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类聚》八十六作咏雪里梅诗。《诗纪》九十九。)
【五洲夜发诗】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本集。《类聚》二十七作夜发诗次晚泊五洲诗后。《诗纪》九十九。)
【咏鹤】
依池屡独舞。对影或孤鸣。乍动轩墀步。时转入琴声。(○《初学记》三十。万花谷四十作阴铿诗。《诗纪》九十九。)
陆山才
〈山才。字孔章。吴郡人。历散骑常侍。迁西阳、武昌二郡太守。天康元年卒。年五十八。〉
【刻吴阊门诗】
〖南史曰:张彪为东阳州刺史。征剡。遣沈泰等助谢岐居守。泰反与岐迎陈文帝入城。彪因其未定。逾城而入。陈文帝遂走。彪复城守。沈泰复说陈文帝遣章昭达领兵购之。彪被劫杀。彪友吴中陆山才嗟泰等翻背。刻吴阊门为诗一绝云。〗
田横感义士。韩王报主臣。若为留意气。持寄禹川人。(○南史张彪传。《诗纪》九十二。)
陈诗卷二
周弘正
〈弘正。字思行。汝南安成人。仕梁历太学博士、国子博士、黄门侍郎、太常卿、都官尚书。陈受禅。授太子詹事。迁侍中、国子祭酒。进尚书右仆射。太建六年卒。年七十九。有《周易》义疏十六卷、孝经私记二卷、《庄子》内篇讲疏八卷、集二十卷。〉
【答林法师诗】
客行七十岁。岁暮远徂征。寒云结不解。陇水冻无声。君看日近远。为忖长安城。(○《类聚》二十九。《初学记》十八作江总同庾信答林法师诗。《诗纪》百一。)
【学中早起听讲诗】
诘朝参下座。闲步出重闱。北堂月稍隐。南枝鹤已飞。早霜垂霭霭。初雾上霏霏。严唱虽罢柝。高门尚掩扉。既伤年绪促。复嗟心事违。平生爱山海。宿昔特精微。未解轻身去。唯应下第归。(○《初学记》二十一。《诗纪》百一。)
【还草堂寻处士弟诗】
四时易荏苒。百龄倏将半。故老多零落。山僧尽凋散。宿树倒为查。旧水侵成岸。幽寻属令弟。依然归旧馆。感物自多伤。况乃春莺乱。(○《类聚》三十六。文苑英华二百三十。《诗纪》百一。)
【入武关诗】
武关设地险。游客好邅回。将军天上落。童子弃繻来。挥汗成云雨。车马飏尘埃。鸡鸣不可信。未晓莫先开。(○《类聚》六。《初学记》七。《诗纪》百一。)
【和庾肩吾入道馆诗】
石桥有旧路。灵室俨众仙。菊潭溜馀水。丹灶起残烟。桃花经作实。海水屡成田。逆愁归旧里。追问斧柯年。(○《类聚》七十八作和庾肩吾诗。次庾肩吾道馆诗下。文苑英华二百二十六作和庾肩吾入道士馆。《诗纪》百一。)
【看新婚诗】
莫愁年十五。来聘子都家。婿颜如美玉。妇色胜桃花。带啼疑暮雨。含笑似朝霞。暂却轻纨扉。倾城判不赊。(○《类聚》四十。《初学记》十四。《诗纪》百一。)
【名都一何绮诗】
名都宫观绮。金璧藻华珰。吹台望鳷鹊。舞殿接披香。绣毂游丹水。凋辇出平阳。陆离徒照眼。何解忧人伤。(○《类聚》六十一。《诗纪》百一。)
【咏石鲸应诏诗】
石鲸何壮丽。独在天池阴。骞鳍类横海。半出似浮深。吞航本无日。吐浪亦难寻,圣帝游灵沼。能怀跃藻心。(○《类聚》六。《诗纪》百一。)
【咏老败斗鸡诗】
少壮摧雄敌。眄视生猜忌。一随年月衰。摧颓落毛驶。闲观春光满。东郊草色异。无复先鸣力。空馀擅场意。(○《类聚》九十一。《初学记》三十。《诗纪》百一。)
【陇头送征客诗】
朝霜侵汉草。流沙度陇飞。一闻流水曲。行住两沾衣。(○《类聚》二十九。《诗纪》百一。)
【咏歌人偏得日照诗】
斜光入丹扇。的的最分明。欲持照凋栱。仍作绕梁声。(○《初学记》十五。《诗纪》百一。)
【咏班竹掩团扇诗】
齐纨将楚竹。从来本相远。将申湘女悲。宜并班姬怨。(○《初学记》二十五。万花谷续七作周弘正诗。《诗纪》百一。)
【於长安咏雁诗】
南思洞庭水。北想雁门关。稻粱俱可恋。飞去复飞还。(○《类聚》九十一作周庾信咏雁诗。《初学记》三十。《诗纪》百一。)
【赠韦A66诗】
德星犹未动。真车讵肯来。(○《御览》四百八引后《周书》。)
周弘让
〈弘让。弘正弟。隐居茅山。晚仕侯景。为中书侍郎。获讥于世。承圣初为国子祭酒。陈天嘉中。领太常卿。〉
【留赠山中隐士诗】
行行访名岳。处处必留连。遂至一岩里。灌木上参天。忽见茅茨屋。暧暧有人烟。一士开门出。一士呼我前。相看不道姓。焉知隐与仙。(○《类聚》三十六作无名诗。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二。《诗纪》百一。)
【春夜醮五岳图文诗】
夜静琼筵谧。月出杏坛明。香烟百和吐。灯色九微清。五岳移龙驾。十洲回凤笙。目想灵人格。心属羽衣轻。蕙肴荐神享。桂醑达遥诚。熙然聊自得。挹酒念浮生。(○《初学记》十三。《诗纪》百一。)
【赋得长笛吐清气诗】
〖《诗纪》云。魏文帝善哉行。悲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