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厝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八里。
头前厝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八里。
后厝子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八里。
北■〈氵卡〉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八里。
磁窖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八里。
上饭店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八里。
顶店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八里。
铁砧山脚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八里。
知高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八里。
六份子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八里。
前湖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九里。
后湖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九里。
上高园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九里。
下高园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九里。
马鸣埔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九里。
南埔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九里。
牛埔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九里。
风空吼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五十九里。
营盘口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六十里。南与台湾交界。
埔姜林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六十里。
甲六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六十里。南与台湾交界。
横圳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六十里。
顶溪洲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六十里。
龟壳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六十里。西临海。
顶脚踏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六十里。西临海。
下脚踏庄在县治之西南,距城六十里。南与台湾交界,西临海。
——以上八十三庄,俱在大甲堡内。
番社
猫阁社距县南六里。男女共二百八十余丁口;屯丁三十名。
新港社距县北八里。男女共一千余丁口;屯丁五十二名。
后垄社距县北九里。男女共三百余丁口;屯丁三十九名。
吞霄社距县西南三十二里。男女共一百八十余丁口;屯丁二十五名。
苑里社距县西南四十二里。男女共一百八十余丁口;屯丁一十二名。
房里社距县西南四十四里。男女共一百八十余丁口;屯丁四十四名。
大甲东社距县西南五十五里。男女共一百五十余丁口;屯丁七十二名。
大甲西社距县西南五十六里。男女共一百余丁口;屯丁四十名。
日南社距县西南四十八里。男女共一百余丁口;屯丁七十四名。
日北社距县西南四十五里。男女共一百五十余丁口;屯丁七十名。
猫盂社距县西南三十五里。男女共八十余丁口;屯丁八名。
双寮社距县西南四十七里。男女共一百七十余丁口;屯丁四十二名。
双寮东势社距县西南四十七里。男女共一百余丁口;屯丁四十四名。
——以上一十三社,皆久化之番。其饮食、衣服,与齐民无异。
麻里力社距县东三十余里。
沙力社距县东三十余里。
石角社距县东三十余里。
耶丹社距县东三十余里。
雪麻歹社距县东三十余里。
瓦丹社距县东三十余里。
卫社距县东三十余里。
云保岩社距县东三十余里。
违迷力社距县东三十余里。
沙向社距县东三十余里。
大目淮社距县东三十余里。
查那角社距县东三十余里。
下楼社距县东三十余里。
八卦力社距县东二十余里。
舌牙苔社距县东二十余里。
沙雾落社距县东二十余里。
马凹社距县东二十余里。
八力社距县东二十余里。
马那邦社距县东三十余里。
皆呐社距县东二十余里。
耶域社距县东二十余里。
水尾社距县东二十余里。
——以上二十二社,皆初化之番。其茹毛、饮血之俗,尚未尽除。
水利
猫里三■〈氵卡〉圳距县南三里。其水自龟头山溪引入,灌田八百余甲。
谨按:此圳,于龟头山下砌礜、留衔引水入圳。北行一里许,为内麻,溪洲庄;以木板横拦圳水,分作三缺流下,名为三■〈氵卡〉。共宽一丈三尺五寸,作为四百六十甲水,分灌维祥、嘉盛、南兴、中兴、西山、大田六庄等田八百余甲。中■〈氵卡〉计宽二尺六寸五分,有水七十二甲,专灌大田一庄。东■〈氵卡〉计宽四尺六寸五分,有水一百四十六甲,分灌维祥、南兴二庄。西■〈氵卡〉计宽六尺二寸九分,有水二百四十二甲,分灌中兴、西山、嘉盛三庄。其水额均照筑礜需费摊分,各于契内载明。查是礜计长八十丈;于乾隆二十年谢雅仁董理捐造。嘉庆十三年,谢廷耀董理重修。道光元年,刘献廷、谢魁光董理重修;并加造副礜一座,计长四十丈。十三年,刘佳宙董理重修。二十五年,吴德孚、谢方荣董理重修。咸丰二年,刘翰、谢锡纶董理重修。共计费银二万余圆,按照水甲摊派。其■〈氵卡〉面东西两边旱埔,向未均摊礜费,是以全无水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