯敬批曰造题古奥岂不寃杀若然则学而二字更竒崛矣
雁门太守行
宋书上列洛阳行三字下列雁门太守行五字明是洛阳行是此诗之题而雁门太守行为此篇之调也以今日南曲之体辟之则雁门太守行者如所谓梁州序念奴娇耳命调则同赋题各异自郭氏乐府始去洛阳行三字而举世眯目疑其以雁门太守歌洛阳令矣又王僧虔伎録云雁门太守行歌古洛阳令一篇亦可知古之雁门太守行不独此一篇但被之管弦则此篇耳余如短歌行之对酒西伯燕歌行之秋风别日俱如此类宋书甚明学者可捡对也
斜柯西北眄
乐府玉台俱作斜柯文人袭用不少自诗纪改作斜倚诗删因之而此字亡矣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逐小姑如我长
按此四句是顾况弃妇诗宋本玉台无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逐十字乐府诗集左克明乐府亦然其増之者兰雪堂活字玉台始也初看此诗似觉少此十字不得再四寻之知竟是后人妄添何以言之逋翁一代名家岂应直述汉诗可疑一也逋翁诗云及至见君归君归妾已老则扶床之小姑何怪如我此诗前云共事三二年始尔未为久则何得三年未周长成遽如许耶正是后人见逋翁词妄増入耳幸有诸本可以确证今苏郡刻左氏乐府反据诗纪増入更隔几十年不可问矣书之日就散亡可为浩叹
匡衡歌
汉书但云为之语耳不称歌也凡曰謡曰歌曰谚曰称曰语古并通用然须各还其本字可以兼载不得妄改
拟苏李録别诗
文苑但称録别诗艺文往返杂叙并无拟字大苏妄断为六朝拟作足知大苏已前并不疑为后人所拟也此字亦是诗纪所加世人遂谓骨肉縁枝叶等篇为苏李原诗灿灿三星等为六朝拟作矣妄生间界可叹可悲
红尘蔽天地篇
按古文苑止载二句下缺文选李善本西都赋注亦载二句蔽字作塞已下十二句升庵诗话云出修文御览此书亡来已久所不敢信然以文义考之首云白日何冥冥何得遽接云招揺西北指天汉东南倾耶 短褐中无绪带断续以绳二句别见御览绪作絮又小谢诗曰泻酒置井中谁能辨斗升合如杯中水谁能辨淄渑今直合作二句无论惠连必无剿袭之病可得谓之文理通备否
藳砧等篇
俱无的时代此亦古辞也
古乐府兰草自然香
此诗见刊谬正俗题作古艶歌然作言第三句作十月腰鎌起亦无的时代
两头纎纎青玉玦
此诗王建集有之不得谓为汉诗也
文帝秋胡行
泛水緑池末四句本是善哉行本辞或魏文自移入秋胡调中或乐人填词或荀朂所撰定俱不可知不必注见善哉行也临髙台亦然
子建闺情
此诗见艺文美妇人部无题今本曹集不足据也
赠侍中王粲四言诗
北堂书钞作诔艺文有子建王侍中诔虽无此四句文体却近决非诗也
徐干室思 杂诗
按乐府诗集云徐干室思诗其第三章曰自君之出矣宋孝武自君之出矣金翠闇无精诗艺文亦题拟室思则此诗之为室思无疑也今遽以前五篇为杂诗而独以人靡不有初当室思误也
程晓
艺文晋程晓业与傅玄赠答自应入晋
阮籍咏懐
四言共十四首江阴朱子儋本尚有之今并删去何也
司马懿燕饮歌
晋书云髙祖伐公孙渊过温见父老故旧燕饮累日怅然有感作歌曰无燕饮之题也乐府诗集八十五巻有此篇亦曰晋髙祖歌
成公绥行诗一云途中作
艺文在行旅部无题舍艺文无别出不知所谓行诗途中作者何出
傅玄和秋胡行
按玉台题和班氏诗似拟咏史之作也故曰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直作史家案断语今作秋胡行乃是误读乐府诗集所致原夫郭氏之书聚诗集之乐府立名之意已主广收故凡乐府之题例俱取入青青河畔草即系之饮马长城窟日出东南隅即系之陌上桑例曰同前而不别出本题然作者各为题目岂得槩删为乐府诗集则可为诗纪则不可
饮马长城窟行
玉台乐府俱无梦君结同心四句艺文所载至旷如参与商而止未知后四句何人所増
董桃行歴九秋篇
冯纪注云玉台新咏以前十首为简文按玉台新咏第九巻有此诗俱题傅玄不得因选诗拾遗而疑之也
苦雨 苦热 天行歌
俱见艺文俱无题天行歌亦然
陆机吴趋行
此诗乐府明注无名氏士衡别有一篇
张翰杂诗二首
第一首见文选第二首俱出艺文言志部东邻有一树六句为一首忽有一飞鸟六句又为一首俱无题
翔风
王子年拾遗记及太平广记俱翾风今坊本拾遗从艶异编改
郭璞赠潘尼
见艺文衣冠部次陆机赠潘尼后未必即赠潘也
杨方合欢诗二首杂诗三首
乐府诗集作合欢诗五首玉台第三巻有此诗亦总五首今曰玉台后三首作杂诗恶板所误也
庾阐游仙诗四首同前六首
此诗艺文并载今移第一第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