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队前来,当将月眉山、大水窟各处克复。不料二十一日黎明,法逆分八路进攻,凶恶异常;我军不能抵敌,退守六、七堵。其月眉山一带并暖暖各处,均已失守。现在钦宪驻扎六堵,台北现拟商办守城事务。又闻吴春波军门自彰来,猛赴六堵见爵抚宪愿充前敌;未知准否」等情。各据此,职道伏查大水窟、暖暖一带均已失守,我军退扎五、六堵,则寇踞已宽,我防日蹙;台北大局,岌岌堪虞。若果军装、器械尽失,空拳赤手何以能支!理合飞报宪台察核;并恳迅委熟悉洋务大员赴沪采购军装、棚械等项,密雇商轮直由后山卑南进口、或由澎湖转运,俾资接济,免误戎机。再,所禀各节均据转报,是否确实,容再探明实在情形飞速禀报』等情。据此,除已摘录电请代奏外,相应将原禀录咨。为此合咨贵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请烦查照施行。
再,刘道前禀十九、二十两日月眉山失守情形,此间尚未接到。合并咨明。
--见「中法越南交涉档」一五八九(二八三二页)。
军机处交出詹事府右庶子龙湛霖和议虽成敌情叵测请预行防范抄折
三月初八日(四、二二),军机处交出詹事府右庶子龙湛霖抄折称:
为和议虽成,敌情叵测;恳预行防范,以备不虞。恭折密陈,仰祈圣鉴事。
窃臣伏读二月二十八日谕旨,中、法现拟修好,允准津约等因,钦此。当此财匮师殚、际可而止,仰见皇太后、皇上权衡时势,保境安民之心;莫名钦佩。但法人既欲修好,何难与我同时撤兵,以示无诈无虞。乃基隆、澎湖盘踞如故,敌情诡谲;难保非故留不了之局,为日后狡赖张本。譬犹两人斗殴,一人业已释手,而一人尚搤其吭不松;设非心存叵测,其谁信之!然已定之议无能挽回,而未然之防尚堪补救。自来各处办防,往往寇至则仓皇失措,寇去则泄沓如前。台湾孤处海中,尤非内地可比;海道一梗,援应俱穷。现在防营虽多,日久不敢一战;其兵将之不得力,大概可知。杨岳斌所部亦新集之士,未经战阵;于敌情敌势,究未深谙。滇、粤、关外撤回之军,屡次奏捷,敌人胆寒;良将劲兵置诸无所用武之地,殊属可惜!即防守边界,亦无须多人。拟请饬下左宗棠、杨岳斌、刘铭传等将台军不拘湘、淮,汰弱留强,稍节糜费;即于陈嘉、丁槐、王德榜、唐景崧、黄守忠、王孝祺诸将中,抽调数营渡台,以资熟手而厚兵丁。军火、器械,一面催取、一面制造,预备待用,务令足支一年。并恳饬下南、北洋及两广督臣乘此时海口解严,将应行接济者赶紧运送;不准狃于和议。稍存观望。饬下驻德使臣许景澄,将购定之「镇远」、「定远」铁甲船配齐管驾,克日相机驶回中国;即交杨岳斌统带,以期有备无患。抑臣更有虑者,刻下法人措词必曰「详悉条约议妥,即行退出」。迨至议约时,故意刁难,要我以万不能允之事,则条约终不得妥,基隆、澎湖亦终不得归。彼时我欲战,则被负约之名;不战,则有失地之患。坐受牵制,莫可如何!臣愚拟请饬下总理王大臣先向赫德询明,无论远近,究以何时为限;逾限不退,中国作何处置之法?如此言之在先,法人能如约退去固善,否尚可用力收回。不然,臣惧将来不战不可,战又不可。澎瑚为台南门户,无澎湖即无台南;而台北又岂能独存!今日之舍安南为保全台湾计者,他日并台湾亦难保全;可不为寒心哉!或者谓言多生事,不如暂示浑含;不知我欲以浑含示羁糜之方。彼正乐得以浑含为狡展之地。前此中外交涉,常因条约中字句微有出入,生出枝节;此皆久在圣明洞鉴中,无俟微臣覼缕者也。
臣知识凡庸,目击时艰,无能为役;稍有所见,不敢缄默不言。区区愚忱,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见「中法越南交涉档」一五九二(二八四○页)。
钦差大臣左宗棠咨呈英商汇丰洋行借款改作百万镑添改原约请照会英使电令交银电稿
三月初十日(四、二四),钦差大臣左宗棠文称:
光绪十一年二月十二日,本爵阁大臣会列闽浙督部堂杨电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借洋款事」一案。所有电稿,相应录咨。为此合咨贵衙门,请烦查照施行。
照录粘单
总署钧鉴:密号。据汇丰洋行称:接英公使电,必欲作借一百万镑,扣成上海规平银三百九十三万四千四百零;非此不能办。现台北望饷待用急,祗好将原约添改;其行息诸款照旧。该行又必俟英公使电命交银,始能交;乞知照力催。棠、浚启。震。
--见「中法越南交涉档」一五九九(二八五二页)。
钦差大臣左宗棠咨呈请代奏台湾月眉山暖暖失守情形电稿
三月十三日(四、二七),钦差大臣左宗棠文称:
光绪十一年二月十五日,本爵阁大臣与杨部堂会电贵总理衙门「报台北军事并催援台速进,请先代奏」一案。所有电稿,相应录咨。为此合咨贵衙门,请烦查照施行。
照录电稿
(头等电寄总署)总署钧鉴:密号。顷据刘璈正月二十八日禀:『据探:十九日之战,系苏军接应曹军,乃直向曹军之前与法寇战;营官梁善明阵亡、邓长安带伤,兵勇即溃;曹志忠军相继溃。二十辰刻,法寇在深澳坑月眉山脚焚民房,放大炮攻大水窟义勇营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