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3-诗集

26-宋诗钞-清-吴之振-第685页

,开门便见投。闲中多事在,一日一梳头。
暮归
山色偏宜暮,桐声小作秋。人行溪侧畔,天在树梢头。学懒真成懒,知休却得休。遣愁愁不去,愁尽自无愁。
晓望
暑退谁当忆,秋生喜此逢。荒林失轻雾,寒日上危峰。忽有吟边兴,忘看镜里容。不须兼鲍谢,始得擅诗宗。
午睡起
过雨馀秋暑,移床拣午凉。小风吹醉面,凛气忽如霜。日脚何曾动,桐阴有底忙。倦来聊作睡,睡起更苍茫。
秋晚过泉口
日色全无热,秋凉不似初。行人惊翡翠,掠水度芙蕖。平野一回顾,远山千有馀。谁令贪眺望,却道废看书。
丰中小憩
归路元无远,行人倦自迟。野香寒蝶聚,秋色老枫知。得得逢清荫,休休憩片时。江山岂无意,邀我觅新诗。
过刘村江
波走痕痕日,江呈岸岸秋。清流堪数石,浅涉不须舟。野菊知何喜,迎风舞未休。归途愁欲暮,未暮我何愁。
题刘朝英进斋
灯火三更雨,诗书一古琴。惟愁脚力软,未必圣门深。莫笑云端树,初如涧底针。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心。
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
决曹据案尘似海,高阁退食心如冰。夜将官本校家本,万山围里短檠灯。能文未得傲能吏,好官不应博丁字。何时着脚最高层,目送归鸿挥绿绮。
岁晚出城
温饱能消底,奔忙自作痴。平生脚已茧,今日鬓将丝。山刻霜馀骨,梅横水底枝。只嫌长落莫,不道许幽奇。
至鹧鸪洞
岸冻树逾瘦,日高林始明。瑶草密如积,玉泉中暗鸣。初至心为动,欲归脚还停。江湖千万峰,穿侬两鞋青。如何鹧鸪岭,咫尺来未曾。
寄张钦夫二首
佳郡才佳政,留中即好音。还将著书手,拈出正君心。岳麓风霜饱,修门雨露深。登庸何恨晚!廊庙要山林。
工瑟曾缘利,鸣琴岂负予。发於贫里白,诗亦病来疏。知己俱霄汉,孤踪且簿书。三年知免矣,一饱会归欤。
和谢昌国送管相士韵
半世缘痴自作劳,万人争处我方逃。怜渠识尽公卿得,一马归来骨转高。
庚戌正月送罗季同游学未川
眼边相识蚕样密,如子岁寒万才一。我往西山子义山,老衰一别堪三年。外舅阴功不知数,诸孙太半廊庙具。学文先要学忍饥,明年看子刺天飞。
过秀溪长句
去年来此上巳日,今年重来未寒食。临溪照影老自羞,惭愧春光尚相识。秀溪何许好春容?最是溪深树密中。海棠开尽却成白,桃花欲落翻深红。
题荐福寺
千山底里着楼台,半夜松风万壑哀。晓起巡檐看题壁,雨声一片隔林来。
晚过黄洲铺二绝
数峰残日紫将销,一片新秧绿未交。道是今年春水小,涨痕也到岸花梢。
仆夫已倦路犹赊,脚底残劳眼底佳。绿锦堆中半团雪,千枫拥出一桐花。
过白沙渡得长句呈澹庵先生
收红拾紫消几许,也费一春强半雨。不辞长江万波阻,来听先生夜深语。尚忆向来侍樽俎,微雪斜飞小梅吐。先生半酣染霜兔,金章玉句空万古。今年寒食还相聚,明年寒食知何处?只道先生押班去,不道门生折腰苦。
长句寄周舍人子充
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语博好官。又告君王觅闲散,要读短檠三万卷。州家新画瑞雾图,渠莫错认倚关渠。青原两公复双起,山川出云不在此。自怜无地寄病身,四海知己非无人。老穷只是诗困我,春色撩人又成句。
浅夏独行奉新县圃
我来官下未多时,梅已黄深李绿肥。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栋花飞。
登清心阁
苦遭好月唤登楼,脚力虽慵不自由。上得金梯一回首,冰轮已过树梢头。
立秋后一日雨天欲暮小立问月亭
雨后林中别样凉,意行幽径不知长。风蝉幸自无星事,强为闲人报夕阳。
七月十二日夜登清心阁
小楼秋夜月明底,仰不见天惟见水。岸巾独立四无人,白月青天伴杨子。谁知横玉作秋声,一声吹尽九陌尘。月轮半仄吾未睡,楼角风生凉杀人。
中秋后一夕登清心阁二首
昨夜云为祟,今宵月始妍。如何一日隔,便减半分圆。影里偏宜竹,光中不剩天。客来休遣去,我醉正无眠。
秋夜真成昼,西山却在东。吹高半轮月,正赖一襟风。清景今年过,何人此兴同?青天忽成纸,似欲借诗翁。
豫章江皋二绝句
幸自轻阴好片秋,如何馀热未全休。大江欲近风先冷,平野无边草亦愁。
只今秋稼满江郊,犹记春船掠屋茅。可是北风寒入骨,荻花争作向南梢。
归自豫章复过西山
一眼苕花十里明,忽疑九月雪中行。我行莫笑无驺从,自有西山管送迎。
诏追供职学省晓发鸣山驿
数店疏仍密,千峰整复斜。冰痕犹带浪,霜草自成花。录录堪朝列,星星已鬓华。帝城万事好,得似早还家。
登乌石寺
回头身忽在树杪,一览千山万山小。怪崖不落欹欲摧,令人仰看怯眼开。小亭解事知侬倦,翼然飞出青山半。上头最上却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