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3-诗集

28-御览诗-唐-令狐楚-第1页

御览诗 唐 令狐楚
提要
御览诗
提要
《御览诗》一卷,一名《唐歌诗》,一名《选进集》,一名《元和御览》,唐令狐楚编。楚字谷士,宜州华原人,贞元七年登进士第,桂管观察使王拱辟入幕,后历辟太原节度判官,召授右拾遗,官至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左仆射,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于官,事迹具《唐书》本传。是书乃宪宗时奉敕编进,其结衔题“翰林学士、朝议郎、守中书舍人”,考楚本传,称皇甫钅尃与楚厚善,荐为翰林学士,进中书舍人,元和十二年,裴度以宰相领彰义节度使,楚草制,其词有所不合,停楚学士,但为中书舍人,则此书之进在元和十二年以前也。陆游《渭南文集》有是书《跋》曰:“右《唐御览诗》一卷,凡三十人,二百八十九首,元和学士令狐楚所集也。”案:卢纶《墓碑》云:“元和中章武皇帝命侍臣采诗,第名家得三百十一篇,公之章句奏御者居十之一。”今《御览》所载纶诗三十二篇,正所谓居十之一者也。据此,则《御览》为唐旧本不疑。然碑云“三百十一篇”,而此才二百八十九首,盖散佚多矣,云云。此本人数、诗数均与游所《跋》相合,盖犹古本,所录惟韦应物为天宝旧人,其馀李端、司空曙等皆大历以下人;张籍、杨巨源并及于同时之人,去取凡例,不甚可解。其诗惟取近体,无一古体,即《巫山高》等,之用乐府题者,亦皆律诗。盖中唐以后,世务以声病谐婉相尚,其奋起而追古调者,不过韩愈等数人。楚亦限于风气,不能自异也。本传称楚于笺奏制令尤善,每一篇成,人皆传讽,《旧唐书李商隐传》亦称楚能章奏,以其道授商隐,均不称其诗。《刘禹锡集》和楚诗,虽有“风情不似四登坛”句,而今所传诗一卷,惟《宫中乐》五首,《从军词》五首,《年少行》四首,差为可观,气格色泽,皆与此集相同。盖取其性之所近,其它如《郡斋咏怀诗》之“何时羾阊阖”,《九日言怀诗》之“二九即重阳”,《立秋日悲怀诗》之“泉终闭不开”,《秋怀寄钱侍郎诗》之“燕鸿一声叫”,《和严司空落帽台宴诗》之“马奔流电妓奔车”,《郡斋栽竹诗》之“退公闲坐对婵娟”,《青云干吕诗》之“瑞容惊不散”,《讥刘白赏春不及》之“下马贪趋广运门”,皆时作鄙句;而《赠毛仙翁》一首,尤为拙钝,盖不甚避俚俗者。故此集所录如卢纶《送道士诗》,《驸马花烛诗》,《郑鏦邯郸侠少年诗》,《杨凌阁前双槿诗》,皆颇涉俗格,亦其素习然也。然大致雍容谐雅,不失风格,上比《箧中集》则不足,下方《才调集》则有馀,亦不以一二疵累,弃其全书矣。
御览诗
○刘方平【十三首】
秋夜思
旅梦何时尽,征途望每賖。晩秋淮上水,新月楚人家。■〈犭员〉啸空山近,鸿飞极浦斜。明朝南岸去,言折桂枝花。
泛舟
林塘夜发舟,虫响荻飕飕。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岁华空复晩,乡思不堪愁。西北浮云外,伊川何处流。
折杨枝
官渡初杨栁,风来亦动摇。武昌行路好,应为最长条。叶暎黄鹂夕,花繁白雪朝。年年攀折意,流恨入纎腰。
班媫妤
夕殿别君王,深宫月似霜。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惟留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新春
南陌春风早,东邻曙色斜。一花开楚国,双燕入卢家。眠罢梳云髻,妆成上锦车。谁知如昔日,更浣越溪纱。
采莲
落日晴江里,荆歌艶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乗潮。
京兆眉
新作蛾眉样,谁将月里同。有来凡几日,相效满城中。
春雪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
望夫石
佳人成古石,藓驳覆花黄。犹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妆。
送别
华亭霁色满今朝,云里樯竿去转遥。莫怪山前深复浅,清淮一日两回潮。
夜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緑窗纱。
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晩,梨花满地不开门。
代春怨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栁千条尽向西。
○皇甫冉【十六首】
江山留别【原题润州南郭留别】
萦逥枫叶岸,留滞木兰桡。呉岫新经雨,江天正落潮。故人劳见爱,行客自无聊。君问前程事,孤云入剡遥。
巫山髙
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
长安路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髙楼临积水,复道出繁花。惟有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送客
旗鼔军威重,闗山客路赊。待封甘度陇,回首不思家。城上春风晩,营中瀚海沙。河源虽万里,音信寄来查。
温汤即事
天仗星辰转,霜风景气和。树含温液润,山入缭垣多。丞相金钱赐,平阳玉辇过。鲁儒求一谒,无路独如何。
送节度赴朔方【原题作送常大夫加散骑常侍赴朔方】
故垒烟尘后,新军河塞间。金貂宠汉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