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仕德、江运德、廖时雨、卢俊德、张启宁、周潮德、林东伯。越日,乡人葬之西门外,题曰「十八义民之墓」。已而番平,大府上其事,下旨嘉许赐祭,各发银五十两,饬有司购地建祠,春秋肸蠁,以旌其义。
云林县
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先农坛:均未建。
文庙:未建,光绪十五年,暂就文昌祠奉祀孔子。
武庙
城隍庙:原在旧治。光绪十四年,知县陈世烈建,后移今治,暂盖竹屋。
厉坛:在县治南门外,光绪十年建。
朝天宫:在县辖大槺榔东堡北港街,祀天后,庙宇巍峨,人民信仰。先是康熙年间,僧树璧自湄州奉神像来,结庐祀之,香火日盛。雍正八年,乃建庙。乾隆十六年,笨港县丞薛肇广、贡生陈瑞玉等捐资修之,以三十八年十月起工,翌年九月落成,费款一万五千圆。道光十七年,子爵王得禄以平定海寇之役,为神显佑,奏列祀典,勅赐「神昭海表」之额,命江安十郡储粮道王朝偏代祭。咸丰五年重修。
义民祠:在县辖北港街。林爽文之役,街民固守拒战,死者百零八人。高宗手书「旌义」二字,刻石建亭,号旌义亭。寻于亭后建义民祠以祀。
昭忠祠:在县治西南。道光十三年奉旨建,祀张丙之乱殉难官员兵民等,则赠知府衔方振声、赠游击马步衢、赠都司陈玉成等。光绪十四年,斗六盐馆委员叶大镛监修,以荖叶税为祭费。
将军庙:在都司署内,祀二十四将军。后楹祀台湾镇总兵林向荣。光绪四年,都司凌定国修。
文昌祠:在县治,同治七年建。又一在林圯埔街,光绪二十年重修。
苗栗县
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先农坛:均未建。
文庙:未建,光绪十五年,暂就文昌祠奉祀孔子。
武庙
城隍庙:在县治。
台东直隶州
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先农坛:均未建。
天后宫:在卑南马兰街。光绪十五年,统领张兆连建。先是兆连详请巡抚奏请赐给匾额。十七年,卑南大麻里各社正副社长及通事等捐银七百五十圆,购置田园,以为祀费。
昭忠祠:在卑南宝桑海滨。光绪七年,同知袁闻柝建。十四年,番乱被毁。十八年,重建于鳌鱼山。
卷十一
教育志
连横曰:嗟乎!自井田废,而学校息,人才衰;朝廷之所以取士者,唯科举尔。夫科举非能得人才也,而人才不得不由科举,故以管商之政治,仲舒之经学,相如子云之文章,苟非一入主司之目,亦终其身而不遇。是科举非能得人才也,又且抑遏之、摧残之,蔀其耳目、锢其心思,使天下英雄尽入吾彀,而精捍者亦不敢与我抗,而吾乃可无忧。故学校之设,公也;科学之制,私也。以私害公,霸者之术也。古者量人授田,一夫百亩,八口之家,可以无饥。设为庠序以教之。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其秀异者移乡学于庠序;庠序之异者移国学于少学。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于天子,学于太学,命曰造士。行同能偶,则别之以射,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故古之取士也宽,其用之也严;后之取士也严,其用之也宽。人才何得而见之哉?
台湾为海上荒岛,靡有先王之制也。荷兰得之,始教土番,教以为隶而已。领台之三年、乃派牧师布教,以崇信基督。其时归化土番,曰新港、曰目加溜湾、曰萧垄、曰麻荳、曰大目降、曰大杰颠,各设教堂。每逢星期,众皆休息,群集于此,祷福讲经,以是从者日多。永历二年,各社始设小学,每学三十人,课以荷语荷文及新旧约。牧师嘉齐宇士又以番语译耶教问答及摩西十诫,以授番童。拔毕业者为教习。于是番人多习罗马字,能作书。削鹅管,略尖斜,注墨于中,挥写甚速,凡契券公文均用之。故不数年而前后学生计有六百人。然其所以教之者,敬天也,尊上也,忠爱宗国也。故终荷兰之世,土番无反乱者,则教化之力也。
延平克台,制度初建,休兵息民,学校之设,犹未遑也。永历十九年八月,嗣王经以陈永华为勇卫。永华既治国,岁又大熟,请建圣庙,立学校。经曰:『荒服新创,地狭民寡,公且待之』。永华曰:『昔成汤以百里而王,文王以七十里而兴。国家之治,岂必广士众民?唯在国君之用人求贤,以相佐理尔。今台湾沃野千里,远滨海外,人民数十万,其俗素醇,若得贤才而理之,则十年生聚、十年教养,三十年之后,足与中原抗衡。又何虑其狭小哉?夫逸居无教,则近于禽兽。今幸民食稍足,寓兵待时,自当速行教化,以造人才,庶国有贤士,邦以永宁,而世运日昌矣﹄。从之。择地宁南坊,面魁斗山,旁建明伦堂。二十年春正月,圣庙成,经率文武行释菜之礼,环泮宫而观者数千人,雍雍穆穆,皆有礼让之风焉。命各社设学校,延中土通儒以教子弟。凡民八岁入小学,课以经史文章。天兴、万年二州,三年一试。州试有名者移府,府试有名者移院,各试策论,取进者入太学。月课一次,给廪膳。三年大试,找其尤者补六科内都事。三月,以永华为学院,叶亨为国子助教,教之、育之,台人自是始奋学。当是时,太仆寺卿沈光文居罗汉门,亦以汉文教授番黎。而避难