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7-诗藏 -03-诗集

7-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第395页

未敢进。畏欲比残桃。(○玉台新咏十。《诗纪》八十七。)
【咏眼诗】
含娇<月曼>已合。离怨动方开。欲知密中意。浮光逐笑回。(○《类聚》十七。《诗纪》八十七。)
【拟古诗】〖《诗纪》云。见何逊集。〗
少知雅琴曲。好听雅琴声。雅琴不可听。一听一沾缨。(○何水部集二。《诗纪》八十七。)
【咏日应令诗】
弭节驰旸谷。照槛出扶桑。园葵亦何幸。倾叶奉离光。(○《类聚》一。《初学记》一。文苑英华百五十一。《诗纪》八十七。又海录碎事一引光一韵。)
【望月诗】
轮光缺不半。扇形出将圆。流光照漭瀁。波动映沦涟。(○《类聚》一。《诗纪》八十七。)
【秋夜咏琴诗】
上宫秋露结。上客夜琴鸣。幽兰暂罢曲。积雪更传声。(○《初学记》十六。文苑英华二百十二。
万花谷后三十二作刘考绰诗。《诗纪》八十七。)
【赋得始归雁诗】
洞庭春水绿。衡阳旅雁归。差池高复下。欲向龙门飞。(○《类聚》九十一。《初学记》二十。万花谷后四十作刘孝绰诗。《诗纪》八十七。)
【元广州景仲座见故姬诗】〖杂言○《诗纪》云。一作代人咏见故姬。〗
留故夫。不歭<止屠>。别待春山上。相看采蘼芜。(○玉台新咏九。《诗纪》八十七。)
梁诗卷十七
刘缓
〈缓。字含度。昭子。大同初。历安西湘东王记室。除通直郎。六年。迁镇南湘东王中录事卒。有集四卷。〉
【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诗】
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何关别有物。还是倾城人。经共陈王戏。曾与宋家邻。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粉光犹似面。朱色不胜唇。遥见疑花发。闻香知异春。钗长逐鬟髲。袜小称腰身。夜夜言娇尽。日日态还新。工倾荀奉倩。能迷石季伦。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玉台新咏八。《类聚》十八作咏倾城人诗。《诗纪》九十。)
【江南可采莲】
〖古辞曰:江南可采莲。因以为题云。〗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楫小宜回迳。船轻好入丛。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类聚》八十二。《乐府诗集》二十六。《诗纪》九十。)
【看美人摘蔷薇诗】
新花临曲池。佳丽复相随。鲜红同映水。轻香共逐吹。绕架寻多处。窥丛见好枝。矜新犹恨少。将故复嫌萎。钗边烂熳插。无处不相宜。(○《类聚》八十一。合璧事类别集三十一作梁刘瑗诗。《诗纪》九十。)
【奉和玄圃纳凉诗】
清气流暄浊。非关狭室中。当由小堂上。自有大王风。樵螟动兰室。神飚起桂丛。披襟深睿赏。曲卷何由同。(○《类聚》五。《诗纪》九十。)
【和晚日登楼诗】
所以登台榭。正重接烟霞。长丝触栏断。归鸟避窗斜。俯巢窥暝宿。临树摘高花。百雉时方晚。九层光尚赊。(○《类聚》二十八作刘绥。文苑英华三百十一。《诗纪》九十。又榆林诗话作刘绶诗。引霞一韵。○逯按。《颜氏家训》云。刘縚、缓、绥兄弟。并为名器。则此诗当为刘绥所作。绶亦绥之讹。)
【杂咏和湘东王诗三首】
【秋夜】
楼上起秋风。绝望秋闺中。烛溜花行满。香燃奁欲空。徒教两行泪。俱浮妆上红。(○玉台新咏八。《类聚》三十二作秋闺诗。《诗纪》九十。)
【寒闺诗】〖纪作冬宵。〗
别后春池异。荷尽欲生冰。箱中剪刀冷。台上面脂凝。纤腰转无力。寒衣恐不胜。(○玉台新咏八。《类聚》三十二作闺怨诗。《诗纪》九十。)
【冬宵】〖《诗纪》作寒闺。〗
不堪寒夜久。夜夜守空床。衣裾逐座褶。钗影近灯长。无怜四幅锦。何须辟恶香。(○玉台新咏八。《诗纪》九十。)
【左右新婚诗】〖《诗纪》云。诗汇作刘缓。〗
小史如初日。得妇类行云。琴声妾曾听。桃子婿经分。蛾眉参意画。绣被共笼薰。偏增使君妒。无趣遣相闻。(《诗纪》云。律祖作可怜双美合。休使恼使君。○《类聚》四十。《诗纪》九十。○逯按。此以下三篇《诗纪》作刘瑗作。今并入刘缓集。)
【在县中庭看月诗】
移榻坐庭阴。初弦时复临。侍儿能劝酒。贵客解弹琴。柏叶生鬟内。桃花出髻心。月光移数尺。方知夜已深。(○《类聚》一、文苑英华百五十二并作刘瑗。《诗纪》九十。)
【新月诗】
仙宫云箔卷。露出玉帘钩。清光无所赠。相忆凤凰楼。(○事文《类聚》前集二作刘瑗。《诗纪》九十。)
【游仙诗】
税驾倚扶桑。逍遥望九州。二老佐轩辕。称戈戮蚩尤。功成弃之去。乘龙上丹丘。天上见玉皇。寿与天地休。俯视昆仑宫。五城十二楼。王母何窈<耳少>。玉质清且柔。扬袂折琼芳。寄我天东头。相思十万岁。太运浩悠悠。安以知吾道。日月不能周。寄音青鸟翼。谢尔碧海流。(○文苑英华二百二十五。)
刘孺
〈孺。字孝稚。彭城人。起家中军法曹行参军。镇军沈约引为主簿。累迁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大通二年。迁散骑常侍。三年。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